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干预、利益联盟与技术标准竞争:以无线局域网为例

2015-01-22李国武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政府干预开放性

李国武

〔摘要〕技术标准竞争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利益联盟的实力,而利益联盟的实力又可能受到政府干预方式的影响。对无线局域网领域的中国自主标准WAPI与美国企业主导的Wi-Fi标准之间竞争的案例研究表明,在发展初期(2003至2006年)WAPI之所以在成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际标准过程中与Wi-Fi的竞争接连失利,主要是因为政府的不开放和不兼容政策导致WAPI没有迅速建立起成员广泛、实力强大且团结一致的利益联盟。而在发展后期(2006年之后),政府转向开放和兼容的政策,WAPI利益联盟的成员实力和协调能力得以不断增强,因此WAPI的市场表现较之以前阶段有了明显改观。

〔关键词〕标准竞争;利益联盟;政府干预;开放性;兼容性

〔中图分类号〕F6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5-0028-09

①WAPI是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的缩写。

②Wi-Fi是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的缩写,它指的是IEEE 802.11标准。一、引言

在信息通信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同一技术标准之内的价格竞争,还表现在对不同技术标准的竞争。技术标准是一种特殊的制度规范,它不仅保证了产业发展和经济有序,更重要的是还影响着产业链条中的收益分配,因此对标准主导权的争夺异常激烈。很长时间以来,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技术标准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以标准采纳者和跟随者的身份存在。加入WTO之后,中国政府和企业明显加强了对自主标准的研发、设定和实施,并积极争取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作为国际标准化舞台的后来者,中国对自主标准的大力推行势必挑战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国际标准体系,威胁到发达国家企业的产业利益和竞争优势,引发中国标准与发达国家标准之间的竞争,甚至触发国际标准战(standard wars)。在无线局域网(WLAN)领域,中国自主标准WAPI①与美国企业主导的Wi-Fi②之间的竞争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方面曾试图在国内强制推行WAPI标准,以将Wi-Fi拒之门外,但此举遭到Wi-Fi利益联盟的强烈抵制,WAPI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被迫延期实施。后来,在WAPI冲击国际标准的道路上,又受到Wi-Fi利益联盟的百般阻挠,一再受挫。在市场化应用方面,起初WAPI明显落后于Wi-Fi,不过2006年之后,WAPI的市场表现大为改观。

这个案例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WAPI起初在与Wi-Fi标准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为什么WAPI标准并未被Wi-Fi彻底击败后来又能奋起直追?进一步而言,如何理解中国发起的标准设定和标准竞争,哪些因素影响着标准设定和标准竞争的结果?

现有关于标准选择和竞争的文献集中于经济学领域,主要探讨的是标准选择过程中的市场机制。〔1〕在网络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经济学文献主要关注的是标准设定过程中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及网络外部性对市场结果的影响。〔2〕在网络外部性存在的条件下,初始用户基础对技术标准竞争的最终结果具有关键影响,因此标准主导企业如何扩大初始用户基础的行为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中联盟组建策略和兼容性策略得到了更多的研究。〔3〕总体而言,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联盟规模在标准竞争中的作用,认为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的标准联盟更容易在竞争中获胜。而标准发起企业在技术许可费用、标准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等方面的策略影响着联盟的组建和规模。

但是以往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1)仅仅用联盟规模来表示联盟实力,忽略了联盟的集体行动能力问题,因为加入联盟的企业的个体利益与联盟的集体利益存在不相容的可能;(2)主要集中于对企业参与标准设定和竞争过程的行为研究,忽略了政府的参与和作用,而政府干预在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标准竞争中较为常见。

本文继续沿着利益联盟的角度分析技术标准竞争,认为利益联盟的实力影响着技术标准竞争的结果。不过,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我们不仅考虑了联盟的成员规模和构成问题,还考虑了联盟的集体行动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对影响联盟实力的因素的分析中,本文把政府这一重要的行为主体引入进来。基于利益联盟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WAPI在与Wi-Fi的标准竞争中的失利以及WAPI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市场表现。

二、理论框架

(一)利益联盟与技术标准竞争

1.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利益联盟

信息技术标准是实现相关领域信息技术实体之间互联互通的一套技术规范。制定、发布和推广标准的过程就是标准化或者说标准设定过程。一项技术标准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中采用它的厂商和用户的数量。信息通信领域的技术标准通常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即一种技术标准对一个用户的价值受到采用该标准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的影响。〔4〕采用某种标准的用户的数量越多,该标准对潜在用户的价值就越大,从而引发更多用户加入对它的采用。

技术标准的采纳过程受到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的影响。当存在多种备选标准之间的竞争时,取得初始优势非常重要。这种初始优势可能来源于纯粹技术上的优势,也可能是时间上的领先。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不同标准之间的技术优势事先难以区分。而早期阶段更大的用户基础更可能导致一项技术标准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不同技术标准之间初始用户基础的差异被市场扩大,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不兼容技术之间对市场主导权的竞争异常激烈,通常被称为“标准战”。标准战最终的均衡结果(不同标准的相对市场份额)存在多种可能,可能以停战(实现兼容)、寡头垄断或赢家通吃而告终。

一项技术标准从提出到应用,既需要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供应商提供互补性的产品,也需要率先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户基础,这个过程通常不是单个企业所能决定的,它涉及到不同行动者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在缺乏一家主导性的企业和一项独一无二技术的情况下,提出和发起标准的努力经常要求建立隐匿的或公开的联盟。〔5〕与关键的其他行动者结成战略合作关系是发生标准战时行动者经常采取的策略。面对市场上多种备选的技术标准,不同企业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考虑选择支持或反对某项标准,因此会围绕着某项标准形成利益联盟。利益联盟的实力决定着标准竞争的结果,可从成员构成和集体行动能力两个方面来判断利益联盟的实力。

