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编排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015-01-22杨天向
杨天向
英语对于中学生而言早已不陌生,但学生到底乐意不乐意学英语,那就得看教师的教授过程是否带有趣味性,是否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一个好的导入往往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教学案例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教师对“My friends”这堂课所进行的导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各有什么优缺点。
1.采用“提问式”方法导出学习的活力
教学案例1:把“老三样”变成“身边事”
【原版呈现】甲教师在教授时,采取的是“提问式”导入,用下面的问题导入新内容的学习: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学生对此类问题对答如流,然后教师进入本节新授课的教学。
【过程剖析】上述三句英语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的 “老三样”导入语。在呈现新的内容之前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交流,这一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导”出“活力”。问题在于: “老三样”式的提问没有新意,每天都是同样的问题,学生根本不需要动脑,直接机械性回答,对课堂教学作用不大。
【拓展创新】“导”就需要能够导出一种“活力”。本人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革“老三样”,使其变成“身边事”,即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些新的话题,让学生能够轻松交流。例如,在学习“My friends”这单元之前,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有关朋友的话题,比如呈现一张几个朋友的合影,提问学生:Whats this? Who is he/she? Do you know them? 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进而导出如何去描述一个人。这样一来既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新知识的学习。
2.采用“活动”的方式导出气氛
教学案例2:化“形式”为“内容”
【原版呈现】乙教师在导入时,采用了绝大多数教师喜欢的方式,即为了渲染气氛齐唱英文歌曲。学生们轻松自如地唱着“Yesterday Once More”,课堂气氛看起来十分热烈。
【过程剖析】采用全体学生一起唱英文歌曲这种方法来营造学习氛围,从而导入对新课内容的学习,这是多数教师经常采取的方法之一。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利用英文歌曲导入的氛围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十分吻合。本课的内容并不需要十分激昂的氛围,而此教师只是简单地套用了唱歌活跃气氛这一固定模式,却没有注意到相应的内容。
【拓展创新】导入要想导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就必须要有对应的内容来支撑。这次导入其实只要将“Yesterday Once More”换成“With You All The Time”,所渲染的氛围立马就不一样了。或者我们让学生去聆听、去感受与Friend有关的英文歌曲,同样也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他们学习“My friends”的兴趣。
3.采用“铺垫式”教学导出实效
案例3:变“呆板”为“趣味”
【原版呈现】丙教师和我们很多教师一样,在一开始先处理词汇,可以称之为所谓的“铺垫式”。在这一堂课中,丙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前一课词汇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将单词与相对应的英文解释进行一一配对。
【过程剖析】本节课教师通过做“铺垫”的方式导入新课,只要用得好便会有很好的收效。但是一旦采用单一的方式,学生就易感到乏味,甚至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也提不起精神。
【拓展创新】笔者认为,要想采用“铺垫式”导入法并收到好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趣味,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比如,教师和学生用刚学过的词进行造句、对话交流、共同描述某个东西等活动,其宗旨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语言氛围,让学生能自己用学过的词来表达。这样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兴趣,也自然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初中英语教学导入原则
1.导入的目的性
不论使用何种方式导入,都必须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从一上课开始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探索目标,有效解决问题。
2.导入的实际有效性
(1) 所选内容具有新意。导入所选内容可以是新鲜的小故事,可以是熟悉的歌曲,可以是身边的环境,也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但是在紧扣内容的前提下,还必须具有新意,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被吸引,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2) 方式与主题匹配。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合适的情境,符合学生特点,具有生活化和场景化特征。情境应与主题匹配,同时又能很好地服务于主题。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式,但导入必须有较强的目的性,必须要让学生弄清楚他们要学什么、怎么去学、为什么要去学,要具有良好的启发性或强烈的趣味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