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理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为例

2015-01-23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中华李晓璐

财会通讯 2015年27期
关键词:跌价盈余存货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任中华 李晓璐 唐 建

一、引言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里资产,不包括: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的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规范的金融资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动,使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更趋规范,可操作性更强,其目的是贯彻谨慎性原则,减少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稳健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和质量的状况。但是,对存货计提与冲回而言,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一定的操纵空间,部分公司可能利用此漏洞进行盈余操控。存货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资产,房地产企业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一直位于各大行业中的首位,而如何客观判断公司资产减值计提合理性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希望以2008-2012年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对该行业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该行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Yoon和Miller(2002)通过对韩国工业企业的研究发现,当企业业绩较差时,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提升其业绩,当业绩太差时,通常会采取大清洗方式以使来年有更好的业绩表现,其中包括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不合理操纵。Charles et al.(2004)的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发生高层管理者变动或出现大额度的亏损时,通常会出现计提高比率的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目的在于来年有较大的利润增幅。Duh et al.(2009)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表明公司常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存在资产计提和转回的不合理操纵。Riedl(2004)通过对SFASNo.121准则出台前后资产减值准备报告动机与经济因素相互联系的对比,发现准则出台后资产减值准备报告动机与经济因素的联系更弱了,而与大清洗的报告行为联系更为紧密,因此,他认为准则出台后资产减值准备报告质量较准则出台前是降低了。Rong-Ruey,Duh and Wen-Chih Lee(2009)对2004-2007年台湾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面临盈利下降,具有较高负债率的企业中,出于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更加倾向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便在企业盈利下降时进行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以此来避免盈利下降。David Gregory等(2012)对美国2002-2007年银行业资产减值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收入(扣除拨备前)和贷款损失准备金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银行经理使用LLP在后SOX期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平滑收益。Andrea Szczesny,Aljosa Valentincic(2013)对德国中小企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民营公司在拥有更多利润,拥有更多的金融债务和派付股息的情况下将会对资产进行更多的核销。这将影响到资产的相关项目如资产减值准备等的不合理性。Kim Trottier(2013),通过对118名管理者进行试验得到的经验数据探究:允许资产减值转回对管理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允许资产减值转回将显著地增加管理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性。