2.利益联盟的成员构成

在标准竞争中,形成一个来源广泛、成员完整、实力强大的联盟非常关键。只有在市场应用中得到更多相关厂商和用户认可和接受的标准,才能成为事实上的标准。能否迅速吸引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实力派厂商加入并在市场上率先引发正反馈机制决定着一项标准的前途。在围绕一项技术标准组建利益联盟的过程中,缺失任何一个产业环节的厂商都会延误其应用和推广。正如链条的强度取决于最弱的一环一样,采用新标准的步骤取决于对新标准兴趣最小的组件的供应商。〔6〕率先向市场上大量投放根据某种技术标准生产的产品,会使这种标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在标准的利益联盟中包含一些具有强大生产制造能力和很高市场影响力的厂商,则会提高标准的市场合法性,加速形成引发正反馈的临界规模,从而在标准竞争中赢得优势。

在标准竞争全球化背景下,一项技术标准不仅需要争取国内厂商的支持,还应吸引国外厂商的加盟。倘若不能得到有实力的国外厂商的支持,甚至对国外厂商采取封闭的态度,那么一项技术标准很难国际化。为了增强一项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性和赢得国外厂商的认可,标准发起者通常会争取使该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即得到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的批准,这些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

3.利益联盟的集体行动能力

对一个标准联盟而言,成员构成和集体行动能力是两码事,虽然良好的成员构成为联盟的集体行动达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前者并不能保证后者一定发生。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分歧,共同的利益需求并不能导致集体行动的达成,理性的个体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采取“搭便车”的行为。〔7〕如果利益联盟中的一些成员想要拖延或破坏新标准,这个联盟就很难团结一致。

联盟的参与者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可能有着不同的利益考虑和参与动机,这增加了相关参与者为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集体行动的难度。首先,标准中的技术所有者与技术使用者之间关于专利许可费就可能存在利益分歧。其次,在与国外标准的竞争中,本国企业面临着自身市场利益与民族利益之间的权衡,一些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利益,不一定会基于民族利益全力支持本国的自主标准。最后,有些企业可能具有双重或多重联盟成员身份,即它们同时参加了处于竞争关系的不同标准的产业联盟。这种多重身份会使这些企业的资源投入分散化,但它们更倾向于支持给其带来更大利益的标准。

(二)影响利益联盟实力的因素

1.关键企业的能力和策略

一项技术标准的提出往往都会涉及至少一家企业作为关键行动者。关键企业对组建技术联盟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掌握关键资产的实力。〔8〕如果标准发起企业的资产实力越强大,则联盟的重要性就越小;反之,则越需要联盟。

在组建利益联盟的过程中,关键企业不仅是技术标准的提出者,通常还要扮演联盟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首先,关键企业的动员能力越强,越容易招来其他相关企业加入标准联盟。而这种动员能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在市场和产业网络中的位置,关键企业在市场和产业网络中的中心度和显著度越突出,越可能具备更强的动员能力。

其次,一个开放的标准更容易获得产业网络中其他企业的支持。〔9〕标准的开放性指的是在标准设定过程中,没有一家或少数企业控制标准,并且持有核心专利的关键企业能够基于“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性”条款来许可使用必要的专利。如果持有核心专利的关键企业不能在合理收费的基础上开放其知识产权,就会增加其他参与者的进入壁垒,降低标准的采纳速度和成功的可能性。

最后,标准发起企业采取兼容还是不兼容的策略也影响着标准联盟的成员构成。如果一项标准的发起企业采取与竞争性标准不兼容的策略,那么技术标准的竞争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标准的利益联盟的实力孰强孰弱。一般而言,实力强大的标准联盟不愿意采取与实力较弱的标准联盟兼容的策略。如果标准发起企业采取与竞争性技术标准兼容的策略,则意味着标准联盟的扩大,企业在不同标准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标准之内的竞争。

2.标准竞争中的政府干预

标准设定和竞争过程往往涉及政府干预。政府本身可以成为标准利益联盟的重要成员,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又会影响到联盟的形成。尤其是当存在大的规模经济,或者早期市场进入被认为是必要的国家经济战略时,一国政府会批准并强制执行某些法定标准。由于国家之间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差别,不同国家的政府对标准设定的卷入范围和程度有所不同。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政府对标准设定的卷入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中国政府对标准设定过程的积极参与,一方面与中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有关。在中国的标准设定体制中,除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作为专门管理机构发挥作用之外,各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仍起着主导性作用,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标准工作组仍受制于这些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另一方面,在中国推行自主标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与发达国家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主导的标准展开竞争,中国政府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会对本国企业主导的标准加以支持甚至保护。特别是在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整体实力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如果采取完全不干预的方式,市场机制会使国外先行者的标准赢家通吃。

①这家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于2000年9月在西安成立,起初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曹军个人投资750万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价250万元入股,占公司25%股份。政府干预可以改变标准设定和竞争中的条件。首先,政府作为一个巨大且有影响力的买家,挑选或扶持技术界、产业界中的“优胜者”,可以在这些产业获得临界容量时助一臂之力,引发其走向自我维持的正反馈过程。中国政府经常通过政府采购、重大科技专项、优惠政策等措施,支持自主标准的研发、制定和推广。

