APP下载

对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2015-01-23余生明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果菜 2015年9期
关键词:敦煌葡萄发展

余生明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敦煌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具有发展葡萄的悠久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葡萄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葡萄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现代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已成为林果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新趋势。研究和分析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农民增收的经济问题,更是新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农村稳定的大课题。笔者从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渊源及客观实际出发,特别是从近十年葡萄产业发展入手,结合自己长期的工作经历进行了悉心调查和分析,并将自己的观点综述如下:

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

优势

一是光热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有效积温达3600 ℃以上。平均海拔1139 米,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为150 天左右,降雨量仅为42.2 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460 毫米,是降雨量的59 倍。丰富的光热资源给敦煌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敦煌四周被“瀚海戈壁”包围,形成了天然的生物隔离带,生产的葡萄不仅固性物含量高、品质好、而且安全环保,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三是销售市场不断拓展,区域优势更加凸显。从销售渠道分析,一般新疆葡萄成熟均在8 月上旬,比敦煌早15 ~20 天,在产品销售及产业链条上不仅没有构成压力和竞争,而且形成了有机对接,同时还比新疆运距少400 ~600 公里。加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中国“农学”、“果协”葡萄分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对敦煌葡萄发展寄予厚望,并不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2008 年、2009 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敦煌第一、第二届葡萄节,使敦煌葡萄不断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截止目前,葡萄产品已远销成都、武汉、广州、长沙、郑州等20 多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和俄罗斯;四是栽培技术日趋成熟。经过长期总结,筛选了小棚架为敦煌地区葡萄栽培的最佳架式,并且按标准化栽培技术要求,制定了宽、深、平、直的开沟技术,“一平三线”的定植技术,“二线一平”的架材配置技术,也得到了专家和生产者的普遍认可。实现了敦煌葡萄产业的一次技术革新。五是品牌优势更加提升。先后注册了“阳关牌”、“敦煌牌”、“敦盛牌”等商标,部分已通过中绿华夏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转换认证。2008 年在江苏昆山召开的全国百强富民大会上,敦煌选送的四个样品,获得了“三金一银”的殊荣。2009 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在新疆吐鲁番召开的“果协”年会上,敦煌被授于“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红地球、无核白被授予“中华名果”等称号,这些都成为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

葡萄产业的形成和特点

形成

敦煌栽培葡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据史料记载,葡萄在建元年间大探险家张骞于公元前138 ~公元前129 年出使西域从大宛带来的。因此,敦煌是最早将欧亚种葡萄经河西引入陕西西安至华北、东北一带。后经1958 年从新疆吐鲁番引进了无核白葡萄,产业的发展先后经过了“六十年代的引种试栽、七十年代观察试验、八十年代的规模发展,九十年代产业凸显、世纪之初产业兴起”的艰辛历程。

特点

1科技是支撑

2000 年以来,我们先后制定了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规程,无核白葡萄栽培技术规程等十项技术规程,无核白标准化栽培技术已通过国家质检部门的认定,红地球技术标准已通过省质检局认定。葡萄生产由原来的随意性步入了标准化栽培的轨道。在此基础上,市林技中心先后同中国“农学”、“果协”葡萄分会、上海农科院、中国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农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姻攻关,并以敦煌葡萄产业为载体,先后获得省、地、市科技进步奖36 项。同时,狠抓科技培训,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现场讲解,现场培训,现场示范,开通科技服务热线等形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500 场次以上,培训骨干1000 人以上,培训园农4 万人次以上。2009 年秋还于敦煌艺术旅游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办了为期三年林果职业中专班,学员达到了346 人。抓点示范和科技培训的扎实推进为敦煌葡萄产业插上了双翅。

2效益是杠杆

葡萄是经济作物,特别是在敦煌优越的自然条件下,优势更加突出,正常管理水平均能达到一年定植,二年挂果,三年见效的常规目标。以5 ~10 年生成龄葡萄为例:通过控产亩产均在2500 ~3000 公斤,亩收入均在万元以上。阳关镇全镇葡萄面积0.09 万公顷,葡萄面积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99%,人均葡萄收入0.95 万元,七里镇秦家湾村全村有耕地75.4 公顷,葡萄面积达75.33 公顷,全村人均葡萄收入1.28 万元,户均葡萄收入6.5 万元。六号桥四组的马生林等四户农民,2000 年利用三类地栽植葡萄20 亩,年亩均收入1.3 万元以上。由于葡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全市上下也形成了共识,激发和坚定了发展葡萄的决心和信心。

3抓点是关键

采取市乡林技人员面上推广、抓点示范等有效措施,共建立500 亩以上示范点6 个,300 亩以上16 个,100 亩以上18 个,50 亩以上20 个,累计示范面积达万亩以上。同时,还建立了百亩有机葡萄、千亩绿色葡萄、万亩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和引领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4流通成网络