(二)国内文献 高永琦、冉茂盛(2006)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亏损上市公司、扭亏上市公司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更加有可能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导致资产计提不合理。冯昀、郭洪涛(2008)发现公司主要利用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资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导致资产减值存在不合理性,2007年以后,虽然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减值计提之后不允许转回,但是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资产允许转回,它们(尤其是存货跌价准备与坏账准备),仍然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孙光国、莫冬燕(2010)在新会计准则下根据沪深市场上市公司2005-2008年的财务报告中关于资产减值的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资产减值政策的确在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方面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上市公司却更多转向通过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陈兴桥(2011)通过论述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中会计法规的灵活性、不完善性,分析了一些企业利用资产的不合理计提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并提出了依法律、制度及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吴玉婷(2012)从民营上市公司结构角度出发,认为公司的治理结构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张坤(2012)研究表明部分国有上市公司中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偏离了正常的经营管理轨道,对国有上市公司常用的几种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介绍,并从治理结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李锐(2008)对我国国有上市共和民营上市公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进行分析,表明公司的不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公司财务困境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关系。对于单项资产计提的合理性的具体分析,叶宁(2009)以宝山钢铁股份公司为例,具体剖析钢铁企业在2008年经济不景气的氛围下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且于2009年上半年转回的情形,并且从新会计准则中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主观判断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阿卓等(2012)以沪深两市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资产减值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存在不合理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主要从会计准则的灵活性、不完善性和盈余管理目的等角度来论证资产减值的不合理性,研究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减值政策出发,研究资产计提的不合理性;二是从盈余管理的目的出发,研究企业经营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盈余管理的目标对资产的减值进行操纵致使资产减值存在不合理性。但是,对于如何识别单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合理性的研究很少,因此,研究存货跌价计提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判断存货跌价是否合理的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市场、企业生产与管理等信息情况,来直接核实企业存货跌价计提额或冲回额是否合理,因而需要通过内部或外部专项审计核实公司存货跌价计提的合理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都通过了外部审计,但受审计时间、成本、存货种类复杂性、市场信息多变性和多样性等因素影响,对于存货跌价与冲回的外部审计基本流于形式和如何避免审计责任,外部审计更多关注上市公司存货跌价或冲回的证据,舍弃了存货跌价与冲回合理性判断与识别。间接法指根据财务报告数据采用数学模型来间接判断资产减值的合理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数据易于获取和耗时短,因而被学术界所采用。本文认为,单看某个上市公司存货跌价比率,是无法判断其减值合理性,因为没有判断标准。本文选择行业的平均值作为判断的标准,试图探讨出一种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来识别存货跌价的合理性。主要原因是:第一,同一个行业不同的公司存货种类和结构类似。根据自组织理论,存货种类和结构不好的企业,总是通过自组织形式,存货的组织将走向有序,即存货种类和结构的优化。因而,同一行业公司有着类似的存货种类和结构。其次,对上市公司而言,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相似,单位存货再生产利润相近。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根据自组织理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总是会不断的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或者引进更加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使得上市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相似,单位存货再生产利润相近。再次,由于面对外部环境相同,因此,同行业同类单位存货的市场价格、销售成本和税金也应相同。根据协同理论,外部开放环境中大量复杂的子系统相互作用,使同行业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销售成本和税金等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的状态,即同行业同类单位存货的市场价格、销售成本和税金等最终会达到趋于相同的稳定状态。因此,同一行业上市公司,由于面临相同的外部环境和类似的内部结构,不论是用于直接出售的存货,还是用于再生产的存货,单位存货的可回收额和账面金额均应基本类似。所以,如果同一行业所有上市公司都没有进行利润操控,则理论上讲存货跌价准备率应该接近,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因而,以行业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均值作为判断标准具有合理性。如果行业内存货跌价准备率变化范围大,多数上市公司远离均值,超出合理范围,出现显著性差异,则表明行业内普遍存在利润操控嫌疑。反之,一个行业如果基本不存在计提减值准备不合理的情况,该行业的减值准备率与其均值应该不会出现显著性差异。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同一行业中,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没有偏离均值合理性范围,其分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在传统国有企业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都是家族式企业,企业依靠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壮大,公司上市后公司的股权大多数集中于家族成员和亲信人员中。因此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通过对比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发现:第一,从产权和委托代理关系看,国有上市公司的产权归国家所有,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是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国家各所有者代理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还没有定型化、法律化,因此,谁作为国有资产代理所有者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存在委托代理责任主体的缺位问题;民营上市公司的产权归私人所有者所有,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比较明确,不存在委托代理责任主体的缺失问题。因此,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制度和责任制度都比较合理有效。第二,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过分集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缺乏对经理层的约束激励监督机制;张俊喜、张华(2004)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比较合理有效,外部董事比相对较高,管理人员持股比也较高,约束激励监督机制较为完善。根据吴玉婷(2012)、张坤(2012)、李锐(2008)的研究可知,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不同的产权结构特征和治理结构特征,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不同影响,使盈余管理出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如果上市公司不存在利用不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不会受到不同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率不会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如果公司存在利用不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受到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不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影响,存货跌价准备率将会出现显著性差异。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2:同一行业中,如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不合理性,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率存在差异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2012年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根据证监会的分类标准,房地产业包括三类,一是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二是房地产管理业,三是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所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去除被标记为ST和缺失数据的公司,我们得到国有上市公司47家,民营上市公司68家。同时收集2008-2012年月度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数据,去除缺失值总计样本数为54个。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和房地产信息网。