其次,政府还可以利用管制者的身份来干预自主标准与国外标准的竞争。中国政府在支持本国企业设定自主标准的同时,对国外标准既可以采取允许其在中国市场自由竞争的策略,也可以设立政策障碍使其难以在中国市场立足。政府将自主标准设定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就是保护本国标准和抵制国外标准的一种极端做法。

最后,在设定国家法定标准的过程中,政府关于标准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方面的政策影响着标准联盟的成员规模与构成,甚至影响到竞争性标准联盟的抵制程度。如果政府对自主标准采取开放和兼容的政策,那么会有利于吸引联盟成员;如果政府采取封闭和不兼容的过度保护政策,则不仅会激起来自与之竞争的标准联盟的抵制,而且还会限制自身利益联盟的扩展。政府只有采取适当的干预方式,才会增强自主标准与国外标准竞争成功的可能性。

3.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程度

中国政府对技术标准设定的积极干预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已与产业界形成了密切合作的良好模式。实际上,这种合作一直受到政府机构之间的“多头管理”及发生管辖权冲突时部门间协调问题的困扰。

这种协调不力的发生更多地发生在同一级别的政府部门之间。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技术标准设定往往涉及到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多家政府部门的参与。多头管理的局面导致决策权威分散,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延误标准设定过程。另外,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之间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也可能对同一标准采取不同的态度。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导致中国标准的利益联盟的集体行动能力下降,也会削弱中国标准成功的机会。

三、案例描述及分析:WAPI与Wi-Fi的标准战

(一)案例描述

1.标准战的发端

(1)先行一步的Wi-Fi

1990年IEEE 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1999年发布了IEEE 80211a和80211b。1999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IEEE 80211标准兼容认证和商业应用的Wi-Fi联盟成立。2000年Wi-Fi联盟开始推出Wi-Fi认证项目,2001年认证的产品数为200款,2003年达到1000款。

在中国推出WAPI标准之前,基于Wi-Fi标准的WLAN产品已在中国市场销售。特别是作为Wi-Fi联盟重要成员的英特尔(Intel)公司于2003年推出了整合Wi-Fi无线上网技术的“迅驰(Centrino)”芯片。国内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也积极推出载有迅驰芯片的产品。

虽然Wi-Fi技术在市场推广上势头迅猛,但IEE 80211b采用的WEP(Wireless Equivalent Privacy)加密技术安全性低,容易被非法用户侵入。为了改进其安全性,Wi-Fi联盟于2002年10月宣布了新的过渡性验证和加密协议WPA(Wi-Fi Protected Access),2004年6月又推出了采用新的加密方式WPA2的IEEE 80211i标准。

(2)中国制定自主标准WAPI

中国是在Wi-Fi标准已拥有一定用户安装基础,但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的背景下提出制定自主标准WAPI的。2001年8月,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指导下,以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电捷通”)①为首发起成立了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致力于开发中国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西电捷通是WAPI标准的主要技术提出者和推动者。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1年11月工作组就完成了WAPI标准的草案。

(3)中国决定强制实施WAPI

2003年11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和国标委发布了《关于无线局域网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的公告》。2003年12月1日,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联合发布了《对无线局域网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公告》,公告称“2004年6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不得出厂、进口、销售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中国政府强制推行WAPI国家标准的最大理由是保护国家、企业和公民信息安全。“WAPI的安全性要明确优于现有的Wi-Fi联盟采用的WEP协议,即使与改进后的WPA协议比较,也仍有优势”。〔10〕

①2004年3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联名给中国政府写信,联名信递交到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曾培炎手中,他们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改变对WAPI国家标准的强硬政策。2.强制性国家标准WAPI实施受阻

(1) Wi-Fi利益联盟的反对

WAPI强制实施的计划招致了以英特尔、博通(Broadcom)、思科(Cisco)等Wi-Fi联盟核心成员的强烈反对。如果这些国外企业接受该决定,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转换成本,生产符合WAPI标准的产品才能继续在中国市场立足。而且,在WAPI标准发布后,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只授予了西电捷通、华为、中兴、联想等24家国内企业WAPI加密算法的使用权。外国企业想要生产符合WAPI标准的产品就要和获得加密算法的中国企业合作,这意味着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会受到钳制,而且外资企业担心合作会使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威胁。〔11〕2004年3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称英特尔公司拒绝支持WAPI。全球最大的无线网络芯片制造商博通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兰·罗斯告诉路透社记者,“我们不会玩他们的游戏。即使到了只有使用他们的加密技术才能进入中国市场的地步,我们现在也不打算承诺照办。”〔12〕

2004年1月Wi-Fi联盟主席邓尼斯·伊顿表示,如果2004年6月1日之前不能达成妥协的话,Wi-Fi联盟将考虑抵制对华出口Wi-Fi产品。在相关企业和协会的游说下,美国政府也介入此事。①

(2)国内产业界分化的反应

中国产业界也没有团结一致支持WAPI。根据200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资料显示,WAPI的三项核心专利技术全部由成立不久且力量薄弱的西电捷通掌握。很多企业对此心存疑虑,认为WAPI技术被制定为中国的国家标准,西电捷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其他公司要想得到授权,就要向它支付专利许可费。〔13〕

