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新媒体推进高校团学工作发展

2015-01-23宋璐璐

企业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宋璐璐

摘  要:由互联网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QQ、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在网络媒体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工作也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采用新媒体技术为团学工作创造更多活力和价值是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本文结合新媒体运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推进团学工作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团学工作;应对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传播无孔不入,大学校园同样如此。“新媒体”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与所谓的新媒体息息相关,新媒体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 31 次报告显示,截止 2012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5.64 亿,18 岁到29 岁的人群占到了 30.4%,在新媒体的用户中,大学生居多,并且大学生人数还在逐年不断的增加,这也充分说明大学生网民已经成为我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使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文化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的互联网等新媒体媒介工具越来越广泛地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少高校在团学工作中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采用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工具建立了新媒体的应用框架。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探索新时期下新媒体的运营模式,推动校园新媒体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规范大学生的交流和凝聚方式,从而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团学工作新的着力点。

一、新媒体运营的特点

(一)交互平台多样化。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加之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工具,新媒体的应用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样的交流互动平台。QQ、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当代大学生接收和发布相关信息的途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信息输送方式也有利于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建设。并且越来越多的交互终端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抢占信息收发阵地吸引受众,据调查,收音机额用了38年才将受众普及到

5000万人,同样的受众规模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这种竞争发展机制在增强科技竞争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交互平台的功能研发和更新换代。

(二)信息内容丰富化。新媒体平台自身拥有海量的信息搜索和储存功能,强大的关键词搜索和相关性链接可迅速展开丰富的信息界面,从而扩大了信息的外延,迎合了不同受众的需要。此外,时下尤为流行的微博微信因其短小精炼的内容而颇受垂爱,微内容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信息时尚潮流。

(三)选择控制自主化。丰富的媒体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可以通过QQ了解好友动态、发布语录心情;也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秒刷舆论热点,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观点:也可以通过微信接收时政新闻、关注活动详情。受众则可以根据个人时间空间的具体情况通过控制新媒体移动终端来筛选有效信息,满足不同人员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完全自主化的信息选择和控制机制为新媒体的运营疏通了信息传输渠道。

二、新媒体环境下团学工作面临的问题

(1)传统管理模式下,团学工作主要借助于纸媒和广播等传播工具,信息传导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新媒体为团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支撑。但是新媒体传输信息内容的丰富化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信息质量的良莠并存,然而信息自身不会分化,这就给不雅不和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机会。尽管微内容形式的出现迎合了广大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但是这种短小、不连续、随意性较强的内容高频率的出现并不利于信息秩序和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的和谐建设。(2)新媒体为高校团学工作建立了强大的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和检索、取用信息系统,使得工作开展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和平台。但是由于受众对于新媒体信息收发的自主性较强,且个人信息相关度不强,公众可以自由发言,容易造成一部分低俗和不负责任言论的散播,也由于网络虚拟环境使然,现实交流较少,大学生群体易受不良舆论导向影响。

三、应对策略

(一)树立融媒体发展理念。在传统的工作管理制度下,将传统媒体形态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确保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媒介工具的优势互补,积极寻求两者融合的契入点,以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工具在团学工作中的最优效用。注重团学线上媒体和线下师生的交流互动,线上把握相关信息的输出端口,并进一步保障信息的有效传输;线下加强师生的实体互动,力求保持线上线下信息秩序一致,注重双线机制的上下联动性,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信息传导体系。

(二)加强新媒体运营平台制度化建设。高校的新媒体运营平台应加强组织机构的制度化建设,合理确定各部门机构设置,确保信息平台各部门能够协调一致,统筹合作。打造稳定的平台根基,是为了进一步形成强有力的宣传阵地,使团学各级组织、广大高校师生能够紧密围绕在该阵地周围,积极响应信息号召,体现规模效应和群体效应。还要加强团学组织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联动响应,各部门各人员要配合组织宣传工作开展,以充分发挥平台的交互功能。

(三)进行正确舆论导向。新媒体运营平台的信息发布要注重推送端口内容的准确性、道德性和安全性,进行严格的杜绝低级错误是基础,传播高质量信息、传递社会正能量是关键,保持纪律性和慎重性是保障。从源头控制信息质量,确保发布内容准确无误;确立信息的发布原则,以正面积极信息为主,服务信息为辅,坚决抵制负面消极内容的出现;发布信息者要具有良好的新媒体媒介素质,遵守组织纪律,对于争议性信息要慎重发布。在对高校师生进行正确舆论引导的前提下,应更多的增加新媒体内容的价值性、趣味性和形式的活泼性、创新性以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四)加强先锋团队管理。高校的新媒体运营应当组建一支思想道德素质过高和政治素质过硬的先锋团队,在维护网络文明,打击网络恶行,传播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用积极的言行引领学生。因此必须对先锋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团队组织性、纪律性和战斗性,力求团队自身能够逐渐进行自我管理、团队培训、统一行动。利用团学各级组织,依托学生干部、班委、班级党员形成团学新媒体工作的突击队,及时对网络不文明行为进行打击,和先锋团队紧密联系以自身的影响力凝聚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共同维护好新媒体平台。

(五)与时俱进,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新媒体以其信息的多样化、自主化和快捷化等特点在当代高校的学生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因而,作为能够快速及时传递信息的网络新媒体工具成为高校团学工作的新助手。团学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交互平台开展学生工作,努力加强团学工作的契合,为团学工作的沟通交流建立稳固的平台。同时,也应当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工具调动同学们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广大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党自我管理和创新管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发展完善,高校的团学工作更应当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引入新的媒体宣传管理工具,为高校团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活力。

总而言之,网络新媒体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为高校团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奠定了团学工作者利用新媒介进行信息传导的稳定平台基础,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团学工作的新发展、微发展。对于新媒体伴随而来的挑战,团学工作者应当积极改善所处媒体环境,加强新媒体和团学工作的有效融合,避免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新媒体为我所用的同时发挥最大效用。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