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损害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2015-01-22邓军张跃彬
邓军,张跃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
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损害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邓军,张跃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
2014年,在严峻的国际糖业形势下,云南甘蔗产业稳步发展,蔗糖产量突破了230万t,达历史最好水平。本文通过对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损害监测预警指标的调查分析,介绍了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基本状况,分析了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年度变化情况及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云南甘蔗产业应对发展变化的措施建议,并对2015年云南甘蔗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甘蔗产业;监测预警;云南;2014年
甘蔗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产业,是云南经济发展特别是滇西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云南省16个州市中有11个产糖,约128万多农户、600多万农民种植甘蔗,多为沿边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是我国甘蔗产业优势区域和国家重要的糖料基地,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产糖量均居我国第二,仅次于广西。但,近年来,受国际糖业形势的影响,糖价持续低迷,行业亏损严重,企业经营困难,给云南甘蔗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加强对云南甘蔗产业损害监测预警,全面了解产业整体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产业年度变化情况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对预判云南甘蔗产业下一年度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 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的基本状况
云南甘蔗产业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滇东南地区的临沧市、德宏州、保山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8个州市。
1.1 产业面积
2014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35.77万hm2。从蔗区分类划分,水田甘蔗9.43万hm2,水浇地甘蔗2.34万hm2,旱地甘蔗24.00万hm2;从栽培制度划分,新植甘蔗8.59万hm2(其中秋植0.98万hm2,冬植2.03万hm2,春植5.58万hm2),宿根甘蔗27.18万hm2。全省甘蔗原料收获面积32.52万hm2。
1.2 产量产值
2014年,全省甘蔗原料总产2205.47万t,原料入榨量1910.06万t,平均工业单产58.80t/hm2,平均出糖率12.07%,产糖量230.63万t,蔗糖产量再创我省历史新高,出糖率则为近十年新低。云南省甘蔗原料首付收购价每吨420元,良种再加价10%,甘蔗平均收购价为428.95元/t,蔗农卖甘蔗收入达到81.70亿元。
1.3 成本收益
云南甘蔗糖料生产成本主要由土地、人工、物质与服务等成本构成。以2014年隆阳区、澜沧县、景谷县的监测预警指标数据为例,总成本22339.95元/hm2,其中土地成本4300.05元/hm2、人工成本8599.95元/hm2、物质与服务费9439.95元/hm2;甘蔗产值26793.00元/hm2,净利润4453.05元/hm2,成本利润率为15.20%;现金收益为5353.05元/hm2,补贴收益1725.00元/hm2。
2014年,全省蔗糖平均销售价4366.05元/t,而蔗糖生产含税完全成本5400.28元/t,吨糖亏损1034.23元,食糖销售亏损23.28亿元。生产酒精12.49万t,酒精平均销售价5293.18元/t,酒精销售利润671.39元/t,制糖企业综合利用盈利7133.00万元。加上企业营业外收入1.46亿元,全省蔗糖产业亏损达21.82亿元。
2 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的年度变化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2.1 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的年度变化情况
2.1.1 产业稳步发展,面积略有下降2014年云南甘蔗种植面积与2013年36.01万hm2(历史最大种植面积)相比,略有下降,减少0.24万hm2,降幅0.67%。其中,临沧、普洱、西双版纳3个州市甘蔗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德宏、文山、红河3个州市甘蔗种植面积基本持平;保山、玉溪甘蔗种植面积显著下降,大理州基本退出了甘蔗糖料种植。各州市生产规模变化情况为:临沧面积从11.73万hm2增加到11.94万hm2,普洱从3.27万hm2增加到3.44万hm2,西双版纳从2.09万hm2增加到2.20万hm2,增幅分别达1.77%、5.47%、5.59%;保山从3.43万hm2下降到2.97万hm2、玉溪从1.45万hm2下降到1.25万hm2,降幅分别达13.41%、14.09%。
2.1.2 农业产值增加,企业亏损扩大2014年,全省入榨甘蔗原料同比2013年入榨甘蔗原料1758.34万t,多入榨甘蔗原料151.72万t,增幅8.63%。全省蔗农收入同比2013年蔗农收益77.40亿元,增加4.30亿元,增幅5.56%。全省产糖同比2013年产糖量224.19万t,多产糖6.44万t,增产2.87%。全省酒精产量同比2013年酒精产量12.03万t,多产酒精0.46万t,增产3.82%。全省蔗糖产业亏损达21.82亿元,同比2013年亏损0.74亿元,亏损大幅扩大。