使用英特尔迅驰芯片的诸多中国笔记本电脑厂商大都不愿意全力支持WAPI,对WAPI是否强制执行绝大多数相关国内企业也保持沉默和观望状态。正如一位无线局域网生产商所言,“WAPI在堵截国外公司的同时,也可能对国内企业的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产生一些影响。”〔14〕继2003年6月华为率先加入Wi-Fi联盟之后,中兴、联想等中国企业也相继加入。实际上,这些具有大量国际业务的中国网络设备和终端产品提供商采取了“两边下注”的策略。只有西电捷通、六合万通、中电华大等几家小型科技企业积极投入对WAPI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但在此时它们尚不能批量提供可商用化的芯片。

(3)中国政府推迟WAPI标准的实施

让支持WAPI标准的企业和机构感到无奈的是,中国政府最终对Wi-Fi利益联盟作出妥协。2004年4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的贸易代表团出席了第15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与美方代表签署了八项协议和换文,中国方面在WAPI标准和打击盗版两方面做出让步。2004年4月29日,中国质检总局、认监委和国标委联合发布公告,宣布WAPI标准延期执行,无线局域网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实施时间也后延。

直到2006年WAPI标准的实施才有了转折。2006年6月2日,质检总局和国标委正式发布了《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的公告,这次发布通过商务部向WTO/TBT做出了正式通报,而且在上报国务院有关领导批示后执行。〔15〕直到2007年7月13日,认监委在修订2003年旧版规则的基础上发布了《无线局域网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但强制性认证的实施日期依然处于延期之中。

3.WAPI国际标准化受挫

(1)第一次国际标准化努力

在强制推行国内标准受挫后,WAPI马上启动了成为国际标准的努力。2004年,在中国向国际标准化机构ISO/IEC JCT1提交了WAPI提案之后,IEEE也向其提交了802.11i标准。WAPI与Wi-Fi的明争暗斗又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展开。

ISO/IEC JTC1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承担秘书处工作,于是美国方面利用其在JTC1中的权威地位,并串通英国国家成员体一起操纵工作程序,使中国方面遭受不公正待遇。2004年8月底,JTC1秘书处在没有征求中国国家成员体意见并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单方面撤销了中国WAPI提案。相反,却同意IEEE 802.11i标准提案进入快速流程。由六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准备参加2004年11月8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ISO/IEC JTC1/SC6年会时,四名主要技术专家被美国大使馆拒签,导致WAPI提案被迫推迟讨论。

2005年2月23日ISO/IEC JTC1/SC6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特别工作会议以讨论WAPI和IEEE 802.11i的问题,在看到会议中发生的无数严重违反规则的怪现象并导致中国提案继续遭受不公正待遇后,中国代表团决定集体退出会议。2005年4月21日,中国向ISO/IEC正式递交了投诉JTC1的申诉文件。5月17日,ISO总部在日内瓦召开了两个提案的调解会,ISO一位官员提出将WAPI和IEEE 802.11i合并的方案。但2005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双方WLAN标准ISO/IEC特别协调会议上,双方并未就合并方案达成一致。

2005年9月,ISO决定两个标准将分别作为提案接受投票表决。2006年3月13日,ISO以压倒性的多数否决了WAPI成为国际标准的提案,作为Wi-Fi安全传输协议的IEEE 802.11i则成为国际标准。在与Wi-Fi的国际标准竞争中,WAPI以落败告终。

①A类必测项目为必须要支持、必须要测试而且测试必须通过的项目。

②海华科技是全球无线芯片知名厂商Marvell的核心芯片模组厂商。 (2)第二次国际标准化努力

2008年4月,在ISO/IEC JTC1/SC6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再次启动了WAPI提案。2009年6月在ISO/IEC JTC1/SC6的日本东京会议上,美、英、法等十余个与会国家成员体一致同意WAPI以独立文本形式开展国际标准推进工作。然而,在同年10月,中国WAPI技术专家赴美国的雷德蒙德参加国际标准会议时再次遇到名为“审查”、实为“拒签”的情况。

2010年1月WAPI顺利通过了NP(新工作项目提案)阶段投票,进入到WD(工作组草案)评论阶段。不过,美国再次拒绝一名中方重要技术专家参加2011年6月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ISO/IEC JTC1/SC6全会及工作组会议,WAPI申请成为国际标准只能延后讨论。

4.WAPI与Wi-Fi的市场表现

(1)Wi-Fi的市场表现

Wi-Fi起步得比WAPI早,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2006年之前,符合Wi-Fi标准的产品已在中国市场得到初步应用,特别是电信运营商布置的WLAN热点选用的都是基于Wi-Fi标准的产品。2006年,载有迅驰芯片的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的销量已超过600万台。截至2011年,全球已共有约7亿Wi-Fi用户,热点部署数量已超75万处,Wi-Fi设备累计出货量超过20亿部,且年增长率维持在两位数以上。〔16〕

(2)2006年之前WAPI的市场表现

2006年之前,WAPI的精力主要放在成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上,产业化进程缓慢,无论是基础芯片还是终端设备都没有多少投放市场的产品。截至2004年4月8日,只有方正、联想、西电捷通、明华澳汉四家企业的数款产品获得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首批无线局域网CCCi认证证书。

直到2006年初,六合万通才能提供量产的“万通四号”无线网络芯片,随后它又推出了通过硬件加密的方式实现包括WAPI算法在内的多种加密算法的万通V号芯片。2006年,联想和方正等国内笔记本电脑厂商推出了多款符合WAPI标准的产品。索尼公司也推出数款支持WAPI标准的笔记本电脑。

