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不减 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
——第一季度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2015-01-23马海天刘晶
马海天 刘晶|文
短期内,在进口的量价双重压制及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下,多晶硅价格仍将呈下行趋势。但行业协会及国家政府也在积极应对和解决“双反”漏洞的遗留问题,若能顺利封堵进口倾销漏洞,多晶硅价格下滑趋势也有扭转的可能。
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
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多晶硅价格总体呈下滑态势,从1月初的14.44万元/吨一路下滑到3月底的13.18万元/吨,降幅为8.7%。
导致第一季度国内多晶硅价格下滑的原因如下:第一,需求疲软。一方面,“58号文”后引发突击进口,导致下游企业形成大量多晶硅库存,而下游企业中的库存又直接导致了对国内多晶硅需求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第一季度本身不属于光伏安装旺季,再加上新一年光伏补贴措施并未明朗,因此多晶硅需求受限。第二,供应充足。第一季度国内大部分多晶硅企业运行平稳,且企业扩产部分产量也在逐渐释放,再加之上下游企业多晶硅的库存,所以多晶硅供应充足。在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的条件下,多晶硅价格被迫下滑。第三,进口多晶硅现货价格低于国内同等级产品0.5万~1万元/吨,低价对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冲击显而易见,国内企业不得不降价以与进口多晶硅竞争固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进口低价的步步紧逼下,国内多晶硅价格受压下行。
国内供应不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为3.7万吨,同比增加19.4%。1月份产量为1.2万吨,2月份产量为1.2万吨,3月份产量为1.3万吨,其中江苏中能的产量占国内第一季度总产量的48%,依旧位居国内产量第一位,特变电工和洛阳中硅分别居第二、三位,第一季度前三大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68.3%。1月份国内有3家企业停产检修,2月份全部恢复生产,3月初有一家企业检修,3月底一家企业检修。目前17家在产企业中,开工率达到100%的企业有7家,其余企业也生产稳定,江苏中能和特变电工均为超负荷运行。
从各企业生产情况看,目前全国在产企业17家(包括正常检修企业),江苏中能和特变电工均超负荷运行,目前江苏中能6.5万吨/年改良西门子法超载运行,保持每月6000吨(按31天算)左右的产量运行,3000吨/年硅烷流化床产能3月份进行正常检修。特变电工目前每月维持在2000吨左右的超负荷生产,现居国内产量第二位,并且意欲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等方式将1.7万吨/年的产能在2015年扩至2万吨/年。洛阳中硅第一季度维持正常生产,月产量依然位居国内第三,同时5000吨/年的扩产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在年中达产。其他多晶硅企业除个别正常停产检修外均维持原生产状态。国内供应并未削减,再加之受到2014年下半年加工贸易突击进口影响,致使下游积压大量库存,直接导致国内多晶硅因需求疲软同样积压库存,硅业分会统计,截至3月底国内多晶硅企业内部库存约为8000吨,亦即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有一个月左右的产量库存,远远超过一周产量库存的正常范围,给企业的销售及资金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面对进口倾销压制使国内多晶硅价格被迫从2014年3月初的16.7万元/吨连续下跌至2015年3月底的13.18万元/吨时,甚至连成本领先于全球的江苏中能、新疆特变、新疆大全都仅仅只能依靠成本的优势勉强支撑,其他国内二线多晶硅企业更是已经处于亏本运营,国内多晶硅行业无疑再一次陷入了生存困境。
