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外水乡话张掖

2015-01-22王承栋

丝绸之路 2014年9期
关键词:弱水张掖粮仓

王承栋

张掖古称“甘州”,汉武帝时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因为有黑河水的润泽,张掖在河西古四郡中更显得楚楚动人,独领风骚!

古老的黑河——弱水从张掖流过,境内湖泊遍布,芦苇连片,有各类湿地21万公顷。据载,明、清时期,甘州古城里的水域面积占全城的1/3,城里城外山光湖色,泉水淙淙,碧草连天,被誉为“塞外水乡”、“水韵之城”、“湿地之城”。

作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林海、草地、蓝天、碧水与雪山、冰河、古城、砾石相映成趣,既有南国风韵,又有戈壁风情,被誉为山青、水秀、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和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难怪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江南才子罗家伦感叹:“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

冰火黑河  柔情弱水

——河西走廊的母亲河

张掖深处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这里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仅13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高达1300毫米。但民间自古流传着 “半城芦苇半城庙(塔)”的俗语,有“甘州不干水池塘”之说。

甘肃境内也有两条黑河,一条是源自六盘山南麓的陇东黑河,另外一条就是源自祁连山的黑河,因为流淌的雪水携带了大量黑沙,水呈黑色,故曰黑河,它便是流经张掖的黑河。

从地图上发现,河西走廊至今还有一条弱水河。沿着地图稍微一走,就可以发现,黑河——弱水,竟然是同一条河流。它呈“S”状流过张掖,自金塔县以下到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又称弱水,入内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称为额木纳高勒(即额济纳高勒,高勒为河流之意),最终流向额济纳湖泊。

 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内陆河流,很多人对黑河的认识其实是从地理方面开始的。与古老的弱水相比,这条河显然与它并不是一回事,但放在几千年的时光中,我还是更愿意把这条河西走廊的母亲河叫作弱水。

 弱水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禹分九州,张掖恰属雍州。又载“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流沙”,是说大禹治水把弱水导于合黎山,一部分流到流沙(居延海)。合黎山恰巧在张掖西北200公里与内蒙古交界处,和祁连山南北遥相呼应,黑河正是从合黎山的西南穿过,流向西北的金塔县和额济纳旗。可以想象,数千年前河西走廊的水源远比现今充沛,大概溪流遍布,而大禹以万流归宗引导众水入于居延,故曰:黑河即弱水。

 清代文史学家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写道:“郑康成曰:‘弱水出张掖。”郑康成,即东汉人郑玄,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大禹治水史上确有其事。想必,大禹治水时将河西众多浅小的河流在张掖一带汇聚,导入黑河之内,故有此说吧。

 黑河的发源地祁连山,匈奴语是“天山”的意思。常说“山水”,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灵。山成就水的活气,水造就山的灵性。祁连山流淌出的黑水河,正是天山圣水的弱水河!如此说来,把弱水指向张掖,把弱水和黑河对应起来,是合乎逻辑的。

 历史上的弱水渐渐淡去,今天的弱水又被展现,这似是一种早已搭配好的巧合,也道出黑河——弱水在河西走廊,特别是在张掖的重要地位。

 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弱水无疑是哺育张掖的乳汁。正是这条河流,让这片热土凝聚了天地日月之灵气,造就了张掖的气韵天成,物华天宝。弱水曲折蜿蜒,涓涓流淌,形成了水草丰茂、苇溪连片、山光倒映的水韵风情,让金张掖享有“塞上江南”之美誉。

 弱水干流全长821公里,整个流域涉及青海祁连,甘肃肃南、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酒泉、嘉峪关、金塔和内蒙古额济纳旗,流经总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集结了天、山、草、木等灵气,而后又滔滔不绝,浇灌出张掖绿洲,养活多个民族、万千牛羊。

 弱水无怨无悔地默默流淌了数千年。且不说《穆天子传》中周天子驾驭八骏马车,巡行西北3.5万里,渡弱水与西王母相会,醉饮酣歌;且不说《淮南子》里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单就弱水河流域至今可见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之多,就可知其辛苦与付出。因其是圣水,便无可选择地肩负着哺育万物的使命;因其来自天山,必须像父亲般勇往直前,以水的力量、水的精神、水的气概,给河西数百万儿女以生命之魂魄,又要像母亲般温柔善良,恩泽四方,奉献出最后一滴乳汁。