(3)2006年之后WAPI的市场表现

虽然与Wi-Fi相比,WAPI当前的市场应用仍逊色很多,但与2006年之前的情况相比,WAPI已大有进步。2009年初,WAPI进一步成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A类必测项①。在2009年中国移动的相关设备招标中,总体设备需求量在10万台以上,99%以上的设备均具备WAPI功能。2009年1月,海华科技②推出WAPI手机专用无线模组,实现了WAPI终端可同时兼容Wi-Fi;10月,曾明确反对WAPI标准的博通公司在中国的最大代理商科通公司,代表博通公司以“科通宽带”的身份加入了WAPI产业联盟。

截至2011年底,全球主流芯片厂商均已硬件支持WAPI,支持WAPI的芯片出货量已累计超过20亿颗;WAPI产品型号已超过2000个,具备WAPI功能的手机已超过600款。运营商所有在建的WLAN网络,均已具备WAPI功能,市场上已有超过1000万台热点和4000万部手机均已具备WAPI功能。〔17〕

不过,在中国的运营商市场,虽然WAPI已经成为了无线设备的标配,但在实际使用中大都没有开通WAPI加密功能,而是采用Wi-Fi的 WPA和WPA2加密方式。〔18〕如何推动运营商和用户提高对WAPI加密方式的采用率仍是WAPI标准推广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案例分析

那么,如何理解中国自主标准WAPI在与国外标准Wi-Fi的竞争中所遭遇的挫折,以及WAPI在成为事实标准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呢?我们试图从政府干预和利益联盟的角度加以分析。

1.利益联盟的成员构成

一项标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需要得到诸多联盟成员的支持。WAPI成立标准化工作组和产业联盟的时间均晚于Wi-Fi,而且在规模和实力上都远不如后者,结果导致WAPI的产业化和商用化推进明显滞后。

WAPI由2001年成立的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起草制定,在作为创始成员的十家单位中只有两家是企业,六家是大学或研究机构,还有两家是政府机构。在2002~2006年WAPI试图成为国家强制标准和第一次申请国际标准期间,支持WAPI的主要是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和被授予加密算法的24家国内企业,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产业联盟尚未组建。特别是在此期间WAPI没有争取电信运营商的支持,而电信运营商是无线网络设备的重要买家,它可通过建设公共热点来推广无线连接技术。由于没有形成足够完整的产业联盟,此时的WAPI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技术规范阶段,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几乎没有。只有个别的小型科技企业在研发符合WAPI标准的芯片,可商用化的芯片尚未问世。没有赢得广大终端产品厂商和电信运营商的支持,大多数的公众用户也不了解WAPI。直到2006年3月,在WAPI第一次冲击国际标准无望的情况下,由发改委、信产部及科技部三部委牵头,22家中国企业加入的WAPI产业联盟才正式成立,特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四大运营商也悉数加盟。到2007年底,WAPI产业联盟成员单位32家;截至2011年,成员数量达到80家。随着成员数量的不断增加,WAPI才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反观Wi-Fi,其在技术上依托成员众多、实力强大的IEEE。1999年致力于推广IEEE 802.11标准的Wi-Fi联盟成立,其成员数量增长快且成员实力强。到2004年Wi-Fi联盟的成员已发展到208个,包括无线半导体制造商、无线产品制造商、计算机系统提供商以及软件制造商。在WAPI成立标准工作组时,Wi-Fi联盟就已颇具规模,特别是像英特尔、博通、思科等跨国公司巨头已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市场)大力推广经过Wi-Fi认证的产品。截至2011年底,Wi-Fi联盟的成员企业已达488家,〔19〕其成员的数量、实力和来源都远胜于WAPI联盟。

2.利益联盟的集体行动能力

在与竞争性标准进行博弈的时候,更显示出一个标准联盟的集体行动能力。在Wi-Fi利益联盟抵制WAPI作为国家标准强制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充分领略到Wi-Fi利益联盟的团结一致,也令人遗憾地感觉到WAPI联盟成员的各打算盘。

Wi-Fi联盟之所以能够成功阻止WAPI在2004年6月1日开始强制实施,一个重要原因是联盟内各个公司做到了团结一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科技与贸易政策部主任安·罗琳丝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力争在业内各个公司之间做到信息公开化。那时候,中国有好多报道说,某某公司已经跟中国方面私下谈妥准备合作了。我们就会找到那家公司,问他们有没有这么做,‘这篇报道说你们这么做了,说这话的是谁?我们一直在核对事实,总是召集大家开电话会,互相通气,传达信息,让大家知道,那些不属实的报道,不要去管它,大家要坚守阵地。然后还要跟美国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告诉他们事实是怎么回事。”〔20〕到了2004年2月,英特尔发布暂时无法支持WAPI的表态后,Wi-Fi联盟、美国家标准学会等将各成员组织在一起统一了态度,全面谋划封杀中国WAPI标准。

反观WAPI阵营,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并没有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力挺WAPI标准,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等待观望的态度,结果延误了WAPI快速产业化的时机。虽然国家密码办将WAPI加密算法的使用权赋予了24家国内企业,其中不乏像联想、华为、中兴这样的实力派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态度暧昧,起初并没有对推广WAPI全力投入,甚至它们同时也加入了与WAPI竞争的Wi-Fi联盟。因为这些企业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如果中国强制执行WAPI标准就意味着它们将要双线作战,增加它们的投入成本,所以从自身利益出发它们不太情愿接受WAPI标准的强制实施,也没有动力去游说政府一定要坚持强制实施的立场。结果在WAPI发展初期,只有西电捷通、六合万通、中电华大等少数小型科技企业在奋力前行。