2.1.3 成本逐年增加,种蔗收益下降以2014年隆阳区、澜沧县、景谷县的监测预警指标数据为例,总成本同比2013年20149.95元/hm2,增加10.87%,其中土地成本同比2013年2250.00元/hm2,增长91.11%;人工成本同比2013年8550.00元/hm2,增长0.58%;物质与服务费同比2013年9349.95元/hm2,增长0.96%。甘蔗产值同比2013年24201.00元/hm2,增加10.71%;净利润同比2013年5526.00元/hm2,减少19.42%;成本利润率同比2013年29.65%,减少48.74%;现金收益同比2013年5526.00元/hm2,减少3.13%;补贴收益同比2013年的2250.00元/hm2,减少23.33%。
2.2 2014年云南甘蔗产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2.2.1 实施振兴行动,巩固提升蔗糖产业由于全球食糖价格下跌,我国食糖进口量依然保持高位,并冲击我国的食糖市场。面对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云政发〔2013〕98号),计划用3年时间,来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云南省蔗糖产业质量和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同时,各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地方蔗糖产业振兴发展。如2014年7月2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全面提升普洱市蔗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普洱市人民政府研究、出台了“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普政发〔2014〕42号)。
2.2.2 制糖行业亏损严重,企业经营困难2014年,由于我国食糖价格下跌,一路低迷,制糖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企业亏损严重,全省制糖行业亏损21.82亿元。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全球经济的衰退拖累了食糖消费的增长,尤其发达国家经济状况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明显;二是我省糖业产业处于全球的增产周期中,一些产糖国过快的产量增长导致了国际市场供大于求;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处于转型中,针对总量平衡的调控政策处于真空中,有力度的扶持政策短缺。
2.2.3 生产物资价格和人工成本日益上涨2014年,以隆阳区、澜沧县、景谷县的监测预警指标数据为例,农民种植甘蔗原料的出售价格0.43元/kg,与2013年的市场价格比略低。甘蔗生产物资价格日益上涨,如国产尿素(含氮量46%)市场价格1880.00元/t,同比2013年上涨0.71%;碳铵(含氮量17%)市场价格为760.00元/t,同比2013年上涨15.15%;过磷酸钙(含磷量12%)市场价格为786.67元/t,同比2013年上涨0.85%;国产氯化钾(含钾量60%)市场价格为2800.00元/t,同比2013年上涨3.70%。同时,随着蔗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资源短缺,特别在甘蔗收获季节,人工费基本上在120~150元/t,部分蔗区甚至高于200元/t。
2.2.4 蔗区生产条件差,机械化水平低云南蔗区生产条件差,约70%的甘蔗种植在旱坡地,且基础设施薄弱。云南蔗区干湿季节分明,降水分布不均。雨季一般集中在5—10月,冬春干旱已成常态化趋势,严重影响冬春两季甘蔗种植。云南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主要以手工生产为主,而甘蔗生产劳动需求大,劳动强度大。以2014年隆阳区、澜沧县、景谷县的甘蔗机械化监测预警指标数据为例,三县区甘蔗机耕面积0.72万hm2,仅占甘蔗总种植面积的20.08%;同时,三县区的机械化收获水平为“零”,甘蔗收获时劳动力需求极大。由于甘蔗收获劳动强度大,蔗区劳动力严重短缺,而云南甘蔗收获机械化面临着蔗区地块小、坡度大,农户经营模式、现有栽培制度与大型收获机械不适应,国内自主研发的甘蔗收获机械不成熟等问题,甘蔗收获机械化问题已成为云南甘蔗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3 云南甘蔗产业发展变化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3.1 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目前,国际市场的主要产糖国都面临困境,全球市场面临结构调整的共同任务,面对这样的严峻国际糖业形势,我省蔗糖产业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国家层面来讲,一是建议加强我国食糖进口管理,启动相关保护糖业的措施;二是尽快启动目标价格管理政策和采取临时调控措施。从我省糖业来讲,一是要做好信贷资金供应预案;二是我省各有关部门要坚定信心,继续支持蔗糖产业发展,并进一步采取有关省级调控措施。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是我省制糖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快转型升级;二是要抓好我省糖业的增长点;三是在基地建设中要核心抓好“双高”基地建设,进行糖料种植结构的调整等。
3.2 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云南蔗区生产条件差,对甘蔗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增加资金投入,改善蔗区生产条件,是提高甘蔗单产、增加甘蔗总产的有效途径。云南旱地蔗区以水利设施改造与建设小水窖、小水池、水渠、塘坝等相结合,可因地制宜地发展蔗区小水窖、小水池、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以2011年全省基础设施监测预警数据为例,在云南38个甘蔗主产县(市、区)中,有24个县(市、区)需要建设沟渠,统计建设总长度为6598.91km;29个县需要建设小水池/小水窖,统计建设总数为49665个。同时,要结合土地整治、中低产蔗园改造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土地整理和改良,改善蔗区生产条件。因此,增加甘蔗生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建设蔗区水利工程,实施中低产蔗园改造,培肥蔗区土壤,是改变云南甘蔗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根本出路。
