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2015-01-22付金存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化资本作用机理经济增长

〔摘要〕文化资本是能为人类带来收益的价值观体系,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和最终解释变量。在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制度-经济绩效”(VIP)分析框架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决定市场主体行为的选择集,构筑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基本制度;社会制度通过影响宏观经济制度和企业制度选择决定市场结构与企业竞合态势,进而通过市场绩效决定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中国当代经济增长的现实考察表明,文化资本之于经济增长的VIP分析框架及其作用机理具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

〔关键词〕文化资本;经济增长;作用机理;VIP框架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5-0074-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疆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研究”(10AJL010)

〔作者简介〕付金存,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辽宁大连116025。一、问题的提出

在主流经济学框架下,要素投入(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因素被视为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源泉。然而在区域经济演进历史中,这些因素仅是相对易变的,且针对空间差异均会做出适应性调整,进而引发诱致性变迁。长期而言,上述因素的变迁并不足以解释地区经济兴衰更替的全部历史。能否从某一地区相对稳定的文化因素中探寻经济增长及其地区差异根源是本文立题的要旨。

已有的研究表明,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由于文化资本难以度量,多数学者偏好使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倾向性结论,而对于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却鲜有探究。此外在实证研 究中,由于研究者难以刻画文化资本的多重属性,不得不选用人力资本等替代性指标,其研究结果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种先验式的思维并不足以有效地揭示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而这恰恰是实证研究展开的必备基础。鉴于此,本文试图将文化资本纳入与主流经济学逻辑一致的分析体系,构筑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VIP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这一框架及其机理的合理性。

二、文化资本的内涵演进与构成

要回答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命题,有必要先由纷繁复杂的文化概念中提炼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

四、文化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考察

承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本和蕴含竞争创新意识的市场文化资本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资本的两大来源,并且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两种文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通过经验归纳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做一些初步的实践考察。

(一)传统文化资本对要素供给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为家庭积累财富,同时主张将消费水平维持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积累下来的财富则用于储蓄。这种重积累、轻消费的理念使得中国居民储蓄率长期维持在40%左右的高位,有力地支撑了中国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李娟伟和任保平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均传统文化资本对人均产出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结果验证了传统文化资本通过影响物质资本积累的过程,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10〕林木西和张华新的研究也表明,传统文化资本有助于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11〕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本身也具有价值。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相应地文化产业便逐步兴起。这既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也是新一轮资本积累形成的过程。传统文化具有非竞争性、网络嵌入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测量性特征,〔12〕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稀缺性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预测, 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377%,年均增长25%以上,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3〕尤其在一些多民族聚集地区,利用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以文化标识的智力投入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投入,成为振兴民族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14〕

除了影响物质资本的投入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资本对人力资本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理念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非生产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通往仕途的跳板,因而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难以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务实致用的理念使得中国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人力资本也逐渐由非生产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崇尚教育的传统所引致的高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一个流行的观点是,二战后东亚国家的经济腾飞与其崇尚教育、重视知识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林毅夫甚至认为,这一特征特别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推断。〔15〕可见,传统文化资本正在通过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投入,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态势。

(二)市场文化资本对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改革背景下,市场文化资本不仅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竞争压力,而且也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使其自动将创新活动做为事业经营,形成科技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方式。张优智与党兴华研究发现,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16〕陈雨柯也指出授权专利数的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17〕为了鼓励创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政府需要提供专利制度保护等公共产品,在客观上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宏观环境,激励各类主体的创新投入。

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智力、创意等无形资本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文化产业实现了文化资本与经济价值的有效沟通。由于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以人的知识和创意为主导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极大地拓展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无中生有”和 “有中生优”的创意转化,突破了有限物质资源的束缚,实现了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经济结构的转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18〕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资金投入回报高、经济波及效应大的特点,因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传递现代价值理念的“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19〕对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归时期的中国,市场文化资本对于助推其产业发展由传统的物质投入型向注重技术创新和效率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资本和市场文化资本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制度变迁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制度本身既非人们理性建构的市场博弈的约束规则,也不是人们为节约交易费用的某种生产的建制结构,而是在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既存文化传统中现实秩序与规则的整合。个体行为的博弈规则(制度)只有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并建立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才会有现实的约束力,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激励。〔20〕田钊平以湖北恩施州为研究样本,对其产权、自主财权、市场化进程等政策变量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整体而言,民族地区的政策优势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受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影响,公众缺乏对改革的预期与心理调节,致使新的制度难以推广,造成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和市场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相互借鉴将能实现某些经济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的转变,从而将传统文化中的有利部分逐步融入正式制度,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经济效率。在西方国家,以商业信用和创新精神为特征的文化资本有助于减少企业、居民的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律机制则为进一步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商业信用和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可能。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文化资本和现代市场制度的传统文化土壤。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市场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和居民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案例会越来越多。江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得益于此。〔22〕这启示我们在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应善用传统文化(如忠诚、义理)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制度的有效安排与实施。〔参考文献〕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1-45.

〔2〕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 23, no. 1,1999, pp. 3-12.

〔3〕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4,(5).

〔4〕袁晓婷,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S1).

〔5〕金相郁,武鹏.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9,(2).

〔6〕王云,龙志和.文化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MRW模型〔J〕.软科学,2013,(4);许德金.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框架与测量体系构建:国家文化资本论〔J〕.江淮论坛,2013,(6).