3.关键企业的能力和策略

在WAPI利益联盟与Wi-Fi利益联盟的标准争夺战中,二者的关键企业存在明显的能力差异。WAPI标准的主推手是西电捷通,它虽然掌握着WAPI标准的核心专利,但毕竟是一家成立不久的小型科技企业,不具备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强大的营销能力,而且缺乏标准推广的经验。因此,单凭西电捷通的实力是无法快速地将技术规范转化为事实标准的,同时其在产业网络中的位置和影响力也使它难以动员其他厂商推进标准的商用化。后来随着方正、中国移动成为WAPI产业联盟的主要成员后,关键企业的实力得以提升。与之相对,代表Wi-Fi利益联盟与WAPI展开斗争的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作为Wi-Fi技术的关键市场推动者,英特尔可以凭借其业界的领导位置影响诸多笔记本电脑厂商对Wi-Fi技术的选择。

另外,作为WAPI标准核心专利拥有者的西电捷通在初期没有制定明确且合理的专利收费制度,在技术开放共享上的犹豫不决使它很难获得更多厂商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延误了WAPI的产业化进程。有媒体报道,在2004年左右,一些国内芯片厂商就找到西电捷通寻求授权合作,但却被对方开出的苛刻条件而吓退。〔21〕后来,WAPI核心技术持有者改变了专利授权政策,2008年曹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WAPI的前期推广应用,我们仅象征性地一次性收取1元人民币的专利费(按最终终端数量计),专利费用授权第三方法律机构办理。”〔22〕这种转变促进了WAPI标准的产业化和市场应用。

除了利用其垄断地位积极推广Wi-Fi技术外,英特尔公司还采取诸多手段反对中国WAPI标准的强制实施并阻挠其申请国际标准。这些手段包括威胁停止向中国地区供应迅驰芯片及相关芯片组技术、游说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为讨论WAPI提案制造障碍并动员其他国家成员体给WAPI投反对票。

4.政府干预

国际舞台上的标准之争不仅是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而且涉及国家之间的较量。为了维护本国标准的利益,中美两国政府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WAPI与Wi-Fi这场旷日持久的标准战。

中国政府在WAPI标准的设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在2006年之前和之后明显采取了不同的干预方式。2006年之前,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强制实施和加密算法有限开放的策略保护中国自主标准的推广。这些举措意味着Wi-Fi标准将无法继续在中国市场存在,Wi-Fi在用户基础上的初始优势将不复存在,而且国外企业必须要和中国企业合作才能生产符合WAPI标准的产品。中国政府原认为,为了不放弃有着巨大吸引力的中国市场,国外厂商会接受中国政府强制实施WAPI标准的决定。不过,没想到这些做法却招来Wi-Fi利益联盟的强烈反对和抵制,甚至有些国内企业也不满意,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支持WAPI标准的厂商数量,中国政府的强制实施计划最终变成了不可置信的威胁。为了获得其他利益,中国政府高层在与美国政府的商贸谈判中做出让步,决定延期执行WAPI标准。这使得一个本来就很松散虚弱的联盟在经过数月的自我标榜和外界的种种质疑之后终于破裂。〔23〕Wi-Fi产品在中国市场继续扩张,而WAPI的推广却陷入困顿。

当然,中国政府的延期让步并不意味着对WAPI的放弃,而是重新审视之前的做法,继而采取了更加适当的支持方式,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在国际标准竞争中的学习和适应能力。2006年之后,WAPI不再采取与Wi-Fi针锋相对的不开放和不兼容策略,而是向全球公开了WAPI的加密算法。另外,中国政府采用政府采购、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的财政支持、正式发布WAPI标准、推动成立产业联盟、禁止具有Wi-Fi功能的手机入网等方式推动WAPI的技术成熟、产业化和商用化。工信部从2009年开始要求具有无线网接入功能的手机、电信运营商采购的无线局域网设备必须要具备WAPI标准(可同时兼容Wi-Fi),这样不仅避免了Wi-Fi联盟成员的反对,而且迫使Wi-Fi联盟的国外厂商推出与WAPI相兼容的产品。结果,WAPI与Wi-Fi在中国市场上的争端很大程度上以兼容共存的方式和解,而不是你死我活、赢家通吃的结局。

虽然Wi-Fi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在美国企业的主导下设定并进行市场推广的,但当面临来自禁止进入中国市场的威胁时,在产业界的游说下,美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坚定地站在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立场上。在阻止中国政府强制推行WAPI标准时,美国政府代表产业界向中国政府施压并列入中美商贸谈判议程,最终迫使中国政府妥协。在后来WAPI申请国际标准的道路上,从2006年到2011年期间美国政府三次拒签中国技术专家进入美国参加相关标准化会议,从而导致WAPI冲击国际标准屡屡受挫。

表2从政府干预和利益联盟视角比较WAPI与Wi-Fi

Wi-Fi 2006年之前的WAPI 2006年之后的WAPI 联盟的成员构成成员构成广泛,实力强大只有标准工作组,尚未成立产业联盟成立产业联盟,成员数量和实力增强联盟的集体行动能力集体行动能力强集体行动能力弱集体行动能力得到提高标准设定的开放程度 开放度高加密算法有限开放加密算法全球开放 标准之间的兼容性 从不兼容走向兼容强制性拒绝Wi-Fi强制兼容核心企业能力和策略 英特尔、博通;动员能力强;许可费用低西电捷通;动员能力弱;许可费用高方正、中移动等加入;动员能力提高;许可费用降低政府干预美国政府施压、贸易谈判、拒签强制性认证、加密算法有限开放、政府让步政府购买、支持产业化、强制要求兼容