3.3 加快品种更新,优化品种布局
在云南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引进和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到2015年全面建成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力争高产高糖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新一代品种推广面积达30%以上,实现全省甘蔗良种化、产业化和健康化。为加快培育、引进和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加快本地新品种的培育和省外新品种引进,筛选合适的甘蔗良种进行繁育推广;二是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及双高甘蔗生产示范基地,加速良种产业化和新品种示范推广;三是加强甘蔗温水脱毒技术推广,实现甘蔗种苗健康化;四是通过制糖企业,及时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布局不同系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逐步实现甘蔗品种多元化,降低品种单一化的生产风险。
3.4 加快全程机械化示范,提高生产效率
甘蔗全程机械化是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急需攻关的大课题。2015—2020年,建议云南尽快整合科研和企业力量,启动甘蔗全程机械化重大项目,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尽快在甘蔗机械化品种、收获农具及其配套的农艺生产技术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坚定不移地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集中打造云南典型山地蔗区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亮点,辐射带动全省机械化生产水平的稳步提高。通过科企联合,攻关甘蔗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支持适合机收的甘蔗新品种培育、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及中小型甘蔗收获机械研发。加快甘蔗全程机械化推进进程,不断提高甘蔗生产效率,快速实现产业节本增效。
3.5 组建甘蔗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化发展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坚持以高原特色甘蔗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蔗农收入为目标,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支持甘蔗专业合作社发展,是云南甘蔗产业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在勐海县、陇川县已组建了甘蔗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当地的甘蔗机械化发展,为其他蔗区发展专业合作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云南可通过资金、信贷、项目等扶持,促进甘蔗专业户、专业乡、专业村发展,大力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蔗区土地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进行合理流转,促进小而分散的土地向甘蔗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适度集中,形成连片种植,扩大种植规模,为甘蔗全程机械化作业奠定良好基础,实现甘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种植。
4 2015年云南甘蔗产业发展趋势
4.1 产业面积
2015年,随着全球食糖产量将面临减产,进入减产周期,我国甘蔗产业将迎来一个好的发展机会。2014/ 2015榨季,我国其他主产蔗区甘蔗原料收购价纷纷进入降价阶段,影响了蔗农种蔗的积极性,甘蔗种植面积将会有所下滑;而云南在原料蔗收购价格方面,坚持保底价420元/t不变,同时各制糖企业还配套了相关扶持政策。因此,预计2015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或略有上升空间。
4.2 产量产值
2015年,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云南蔗糖产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甘蔗现代种植园,培育壮大云南甘蔗产业,促进产业振兴发展。预计全省甘蔗原料总产将继续稳定在2200万t以上,原料入榨量约2000万t,平均出糖率在12.5%以上,产糖量稳定在230万t;甘蔗原料首付收购价不低于420元/t,良种再加价10%;蔗糖销售价格开始回升,全年蔗糖平均销售价达到5500元/t左右,工农业产值同比2014年有所增长。
4.3 成本收益
随着国际糖业形势缓和、生产物资价格日益上涨和用工成本增加,预计2015年全省甘蔗生产总成本达25500元/hm2左右,同比2014年上涨3000元/hm2左右,其中土地成本5250元/hm2左右、人工成本10500元/hm2左右、物质与服务费9750元/hm2左右;甘蔗产值30000元/hm2左右,净利润4500元/hm2左右;现金收益为4500元/hm2左右。同时,随着糖企转型升级和糖价回升,制糖企业逐步转亏为盈。
S566.1
A
1007-2624(2015)03-0065-03
10.13570/j.cnki.scc.2015.03.024
2015-04-15
国家现代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区栽培岗位专家专项资金(CARS-20-3-4)资助。
邓军(1984-),男,四川省广安市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甘蔗栽培与糖料基地规划布局研究。Email:dengjun1207@126.com。
张跃彬(1969-),男,云南省建水县人,研究员,国家现代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Email:ynzyb@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