〔7〕〔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8〕陈世清.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380-457.

〔9〕〔18〕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

〔10〕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J〕.经济科学,2013,(4).

〔11〕〔16〕林木西,张华新.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2,(6).

〔12〕商海岩.“文化要素”:一个生产要素学说的扩展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2,(5).

〔13〕董大汗.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N〕.中国艺术报,2014-01-13.

〔14〕方琼.云南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探索,2012,(11).

〔15〕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2009,(3).

〔17〕陈雨柯.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2).

〔19〕刘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现代价值理念传达〔J〕.社会科学家,2014,(3).

〔20〕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国际经济评论,2004,(7).

〔21〕田钊平.制度变迁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恩施州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22〕鲁浙文化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之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10,(7).

(责任编辑:张琦)社会科学研究20145

(三)传统文化资本和市场文化资本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制度变迁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制度本身既非人们理性建构的市场博弈的约束规则,也不是人们为节约交易费用的某种生产的建制结构,而是在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既存文化传统中现实秩序与规则的整合。个体行为的博弈规则(制度)只有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并建立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才会有现实的约束力,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激励。〔20〕田钊平以湖北恩施州为研究样本,对其产权、自主财权、市场化进程等政策变量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整体而言,民族地区的政策优势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受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影响,公众缺乏对改革的预期与心理调节,致使新的制度难以推广,造成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和市场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相互借鉴将能实现某些经济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的转变,从而将传统文化中的有利部分逐步融入正式制度,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经济效率。在西方国家,以商业信用和创新精神为特征的文化资本有助于减少企业、居民的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律机制则为进一步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商业信用和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可能。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文化资本和现代市场制度的传统文化土壤。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市场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和居民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案例会越来越多。江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得益于此。〔22〕这启示我们在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应善用传统文化(如忠诚、义理)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制度的有效安排与实施。〔参考文献〕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1-45.

〔2〕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 23, no. 1,1999, pp. 3-12.

〔3〕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4,(5).

〔4〕袁晓婷,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S1).

〔5〕金相郁,武鹏.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9,(2).

〔6〕王云,龙志和.文化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MRW模型〔J〕.软科学,2013,(4);许德金.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框架与测量体系构建:国家文化资本论〔J〕.江淮论坛,2013,(6).

〔7〕〔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8〕陈世清.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380-457.

〔9〕〔18〕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

〔10〕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J〕.经济科学,2013,(4).

〔11〕〔16〕林木西,张华新.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2,(6).

〔12〕商海岩.“文化要素”:一个生产要素学说的扩展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2,(5).

〔13〕董大汗.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N〕.中国艺术报,2014-01-13.

〔14〕方琼.云南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探索,2012,(11).

〔15〕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2009,(3).

〔17〕陈雨柯.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2).

〔19〕刘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现代价值理念传达〔J〕.社会科学家,2014,(3).

〔20〕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国际经济评论,2004,(7).

〔21〕田钊平.制度变迁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恩施州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22〕鲁浙文化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之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10,(7).

(责任编辑:张琦)社会科学研究20145

(三)传统文化资本和市场文化资本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制度变迁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制度本身既非人们理性建构的市场博弈的约束规则,也不是人们为节约交易费用的某种生产的建制结构,而是在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既存文化传统中现实秩序与规则的整合。个体行为的博弈规则(制度)只有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并建立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才会有现实的约束力,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激励。〔20〕田钊平以湖北恩施州为研究样本,对其产权、自主财权、市场化进程等政策变量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整体而言,民族地区的政策优势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受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影响,公众缺乏对改革的预期与心理调节,致使新的制度难以推广,造成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和市场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相互借鉴将能实现某些经济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的转变,从而将传统文化中的有利部分逐步融入正式制度,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经济效率。在西方国家,以商业信用和创新精神为特征的文化资本有助于减少企业、居民的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律机制则为进一步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商业信用和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可能。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文化资本和现代市场制度的传统文化土壤。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市场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和居民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案例会越来越多。江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得益于此。〔22〕这启示我们在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应善用传统文化(如忠诚、义理)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制度的有效安排与实施。〔参考文献〕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1-45.

〔2〕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 23, no. 1,1999, pp. 3-12.

〔3〕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4,(5).

〔4〕袁晓婷,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S1).

〔5〕金相郁,武鹏.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9,(2).

〔6〕王云,龙志和.文化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MRW模型〔J〕.软科学,2013,(4);许德金.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框架与测量体系构建:国家文化资本论〔J〕.江淮论坛,2013,(6).

〔7〕〔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8〕陈世清.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380-457.

〔9〕〔18〕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

〔10〕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J〕.经济科学,2013,(4).

〔11〕〔16〕林木西,张华新.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2,(6).

〔12〕商海岩.“文化要素”:一个生产要素学说的扩展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2,(5).

〔13〕董大汗.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N〕.中国艺术报,2014-01-13.

〔14〕方琼.云南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探索,2012,(11).

〔15〕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2009,(3).

〔17〕陈雨柯.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2).

〔19〕刘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现代价值理念传达〔J〕.社会科学家,2014,(3).

〔20〕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国际经济评论,2004,(7).

〔21〕田钊平.制度变迁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恩施州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22〕鲁浙文化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之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10,(7).

(责任编辑:张琦)社会科学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文化资本作用机理经济增长
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
媒体关注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