四、总结和讨论

技术标准竞争的关键是在初始阶段迅速形成达到临界容量的市场规模,进而引发正反馈机制。在对初始优势的争夺中,一项技术标准能否形成实力强大且协调一致的利益联盟至关重要。政府不仅可以作为标准利益联盟的重要成员,而且政府采取的干预方式还会影响利益联盟的成员规模和集体行动能力。本文从政府干预和利益联盟的角度对中国自主标准WAPI与美国企业主导的Wi-Fi标准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在前期阶段,WAPI之所以在与Wi-Fi的竞争中接连失利,主要是因为政府和关键企业的不兼容和不开放策略导致WAPI没有迅速建立起成员广泛、实力强大且团结一致的利益联盟,而且还引起Wi-Fi利益联盟的激烈抵制。而在发展后期,政府和关键企业转向开放和兼容的政策,WAPI利益联盟的成员实力和协调能力得以不断增强,因此WAPI的市场表现较之前阶段有了明显改观。

本研究表明,在后来者与先行者存在明显实力差距的条件下,政府如果采取完全不干预的方式,市场机制会使先行者的标准赢家通吃;而政府如果采取封闭和不兼容的过度保护方式,则不仅会激起先行者标准联盟的抵制,还会限制后来者利益联盟的扩展,从而不利于自主标准的设定和实施。政府只有采取适当的干预方式,才会增强自主标准与国外标准竞争成功的可能性。首先,在市场上已经存在国外厂商发起的事实标准的情况下,政府不宜强制推行自主的法定标准,采取与先行标准兼容的策略更容易得到国外厂商的认可。其次,在设定和推广自主标准的过程中,政府和标准发起企业采用相对开放的策略更可能吸引更多国外内厂商的支持,从而加快自主标准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最后,政府在支持自主标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有效配合,还需要减少多头管理,加强政府内部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Shane M. Greenstein, Invisible hands and visible advisors: 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2, 43(8), pp. 538–549;Victor Stango, 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s Wars, 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4, 3(1), pp. 1-19.

〔2〕Michael L. Katz, Carl Shapiro,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4), pp. 822-841.

〔3〕Joseph Farrell, Garth Saloner, 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4), pp. 940-955; Carl Shapiro, Hal Varian, The Art of Standards Wa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1(2), pp. 8-32.

〔4〕M. L. Katz, Carl Shapiro,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75(3), pp. 424–440.

〔5〕Garth Saloner, Economic Issues in Computer Interface Standardization, Economic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0, 1(1-2), pp.135-156.

〔6〕〔8〕〔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9〕Heejin Lee, Sangjo Oh,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tandards Setting by Newcomers: Chinas WAPI and South Koreas WIPI,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08, 32, pp. 662-671.

〔10〕〔11〕王以超,张帆.还原WAPI之争〔J〕.财经,2004,(7).

〔12〕方兴东,潘海霞,付炬.WAPI,中国能顶住吗?〔J〕.IT时代周刊,2004,(7).

〔13〕虞翔.WAPI背后主角现身,英特尔只是争斗的一颗棋子〔N〕.财经时报,2004-04-10.

〔14〕周方.英特尔称无意与WAPI标准对峙〔N〕.广州日报,2004-03-22.

〔15〕〔22〕王涛,张鹏.WAPI缘何实现“大逆转”——对话WAPI产业联盟秘书长曹军〔J〕.通信世界,2008,(31).

〔16〕赵新.全球Wi-Fi用户数已达7亿〔N〕.人民邮电报,2011-09-08.

〔17〕WAPI产业联盟.在路上——WAPI产业联盟月刊〔R〕.2012,(24).

〔18〕林斐.WAPI标准处境尴尬:国标之路遇挫国内应用遇冷〔N〕.IT时报,2011-07-04.

〔19〕Wi-Fi Alliance. Annual Report 2011 〔EB/OL〕. http://www.wi-fi.org.

〔20〕吴磊.WAPI启示录〔R〕.上海情报服务平台,2005-11-25.

〔21〕冀勇庆.WAPI命悬一线〔J〕.IT经理世界,2006,(6).

〔23〕王志强.论WAPI联盟的突然破裂〔J〕.中国企业家,2004,(5).

(责任编辑:周中举)社会科学研究20145

本研究表明,在后来者与先行者存在明显实力差距的条件下,政府如果采取完全不干预的方式,市场机制会使先行者的标准赢家通吃;而政府如果采取封闭和不兼容的过度保护方式,则不仅会激起先行者标准联盟的抵制,还会限制后来者利益联盟的扩展,从而不利于自主标准的设定和实施。政府只有采取适当的干预方式,才会增强自主标准与国外标准竞争成功的可能性。首先,在市场上已经存在国外厂商发起的事实标准的情况下,政府不宜强制推行自主的法定标准,采取与先行标准兼容的策略更容易得到国外厂商的认可。其次,在设定和推广自主标准的过程中,政府和标准发起企业采用相对开放的策略更可能吸引更多国外内厂商的支持,从而加快自主标准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最后,政府在支持自主标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有效配合,还需要减少多头管理,加强政府内部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Shane M. Greenstein, Invisible hands and visible advisors: 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2, 43(8), pp. 538–549;Victor Stango, 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s Wars, 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4, 3(1), pp. 1-19.

〔2〕Michael L. Katz, Carl Shapiro,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4), pp. 822-841.