 凭借弱水的呵护,远在旧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流域内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层出不穷,历史的遗址更是遍布整个流域。大量有价值的古墓葬、古雕塑、古洞窟、古城堡,独特的裕固族民族风情,别样的河西宝卷等,文学艺术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这当中许多风俗习惯、饮食起居、节日庆典、婚丧礼仪等文化遗产,不仅至今深深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也让外来的游客增长了不少见识。

 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肯定,没有弱水,河西走廊只能是一片荒漠。正如清乾隆年间《重建黑河龙王庙寝宫厢房钟鼓楼大门碑亭记》中记载,黑河“其水利之在境内者,蜿蜒三四百里,支分七十余渠,说者谓无黑河则无张掖”。

 因为有弱水的浇润,才有河西走廊昔日的辉煌。也正是凭藉弱水的便利,张掖今天仍在塑造着属于它的辉煌,也书写出了历史的弱水赋予它的一片希望。

 弱水,还在恣意行走在河西走廊。祁连山因弱水而活,弱水因祁连山而生。难怪张掖市委市政府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着力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四张名片。相信,保护好弱水,建设好湿地,再现“半城芦苇半城塔”美景,为期不远。

突然想起《庄子·知北游》中的一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但是,美丽张掖不能不言,冰火黑河不能不议,柔情弱水不能不说。

黑河湿地  戈壁绿洲

——祁连山下的生态肾

 行走张掖之前,总以为那里全是苍山黄尘,戈壁砾石。特别是冬日车过乌鞘岭,眼前的祁连山脉层峦叠嶂,映着淡青色的天光,更是相信只有“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的情景。心里总是念叨:这里虽有多情的三千弱水,但雄浑的大漠戈壁、晶莹的雪山冰川、瑟瑟的冷月朔风才是苍凉的素材。

 来到张掖,才了解到,这里出名的景点数不胜数,随便问一位张掖市民,他津津乐道着这里的历史故事时,突然插上来一句:“来张掖可不要光看文物,也要看看我们的城北湿地,否则,等于你没来过新张掖。”

 古老的张掖是丝路重镇,林草丰茂,物产富饶,千百年来,有“六水三庙一居处”、“四面芦苇三面水”之说。元代张掖燕石花的《竹枝词》写道:

湖头水满藕花香,夜深何处有鸣榔?

郎来打鱼三更里,凌乱波光与月光。

明代太仆郭绅的《甘州即事》则写:“黑河为带向西来,河上边城自汉开。”明代诗人魏谦吉《北湖》亦云:“花随细细风中落,鱼向涓涓水底沉。”从中我们都感受到当年水光滟滟、波光粼粼的湿地绿洲盛景。

 但是,曾经生活在张掖的人们为了生存,对湿地上“水乡泽国”的优美环境熟视无睹,进而填湖造庐、埋地修路,成片的湿地被开垦,连片的芦苇被蚕食。随着人类过度开采,张掖水乡泽国风光不再,只剩了塞上,失去了水乡。

 张掖少了水,张掖缺了水。然而,2003年11月以来,特别是2005年9月后,张掖的地下水位停止了10多年来不断下降的局面,开始大幅度反升,给城区部分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对建筑工程及房屋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2003年10月的山丹、民乐地震破坏了地下水道而致,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近年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地下水的排泄通道,堵塞了地下水流途径,造成地下水排泄不畅。治理水患,一时成了张掖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006年10月,甘州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湿地保护与绿化工程;2008年盛夏,张掖市委决定组织实施“十大工程”,其中第一号工程就是顺应自然,恢复生态,建成黑河湿地保护区——中国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顺应自然,以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建设,使之成为张掖最大看点的举措。