(二)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的变量有存货跌价准备率,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偏离程度,房屋价格指数波动率均值,分别定义如下:存货跌价准备率Xi为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与存货净额的比值;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为存货跌价准备率Xi与样本值的比值;房屋价格波动率指数均值为(Pi+1-Pi)/Pi与样本值的比值,其中Pi为月度房屋价格指数,i从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偏离程度定义:假设Xi为样本值,i=1,2,...n为样本的均值,均值上下波动的合理值m,当时,表明存货跌价准备在合理的范围内,令其偏离程度为0,当时,表明存货跌价准备不在合理的范围内,其偏离程度为

在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房屋的销售价格是影响到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最主要因素,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变动从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变动,因此本文用2008-2012年月度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率的均值作为存货跌价准备率上下波动的合理幅度。经过计算的合理波动幅度为0.00877约为0.009。我们以行业单项资产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如果行业内上市公司实际值与均值间的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偏离程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则认为该行业中存在部分公司在该项资产的计提上存在不合理性;反之,如果上市公司实际值与平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该行业该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合理。并且我们把0.009作为均值的上下波动的合理幅度,如果公司的单项资产的减值准备率的实际值在区间内则认为该公司的该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率是合理的,否则认为存在不合理性。

在同一个行业中,从整个行业来看,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根据协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公司会不断调整自身的存货持有结构,使其不断优化,最终达到一个优化的平稳状态,因此,面对相同的外部经济环境,在同一个行业中,存货的种类和持有结构应该基本相似,但是对于每一个公司,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存货的种类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一个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率不可能完全相同,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如果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具有合理性,那么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率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波动,不会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同时考虑到我们计算的合理波动范围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当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理时,即使减值率偏离计算的合理波动范围,其偏离程度也不会出现显著性的差异。传统的方法以均值作为标准,直接通过比较样本值与均值的显著性差异来判断计提资产减值的合理性,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公司存在一定的合理差异性即合理的波动范围,因此本文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进,充分考虑了合理的波动范围,进一步对偏离合理范围的偏离程度(偏离程度定义为偏离合理范围的距离)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考虑到公司规模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存货总量之间的差异,我们选择存货跌价准备率这个相对指标作为研究指标,更加具有可比性。因此,如果公司的减值准备率和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进一步对其偏离程度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偏离程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存在一些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严重偏离了合理区间,则认为行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存在不合理,反之则认为该行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合理。

(三)模型构建 经检验发现每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据不符合常见的统计分布(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泊松分布),因而,本文所收集到的数据属于总体分布未知情况。总体分布未知情况下,参数检验方法不适用,而应采用非参数检验。本文要检验样本均值和实际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和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实际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选取能够更加充分利用样本信息的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独立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两样本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由于对两样本的经验分布函数的位置和形状参数的差异都敏感而成为比较两样本的最有用且常规的非参数方法之一。

Wilcoxon符号秩检验构造Z统计量:

其中:n为观察值个数;W=min(W+,W-)是正负秩和的最小值。如果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零假设,认为两配对样本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否则,接受原假设,认为两配对样本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

假定两个样本的样本量分别为n1和n2,用F1(X)和F2(x)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累积经验分布函数。再记Dj=F1(Xj)-F2(Xj)。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统计量近似正态分布,表达式为:

如果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零假设,认为两样本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否则,接受原假设,认为两样本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利用EXCEL整理减值准备数据,统计检验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从表1中知道国有上市公司2008年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是最高的,存货跌价准备率的标准差是最大的;民营上市公司2008年和2009年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比较高,并且这两年存货跌价准备率的波动性也比较大,这表明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在2008-2009年计提存货的减值准备率较高并且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弱。从2010-2012年,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都在0.007左右微弱变动,标准差在0.02左右并且变动很小,这说明这几年行业基本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从上述分析可以初步知道2008-2009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高,波动性较大,可能出现的计提不合理比例较大,2010-2012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低,波动性较小,可能出现的计提不合理比例较小。

