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2015-01-22王海燕
王海燕
教学改革是初中历史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动力,广大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从教学理念转变入手,改进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生动效果,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提升。我在多年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紧扣历史教学四个切入点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做简要分析。
一、以教学环节前置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
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预习习惯以及预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也没有形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导致课堂师生互动效果不佳,以及信息量不足,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改变这一状况,以教学环节的前置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活动,并开展预习技巧指导,让学生更为充分地开展课堂学习,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我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坚持课前预习,针对教材内容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名词与知识点进行初步的了解,为课堂新授学习扫清知识点方面的障碍,也更为熟悉教材内容。其次,我在预习方法、技巧方面进行了点拨,结合教学实际总结推广了“读、查、思、记”四步预习法,并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预习之后注重总结学习经验、学习难点,提高历史学习的针对性。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养成了预习的良好习惯,并在预习效率方面得到了显著进步,这对于历史教学成效的提高具有基础性作用。
二、以教学模式优化为切入点,赋予历史课堂生机活力
课堂始终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以讲解灌输为主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历史教学陷入了沉闷、单调、枯燥的境地,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效率不高。要想尽快转变这样的局面,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重点体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效开展师生互动以及自主探究。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洋务运动》一课,我在教学设计中侧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课堂上没有直接开展教学传授,而是出示了一组探究题: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局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各是什么?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慈禧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与意义是什么?洋务运动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具体工作?具体成效如何?有什么积极意义?结局如何?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是什么?在这组探究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站在更为全面的角度对洋务运动进行分析,对其发展背景、积极意义、失败原因能够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进行相互合作、交流探讨以及辩论分析,其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教学手段现代化为切入点,打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
教学手段是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辅助工具,过去一段时期受制于教学投入的影响,信息化教学设备匮乏,近年来各地普遍加大了教学设施的投入,多媒体手段已经走进了初中历史课堂。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好信息教学媒体的作用。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在形象演示、情境营造等方面发挥作用。如教学《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演示了多件精美的青铜器艺术品,并从造型、工艺等方面进行阐述,引领学生充分感悟艺术的魅力,这样的形象演示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再比如在《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一课的教学中,我专门从军事网站上下载了我国东海舰队进行军事演习的激烈场景,以及国庆阅兵式上的壮观场面,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学生从这些影音资料中感受到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极大地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可见,信息手段的恰当使用让历史教学更为生动。
四、以课内专题活动为切入点,深化学生学习理解效果
历史是一部浩瀚的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一些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深化巩固,以此提升历史教学成效。例如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一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成就的内容,有的学生出示了经济数据,有的学生通过图片对比形式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有的学生以自己身边发生的显著变化为切入点畅谈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这样的专题交流活动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也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对提高学生理解与掌握的效果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结合教学具体内容,我还组织开展了观点辩论活动、畅谈感想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得深、学得透,掌握得更为全面和深刻。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