 心动不如行动。自2008年以来,张掖人民把黑河生态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举全市之力组织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效果显著。2011年4月16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这一举,将黑河湿地保护和地方发展目标提升到国家战略上,使张掖在彰显 “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独特魅力的同时,把城市的历史与现在、经济与文化有机统筹起来,构成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2.6万亩,主体位于城区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是甘肃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内陆河流域上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2010年,湿地公园被命名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12月,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8月,新建成的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集收藏、研究、展示、宣教、科普于一体,以“戈壁水乡、生态绿洲、古城文明”为主题,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展示湿地保护历程,彰显生态文明成果,描绘城市规划远景,是展现张掖湿地生态建设的窗口,也是对大众进行生态科普教育的基地。

 有数据显示,近几十年间,我国湿地总面积锐减不少,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也因此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关注。张掖湿地公园,正是顺应时代潮流,融合当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生态旅游的一种利用模式,也成为提升张掖形象的“金字招牌”。

 如果不了解这里的历史,谁会想到,就在这干旱缺水的地方,竟有这样一片异常美丽的湿地!谁曾想到,这片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的国家湿地公园,昔日竟是荒滩、盐碱地和垃圾池!谁能想到,就在全国湿地锐减的情况下,张掖却改造开发了这么一块圣地!大自然就是宽容大度,只要人类稍稍对她怀以敬畏,她就给予人类更多的财富和幸福。

 行走在湿地公园,且不细说数字化的城市湿地博物馆,只是眼前拔地而起的湿地观鸟塔、游客接待中心,因碧水、蓝天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为绿草、珍鸟而来的专家、学者,就能为湿地公园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卷。

鱼米之乡  塞外粮仓

——河西大地的农耕缩影

 张掖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龙首山,悠悠弱水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黑河湿地,戈壁绿洲。这里山川秀美,水草丰茂,物产丰富,种植广泛,素有“塞外粮仓”之美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与黑河湿地长达数千年的融合中,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

 民以食为天。但凡悠久的古老城市,农耕文化同样历史悠久。在张掖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铲、石斧等石器证明,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市民乐县的东灰山遗址发现的炭化小麦标本,经专家考证,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小麦遗迹,距今4500~5000年。有人据此推断,张掖应该是小麦由西向东传播至中原大地的主要原点。

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此居住;春秋战国,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秦汉时期,匈奴独霸走廊,从事游牧业生产。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兵出击匈奴部,收复河西平原,并建立河西四郡。自此开始,历代王朝在此大规模屯田戍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得张掖农业一直处于生产发展的前沿,并逐步由游牧区变成了相对发达的农业区,在当时就成了河西粮仓。

 唐朝武则天时,甘州刺史李汉通就奉命在甘州屯田引种水稻,城北乌江的大米因米粒饱满,色白纯正,味道醇香,品质极佳,一度成为贡米,沿丝绸之路运抵长安。驼铃声声,沙海浩浩,似乎是人们对河西走廊普遍的印象,而张掖竟然能产贡米,简直是传奇般的神话。

 其实,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戈壁绿洲,农作物的品质自然格外优良。甘州区市区海拔只有1400多米,张掖市最低的高台县天城村,海拔仅有1200多米,加之张掖处于河西走廊小盆地之中,地理环境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作为塞外粮仓自成必然。正如明朝诗人郭绅《观刈稻诗》诗云:

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黄。

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

至今熔融着弱水的幽幽倩影,演绎着塞外鱼米之乡的故事,在历史的变化中诉说着张掖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黑河流域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一直在北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增多,自汉代起朝廷开始在此兴建粮仓。居延汉简中“城仓入谷”、“仓丞”、“仓曹”的“仓”即粮仓。另据史料载,唐朝天宝年间,河西道常平仓所储粮食占全国各道总储量的36.1%,与河北道并列全国之冠。

 提到粮仓,不得不提的是张掖明粮仓。它地处张掖市东北隅,据《新修张掖县志》记载,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由甘肃都督宋晟始建,旧名甘州仓,俗名大仓,在当时属闻名于河西乃至全国的明代“天下粮仓”,距今已有622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均有增修,至光绪年间,共有廒房22座,总名曰“广储粮”,实为“天下粮仓”,现存廒房9座54间。如今,这座透露着历史沧桑的古粮仓,寂静孤单地默默矗立着,与四周色彩斑斓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喧嚣热闹的场面对比中,继续见证历史的变迁。