表1 2008-2012年房地产业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描述性统计表

(二)显著性差异检验 从表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房地产行业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下面我们利用非参数分析方法(Wilcoxon秩检验)对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检验各自分布的显著性变化情况,并且以均值作为参照标准,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波动率的均值0.009作为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的合理波动幅度,作为存货跌价准备率计提的合理空间;利用非参数方法(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分析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之间分布的显著性差异情况(显著性水平为0.05)。

表2中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Wilcoxon秩检验P值小于0.05,表3中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Wilcoxon秩检验P值也小于0.05,可知2008年到2012年存货跌价准备率与其均值的配对全部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年的偏离程度与其均值的配对也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存货跌价准备率与其均值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存货跌价准备率在合理区间之外的偏离程度分布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不合理;我们发现2008年和2009年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率的不合理比例较高,分别为87.23%,67.64%和55.31%,67.64%,2010-2012年减值准备率不合理比例在20%左右,我们认为可能是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促使国有上市公司在2008-2009年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操纵以减少金融危机影响,而2010-2012年经济环境较为稳定,国有上市公司对减值准备的操纵程度相对而言减小很多,这印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表4中两样本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的P值小于0.05,我们知道2008年和2009年国有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和民营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之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2010-2012年国有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和民营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之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2008-2009年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2010-2012年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2008-2009年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不存在差异,2010-2012年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差异,考虑到2008-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和2010-2012年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及其上述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的结果可知在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如果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不合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印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六、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存货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重要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最高,研究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意义。综上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无论是国有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上市公司都存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不合理性。同时,当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跌价准备的不合理计提来进行盈余管理时,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说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转回的规定有待完善,还留有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给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留下了操纵的空间。

表2 存货跌价准备率和均值显著性差异检验

表3 偏离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表4 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跌价准备率显著性差异检验

对于上述结论,原因分析如下: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由于可变现净值的估计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这使得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使得不少公司操纵存货跌价准备而出现不合理性;同时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产权结构特征和内部治理结构特征的不同,使得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受到的内部和外部的制约存在差异,导致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的盈余管理目标出现差异,最终导致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也存在差异。

[1]冯昀、郭洪涛:《亏损上市公司利用八项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第3期。

[2]孙光国、莫冬燕:《资产减值新政:遏制了还是转变了盈余管理方式?》,《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

[3]陈兴桥:《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及其思考》,《当代经济》,2011年第7期。

[4]吴玉婷:《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5]张坤:《浅谈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及治理》,《会计与审计》2012年第9期。

[6]李锐:《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困境相关性的对比研究》,重庆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7]叶宁:《浅谈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对利润的影响》,《经济论坛》2009年第12期。

[8]阿卓、周阳:《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判断》,《财会月刊》2012年第35期。

[9]David Gregory,DeBoskey,Wei Jiang,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uditor Specialization in the Post-Sox Era:An Examination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12.

[10]Andrea Szczesny,Aljosa Valentincic,Asset Write-offs in Private Firms–The Case of German SME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2013.

[11]Kim Trottier,The Effect of Reversibility on a Manager’s Decision to Record Asset Impairments,Accounting Perspectives,2013.

[12]Yoon S,Miller GA,Cash from Operations and Earings Management in Kore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2.

[13]Charles J P,Shimin C,Xijia S,Incentives for and Consequences of initial Voluntary Asset Write-downs in the Emerging Chinese Marke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2004.

[14]Duh,R.-R.,W.-C.Lee,and C.-C.Lin,Reversing an Impairment Los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9.

[15]Riedl E J,An Examination of Long-Lived Asset Impairments,Accounting Review,2004.

[16]Rong-Ruey,Duh,Wen-Chih Lee,Reversing an Impairment Los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9.

猜你喜欢

跌价盈余存货
零售行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研究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政府存货准则与企业存货准则的比较及建议
集团内部存货跌价准备合并金额抵销的规律探寻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缺创新,韩剧“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