全市已成立市乡村各类葡萄协会8 个,拥有会员500 余名,建成小型贮藏气调库25 座,库容9500 立方米,可贮果品700 万公斤;建成大中型冷藏保鲜库11 座,总容量5000 吨。同时产业的不断发展,造就和锻炼了像白永忠、杜珍等经纪能人,形成流通组织14 个,从业人员达到460 多人;使敦煌葡萄销售正在由青海、西藏等低端市场向杭州、上海等高端市场迈进,架起了一座由西向东、向南通向全国、漂洋过海的网络金桥,阳关凉房已成为记载阳关葡萄产业发展的“戈壁博物馆”。

5组织是保障

敦煌葡萄产业的发展见证了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同时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的科学发展离开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必然是松散型的,也是不可能持续的。据不完全统计,葡萄产业十年发展,市上直接或间接投资4600 万元。乡村组投资3000 余万元,农民自筹投资16320 万元,成为有史以来,连续投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长效产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也是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不断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由被动发展转为主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

1园农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还不强,片面追求产量和急攻近利的思想严重,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超剂量使用生长激素;如部分农户赤霉素用量总量达150 ~320ppm,超出标准剂量的3 倍以上,且使用次数不断增加。一般要求1 ~2 次,每次50 ppm,实际为2 ~4 次,每次80 ppm 以上,使无核白葡萄变成了马奶子,而且给多种病害的浸入带来了隐患 。二是花果管理措施落实不力,负载严重超标。由于敦煌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的葡萄正常年份不存在滞销的问题,一般每公斤销价均为2 ~6 元,致使相当一部分园农只追求高产,不注重质量。2009 年成龄葡萄园亩产均在5000 公斤左右,无核白甚至有的高达6500 公斤,红地球有的高达7500 公斤,由于负载量严重超标,导致葡萄品质不断下降。据9 月下旬调查,一部分无核白葡萄含糖量仅为8 ~9%,每公斤最高销售价为2.6 元,最低售价为0.4 元,使优质与劣质价格差为5 ~6 倍,甚至有500 万公斤迫使凉在戈壁沙滩上,不仅当年收入大幅度降低,而且使来年葡萄发芽推迟10 ~15 天,造成树体营养失调,产量大幅下降,且与优质高效形成了对恃和威胁。

2种植业内部灌水矛盾仍然突出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春季葡萄出土后急需浇水,却无水;二是葡萄生长季节5 ~7 月需勤浇浅灌,但又无保障;三是秋季葡萄要控水(8 月初~9 月上旬)而棉花又需水,造成葡萄贪青徒长给安全越冬带来隐患;四是葡萄埋土前15 ~20 天需浇水,而埋土后一般不再灌水。前者无保障,后者又无奈。这四个灌水时期均和间作物棉花等经济作物有突出矛盾。在特殊年份造成越冬伤亡严重。

新栽葡萄标准化措施落实较好。部分成龄葡萄,未落实沟灌、节水、疏花疏果等措施,使葡萄成熟期推迟,病害加重,高效不节水或高产不高效,效益不持续。导致部分葡萄面积生长发育不正常,甚至造成结果迟,品质差,见效慢,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4部分农户“四怕思想”严重,即:怕投资,怕出力,怕不会管,怕销不出去。不算葡萄的产出账,只算葡萄的投入账,优势产业的效益观还没有树立起来,瞻前顾后,等待观望,发展信心不足。

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动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我市的土壤条件、水利条件等不同情况,按照区域优先、凸显特色及沿山、沿河、沿边的总体布局,实行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一乡(村)一业或数乡(村)一业的产业化进程。

2抓点示范,辐射带动,提高葡萄产业的科

技含量

纳入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胃癌;(2)年龄>18岁;(3)肿瘤分期为IV期;(4)ECOG分期≤2分;(5)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6)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按照巩固与提高结合,保护与发展并重,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和科技创新的总要求,采取科技人员双向选择等有效机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坚持走抓点示范、辐射带动的路子,建成一批区域优势比较大、思想基础比较好的葡萄生产专业村组和专业乡镇,加大葡萄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推动葡萄产业向区域化、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3加大科技投入,为葡萄产业输液供养