〔3〕Joseph Farrell, Garth Saloner, 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4), pp. 940-955; Carl Shapiro, Hal Varian, The Art of Standards Wa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1(2), pp. 8-32.

〔4〕M. L. Katz, Carl Shapiro,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75(3), pp. 424–440.

〔5〕Garth Saloner, Economic Issues in Computer Interface Standardization, Economic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0, 1(1-2), pp.135-156.

〔6〕〔8〕〔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9〕Heejin Lee, Sangjo Oh,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tandards Setting by Newcomers: Chinas WAPI and South Koreas WIPI,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08, 32, pp. 662-671.

〔10〕〔11〕王以超,张帆.还原WAPI之争〔J〕.财经,2004,(7).

〔12〕方兴东,潘海霞,付炬.WAPI,中国能顶住吗?〔J〕.IT时代周刊,2004,(7).

〔13〕虞翔.WAPI背后主角现身,英特尔只是争斗的一颗棋子〔N〕.财经时报,2004-04-10.

〔14〕周方.英特尔称无意与WAPI标准对峙〔N〕.广州日报,2004-03-22.

〔15〕〔22〕王涛,张鹏.WAPI缘何实现“大逆转”——对话WAPI产业联盟秘书长曹军〔J〕.通信世界,2008,(31).

〔16〕赵新.全球Wi-Fi用户数已达7亿〔N〕.人民邮电报,2011-09-08.

〔17〕WAPI产业联盟.在路上——WAPI产业联盟月刊〔R〕.2012,(24).

〔18〕林斐.WAPI标准处境尴尬:国标之路遇挫国内应用遇冷〔N〕.IT时报,2011-07-04.

〔19〕Wi-Fi Alliance. Annual Report 2011 〔EB/OL〕. http://www.wi-fi.org.

〔20〕吴磊.WAPI启示录〔R〕.上海情报服务平台,2005-11-25.

〔21〕冀勇庆.WAPI命悬一线〔J〕.IT经理世界,2006,(6).

〔23〕王志强.论WAPI联盟的突然破裂〔J〕.中国企业家,2004,(5).

(责任编辑:周中举)社会科学研究20145

本研究表明,在后来者与先行者存在明显实力差距的条件下,政府如果采取完全不干预的方式,市场机制会使先行者的标准赢家通吃;而政府如果采取封闭和不兼容的过度保护方式,则不仅会激起先行者标准联盟的抵制,还会限制后来者利益联盟的扩展,从而不利于自主标准的设定和实施。政府只有采取适当的干预方式,才会增强自主标准与国外标准竞争成功的可能性。首先,在市场上已经存在国外厂商发起的事实标准的情况下,政府不宜强制推行自主的法定标准,采取与先行标准兼容的策略更容易得到国外厂商的认可。其次,在设定和推广自主标准的过程中,政府和标准发起企业采用相对开放的策略更可能吸引更多国外内厂商的支持,从而加快自主标准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最后,政府在支持自主标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有效配合,还需要减少多头管理,加强政府内部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Shane M. Greenstein, Invisible hands and visible advisors: 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2, 43(8), pp. 538–549;Victor Stango, 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s Wars, 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4, 3(1), pp. 1-19.

〔2〕Michael L. Katz, Carl Shapiro,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4), pp. 822-841.

〔3〕Joseph Farrell, Garth Saloner, 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4), pp. 940-955; Carl Shapiro, Hal Varian, The Art of Standards Wa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1(2), pp. 8-32.

〔4〕M. L. Katz, Carl Shapiro,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75(3), pp. 424–440.

〔5〕Garth Saloner, Economic Issues in Computer Interface Standardization, Economic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0, 1(1-2), pp.135-156.

〔6〕〔8〕〔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9〕Heejin Lee, Sangjo Oh,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tandards Setting by Newcomers: Chinas WAPI and South Koreas WIPI,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08, 32, pp. 662-671.

〔10〕〔11〕王以超,张帆.还原WAPI之争〔J〕.财经,2004,(7).

〔12〕方兴东,潘海霞,付炬.WAPI,中国能顶住吗?〔J〕.IT时代周刊,2004,(7).

〔13〕虞翔.WAPI背后主角现身,英特尔只是争斗的一颗棋子〔N〕.财经时报,2004-04-10.

〔14〕周方.英特尔称无意与WAPI标准对峙〔N〕.广州日报,2004-03-22.

〔15〕〔22〕王涛,张鹏.WAPI缘何实现“大逆转”——对话WAPI产业联盟秘书长曹军〔J〕.通信世界,2008,(31).

〔16〕赵新.全球Wi-Fi用户数已达7亿〔N〕.人民邮电报,2011-09-08.

〔17〕WAPI产业联盟.在路上——WAPI产业联盟月刊〔R〕.2012,(24).

〔18〕林斐.WAPI标准处境尴尬:国标之路遇挫国内应用遇冷〔N〕.IT时报,2011-07-04.

〔19〕Wi-Fi Alliance. Annual Report 2011 〔EB/OL〕. http://www.wi-fi.org.

〔20〕吴磊.WAPI启示录〔R〕.上海情报服务平台,2005-11-25.

〔21〕冀勇庆.WAPI命悬一线〔J〕.IT经理世界,2006,(6).

〔23〕王志强.论WAPI联盟的突然破裂〔J〕.中国企业家,2004,(5).

(责任编辑:周中举)社会科学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政府干预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开放性手术与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机与效果:综述与启示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金融发展、控股权性质与债务期限结构
实培计划—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