 其实,就仅存的“天下粮仓”本身而言,其实用价值已不重要,但作为目前国内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还能继续使用的古代大型仓廪,连当时粮仓用的独轮车、扁担、木杠、斛、斗等器物也保管有序,既证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印证了河西粮仓的名副其实。

 张掖地处西北高原,四季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可以和纬度相近的法国媲美,以历史悠久的葡萄酒酿造而闻名全国。当年王翰悲歌《凉州词》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正是于遥远而苍凉中,诉说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悠久历史。想来,那欲举杯痛饮一醉方休的豪迈,却是顷刻间的绝美;而要飞身上马几人难回的无奈,才是长久时的悲壮。英雄已去,盛产祁连美玉夜光杯的张掖,伴着浓浓的葡萄美酒,依然在轻触中,香飘四溢,悠远绵长。

 当战争远去时,我们且享受现代的和平,欣赏“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当然,这里的黄花是油菜花。张掖的油菜花自西向东铺展,分布在甘州、民乐、山丹等县区。盛夏时刻,大片的油菜花,如金黄色的海洋,与蓝天、白云、绿地相呼应,加之星星点点的红砖蓝瓦村庄,高低起伏,绵延无穷,铺天盖地,霸气十足。或许,这波澜壮阔的奇观,只有大西北才能造就。

 由于造物者的偏爱,大自然赋予张掖神奇的魅力。黑河中现生存有10多种野生鱼类,其中祁连山裸鲤因资源稀少、生长缓慢、肉质鲜美,已于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重点保护野生贵鱼类名录。黑河两岸灌溉方便,土地肥沃,至今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新时期鱼米之乡。

 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更使张掖市农业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2011年10月,张掖玉米种子被国家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全国唯一的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成为张掖发展现代农业的标志。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高原优质夏菜基地,民乐县的沙漠马铃薯、民乐苹果梨及紫皮大蒜,甘州区乌江大米、塞上胡麻,临泽红枣和沙河梨,肃南特色风干牛羊肉及高台县葡萄,都成为张掖特产的代表,享誉海内外。

 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张掖的小吃主要以面食为主。特色食品有炒炮、搓鱼子、拉条子等,美味无比;除此之外,灰豆汤、豆腐脑等也很有特色。肉食辅以面食,既有游牧民族的豪放,又把农耕民族的精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于纯粹的游牧生活方式,张掖的农耕文明,交融体现在一道道民间美食之中,也算是推陈出新吧。

 传统的农耕文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张掖人民,他们在与大自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千百年来持之以恒的辛勤耕作中,创造并传播了大量实用的农业种植技术,建设出河西走廊最好的一片绿洲,使张掖成为河西农业生产的中心,也使张掖成为陇原大地乃至整个西部农耕文化的缩影之一。

 2008年11月初,甘肃省第一家农耕民俗文化陈列馆在甘州区党寨镇建成。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还在使用、现在许多人已经叫不上名字的生产生活工具,伴随着上千年文物在各市区民俗文化陈列馆展出时,在记载着“金张掖”曾是天下粮仓的历史的同时,或许,我们不该忘记祖先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我们的子孙后代再见到这些,不仅仅只解释为文物,更应是一种农耕文化的理解,最起码,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吧。

 金张掖,金张掖,农耕文明,历久弥新!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仰望祁连,回首张掖,遥视弱水,再看黑河,不得不慨叹老子之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弱水,造就了张掖多姿多彩的神奇风光;是黑河,养育了张掖勤劳朴实的各族儿女;是黑河,孕育了张掖灿烂文明的丝路文化;是弱水,谱写了张掖金字招牌的传世美誉。

 现如今,张掖早已不再是塞外,张掖依旧是水乡。相信,有天山——祁连的护佑,有黑河——弱水的滋养,有勤劳的人民,古城定会旧貌换新颜,“多姿多彩多优势”!

 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

猜你喜欢

弱水张掖粮仓
隐秘的弱水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池中荷
到张掖看黑河
粮仓
编辑们的脱线思维
树懒的粮仓
西夏时期的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