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阳关葡萄沟的缘由及形成

2015-01-23敦煌余生明

中国果菜 2015年9期
关键词:葡萄沟阳关吐鲁番

敦煌 余生明

众所周知,中国新疆有个葡萄沟叫吐鲁番葡萄沟。长期以来,而以她诱人的文化和奇景以吐鲁番人民的热情好客感染和吸引着中外游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世人向往的好地方,从而吐鲁番的葡萄就倍受人们的赞誉更加享名国内外。然而,殊不知地处甘肃边陲的古阳关脚下,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勤劳淳朴的敦煌飞天儿女及几代林业科技人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使昔日仅靠种植大葱为生的阳关人民最早在敦煌种起了葡萄,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林业科技人的辛勤耕耘,如今使这片热土变成了丰茂良田和珍珠般的葡萄园,原有的“南湖乡”已变成了“阳关镇”。全镇有耕地2万亩,而现在葡萄面积已达1.98万亩,葡萄面积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99%。2013年全镇葡萄产量达3.5万吨,收入1.29亿元,人均纯收入达 15146万元,85%的林农依靠葡萄产业的发展,新建了小康房,开上了小汽车,阳关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和谐的新生活。不仅如此,由于地处阳关脚下,加之借助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名诗绝句的广为流传,人们探究历史的热望日俱迫切,以敦煌国际旅游名城等名片的传媒作用使昔日阳关更加热闹非凡,2013年来敦寻觅探游的中外游客达402万人次。以葡萄为载体的美景、美酒不但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以“阳关人家”为标志的林家乐星罗棋布,成为游人住宿、吃饭的好去处,由于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阳关美景以及葡萄给阳关人民带来的丰厚收入“龙勒村”2012年被誉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且由于地处天马池边、阳关脚下,南北形成了约10.2公里的狭长地段,而且成为每届“中国·敦煌葡萄节”观光赏识的一个亮点。就在2010年第三届“中国·敦煌葡萄节”参观期间,我有幸担任了一号车专家组的讲解员,特意为各位专家讲解了“中国第二个葡萄沟”概况时,被北京农学院晁无疾教授等我国著名葡萄专家打断了话题,他说你们为什么不发挥阳关的名气、灵气呢,为什么不能叫“中国阳关葡萄沟”呢?此点一下子打开了各位专家的话匣子,便成为本届葡萄论坛热议的话题。故此,由本届葡萄节论坛会经过酝酿讨论将“中国第二个葡萄沟”更名为“中国阳关葡萄沟”。

猜你喜欢

葡萄沟阳关吐鲁番
前面就是阳关
遥望阳关
相逢吐鲁番
阳关:虚实印象
火焰山下葡萄沟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坐在葡萄沟的那条河畔(组诗)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
葡萄沟写意
吐鲁番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