美韩仍是“双反”遗留漏洞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2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558吨,环比减少18.8%,已经开始呈现减量趋势。硅业分会认为,致使2015年2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月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4747吨,占当月总进口量的62.8%,较2014年全年加工贸易总占比减少7.7%,可见由于2014年12月31日以来以电子账册制监管的大型进口企业的加工贸易自动关闭,加工贸易进口量呈减少趋势,随着加工贸易手册订单逐渐执行完毕,总进口量将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但同时,2月份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占比仍高达92.1%,自韩国进口量在总进口量中占比依旧高达43.5%,来自美、韩的“双反”遗留问题仍然存在。面对来自美、韩毫无顾忌的进口冲击,封堵“双反”漏洞迫在眉睫。
因此,硅业分会认为,2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减少已经开始呈现“58号文件”(暂停加工贸易审批)的利好效应,是好转势头,因此在“58号文件”刚刚开始起到有利作用的关键节点,应继续严格执行此文件的具体内容,堵住加工贸易进口漏洞,同时在年度复审的重要节点重新慎重考虑韩国税率过低对国内多晶硅光伏产业造成的严重冲击,将对韩国征税提高至合理范围内,封堵韩国进口漏洞。只有封堵这两大漏洞,才能有效缓解过倾销对国内多晶硅产业造成的巨大冲击。
1 7.8吉瓦装机目标实现有望
国家能源局发布最新规划《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定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从征求意见稿时的15吉瓦正式调整为17.8吉瓦,而2014年中国实际完成的装机量为10.52吉瓦,这意味着年度增长率达到70%。
《通知》发布之后,行业人士的普遍观点与2014年的一片质疑截然不同,认为这一数字具有可操作性,主要原因有:(1)能源局在出台规划之前,曾多次到相关企业调研,听取业内专家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这一目标,因此规划目标有来源依据。(2)从建设方案来看,2015年重点仍在分布式光伏,而据了解,目前分布式发电建站利润回报率在30%~40%,银行方面的资金支持也逐渐在打通,订单开始呈现增长态势。另外,新规划中,将生态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扶贫开发等区域或专案开发都纳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范围不再限于用户所在地或附近,这将解决分布式光伏电站难以取得屋顶资源的问题。因此2015年分布式或将成为实现装机目标的突破口。(3)光伏扶贫是2015年的亮点,光伏扶贫可以分为农户家安装分布式、为乡镇集中建设和建设光伏农业设施三种模式。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农户的资金投入将会减少许多,这对无疑提高了农户们的投资热情。
众所周知,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并网问题和融资问题,此次国家能源局下发的《通知》中表示,各地电网企业应配合地区能源主管部门确定年度建设实施方案。对列入实施方案中的光伏发电项目,应本着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和时限要求,及时出具项目接网意见和开展配套送出工程建设,按月衔接光伏电站和配套电网建设进度,并报送相关情况,确保项目建成后及时并网运行。本次政策的出台明显着力于并网问题的具体解决,这同样也增加了装机目标实现的信心。
本次能源局提高了光伏发电的建设目标,同时政府也出台了配套措施,虽然目标提升较大,但是政府的决心以及能源结构改观之后的光明前景有理由让我们相信,2015年17.8吉瓦的光伏发电建设目标能够达成,进入光伏发电产业的新阶段指日可待。
多晶硅后市预测
目前,国内多晶硅需求仍然受到“暂停加工贸易”政策发布之后引发的“突击进口”影响,国内多晶硅进口料泛滥,虽然2月份进口多晶硅环比下滑18.8%,但实际上2月份同时处于春节长假期间,受制于交易运输困难,多晶硅较少有成交,在国内多晶硅几乎没有消耗的情况下进口料高达7558吨,可见进口量在国内供应方面增加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进口价格相对国内现货价格低很多,甚至在3月底进口现货价格出现12.2万元/吨的低价,比国内现货均价低接近1万元/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言而喻。下游需求方面,虽然业内对装机目标的达成信心十足,但由于前半年不属于安装高峰,故预计需求真正回暖也在后半年,因此短期内,在进口的量价双重压制及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下,多晶硅价格仍将呈下行趋势。但行业协会及国家政府也在积极应对和解决“双反”漏洞的遗留问题,若能顺利封堵进口倾销漏洞,多晶硅价格下滑趋势也有扭转的可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