一是高科技投入,高起点建设。各级政府要从培育新型产业、引领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出发,多方筹资,在实行种苗、开沟补助等扶持政策的同时,逐步把投资方向朝提高品质,优化产业和绿色、有机的前瞻性方面转变,落实套袋、沟灌、控产、安全等措施。实行高标准建园、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前引后推、两翼齐飞的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市级科技人员应增编到20 ~25 名,乡镇林业站应有3 ~5 名专业技术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三是强化科技培训,增强葡萄产业发展后劲。逐步建立市、乡、村、组四级科技推广体系,形成市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技术员、组有典型示范户,多方参与的科技推广网络,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综合性、社会化的科技服务。四是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试”推广力度。建立葡萄新品种引种观察试验园,筛选适合当地栽培并具有市场前景的早、中、晚熟良种,为葡萄产业培植后劲。在狠抓常规技术推广普及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节水灌溉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工贮藏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五是实施人才培训工程。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办法,加大对市乡科技队伍、市场营销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六是加大林果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三项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每年向林业科技推广单位解决一定量的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引进推广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项工作。七是成立专业葡萄研究所或葡萄产业办公室,进一步明确职能,为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农业打好基础。

4培育龙头企业,引领葡萄产业的发展

采取联办、合资、转让等形式,积极扶持和建立市场营销、精深加工、保鲜贮藏等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提高对葡萄产业发展的牵引力,借船出海,优势互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经济和技术合作,逐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联合体,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或多赢。

5强化发展意识,切实解决葡萄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化宏观调控管理。由于长期以来,我市经济作物是根据棉花生长需要制定配水计划的,因而在葡萄幼龄期常以间作物棉花为主。加之葡萄和棉花的需水矛盾又十分突出,形成了葡萄跟着棉花转,甚至造成“带犊子,后儿子”的畸形态势,成为遏制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应按照葡萄生长发育的要求从机制上、源头上切实解决好集中连片葡萄面积的配水和管灌工程的配套工作,并附诸实施。

6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

我市降雨稀少,生产环境相对封闭,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条件非常优越,因而要强化“五大”意识,并充分利用我市已经注册的葡萄商标和我市“葡萄各种奖项”等优势,采取举办葡萄节、促销会、展销会等形式,进行广泛交流洽谈,并利用航空、铁路及潜在的公路网络优势,借助快捷迅速的信息通道,积极拓展葡萄销售市场,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市场承载能力。

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发展目标和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以千亩有机、万亩绿色、十万亩无公害为载体,以“唱响阳关葡萄沟,打造鸣山葡萄带,发展党河葡萄区,建设敦煌葡萄市”为目标,加快实施3620科技示范工程,即:建成三个葡萄生产专业乡(镇)、六个葡萄生产专业村、20个葡萄生产专业组 ,葡萄种植面积分别占各乡、村、组总耕地面积的60%、70%、80%以上,整体推进敦煌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把我市建成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而不懈努力。

发展规划和规模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市场经济规律与当地生产实际(技术、信息、品种、流通)相结合、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在产业发展中,因生产管理、土壤质地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和改良,提纯复壮,提高效益。另一方面,对于发展的面积与规模问题,制定阶段性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但要遵循市场、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先的原则,采取前期以大促强、中期齐头并进、后期以强促大的营销方略。在条件成熟时(市场体系、技术体系、流通体系、区域条件)大力推进,跨越发展,可不受本村队、本乡镇土地面积的比例限制,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只要有效益,有潜力、有优势、有前景就应大张旗鼓的宣传,理直气壮地发展,树立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主动发展、超前发展的新理念。对条件不成熟或没有条件的,如土壤酸碱度超标或思想上拒绝发展的,要做到重客观、重科学、不强制、不包揽,发展其它优势产业。不搞盲目发展和被动发展。否则,面积和规模越大,导致的后果就越严重,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处理好做大与做强、做强与做大的辩证关系。

建设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市场本身没有问题,需要人去不断开拓”。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生产流通的对接,制定营销策略,培育发展和壮大自己的营销队伍,打通一条生产、品牌、销售等多为一体的产业化绿色通道。

发展方向(走好六条路子)

1在普及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的基础上朝着健康营养、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下决心创出一条绿色有机及生态经济的敦煌牌精准农业、现代农业、有机农业的路子。促使敦煌的综合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真正从内涵上、本意上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的宏伟目标。

2结合生产实际,坚持走优质、高效、节水的路子。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体制,把生产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3依托产业发展的优势,走精品、精包装的路子,迎合高端市场、终端市场和人们的营养健康、环保安全等消费新理念。

4加快建设和充分利用现有储藏保鲜的基础设施,走动态保鲜和静态保鲜相结合的路子,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提高附加值效应。

5在总结和推广现有典型经验的同时,坚持不懈的走抓点示范的路子,把技术含量、典型和榜样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用科技引领产业的发展。

6利用敦煌有利条件,并和敦煌文化元素相结合,逐步走深加工,精加工或小酒庄、小酒堡等特色旅游经济的路子。这不仅可拓宽产业发展路径,还可缓解产业发展中特殊年份可能带来的销售压力。

总之,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由低效向高效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敦煌葡萄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的长效富民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科学规划,科学管理,遵循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配套生产、流通、科技等要素,通过勤奋工作、创新务实、不懈努力才能做的更强更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敦煌葡萄发展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当葡萄成熟时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