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源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报告

2015-01-22叶剑王祖勇

种子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株型抗病性农技

叶剑,王祖勇

富源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曲靖 655500

富源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报告

叶剑,王祖勇

富源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曲靖 655500

通过对富源县20个玉米新品种的试验分析,为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玉米;生产试验;示范推广

1 试验目的

通过生产试验,进一步观察各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为鉴定优良品种的安全性、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保障玉米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品种有20个,分别为兴单6号、兴单8号、盘玉2号、盘玉5号、北玉2号、北玉16号、中单808、海禾17号、曲辰5号、胜玉2号、胜玉3号、胜玉4号、宣黄单2号(CK)、宣黄单4号、宣黄单7号、宣黄单9号、靖单13号、路单6号、路单8号及罗单3号。

2 试验设计

本试验由富源县种子管理站主持,采用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55 m2,宽窄行种植,大行80 cm,小行50 cm,株距50 cm,双株留苗,密度4 100株/667 m2,用宣黄单二号(CK)作对照。一个试验点面积3 335 m2,11个点共计3.66 hm2。

2.1 承试单位

承试单位有11个,分别是中安镇农技中心、后所镇农技中心、墨红镇农技中心、大河镇农技中心、营上镇农技中心、竹园镇农技中心、富村镇农技中心、黄泥河镇农技中心、老厂乡农技中心、十八连山乡农技中心和古敢乡农技中心。

2.2 试验方法

试验地块全部做到两犁两耙、墒平土细、无杂草。施农家肥1 500~22 500 kg/hm2作底肥,试验于4月5日—5月10日播种结束。播种节令最早的是后所镇和墨红镇,最晚的是大河镇和营上镇。播种时每公顷施复合肥600~750 kg作种肥。

试验均要求做到中耕追肥两次。第一次于5月下旬结合间定苗每公顷施尿素300~450 kg作提苗肥;第二次于6月中下旬施穗秆肥,每公顷施碳铵600~750 kg并及时搞好中耕管理,成熟后适时收割、测产。

3 试验测产情况

经过11个点测产,兴单6号平均产量为7 294.5 kg/hm2,兴单8号7 594.5 kg/hm2,盘玉2号为8 508 kg/hm2,盘玉5号产量为8 797.5 kg/hm2,北玉2号9 975 kg/hm2,北玉16号产量为10 098 kg/hm2,中单808产量为9 964.5 kg/hm2,海禾17号平均产量为8 578.5 kg/hm2,曲辰5号8 286 kg/hm2,胜玉2号为10 285.5 kg/hm2,胜玉3号为10 072.5 kg/hm2,胜玉4号8 977.5 kg/hm2,宣黄单2号(CK)为9 087 kg/hm2,宣黄单4号产量为8 494.5 kg/hm2,宣黄单7号产量为9 537 kg/hm2,宣黄单9号9 274.5 kg/hm2,靖单13号7 753.5 kg/hm2,路单6号产量为8 352 kg/hm2,路单8号8 586 kg/hm2,罗单3号9 261 kg/hm2。

4 试验结果分析

(1)兴单6号,产量7 294.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1 792.5 kg/hm2,减少19.7%,生育期121 d,出籽率达80.2%。该品种为早熟种,植株清秀,抗病性强,植株高,不抗倒,在富源县中低海拔地区种植较为理想。

(2)兴单8号,产量7 594.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1 492.5 kg/hm2,减少16.4%,生育期123 d,出籽率达76.2%。该品种为早熟种,植株清秀,抗病性强,不耐密植,适宜在雨汪、富村、黄泥河、古敢、老厂一带种植。

(3)盘玉2号,产量8 508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5 79 kg/hm2,减少6.4%。生育期125 d,品质好,耐密植,有轻微锈病发生,适宜在富村、老厂、雨汪一带种植,可获得高产。

(4)盘玉5号,产量8 797.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289.5 kg/hm2,减少3.2%。生育期124 d,出籽率79.5%,籽粒黄色硬粒型,株型紧凑,抗病性好,适宜在富源县低热河谷区种植。

(5)北玉2号,产量9 97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888 kg/hm2,增加9.8%。生育期127 d,出籽率75.6%,植株清秀,穗腐达10%,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防止穗腐,适宜在富源县中安、大河、营上、竹园等中海拔地区种植。

(6)北玉16号,产量10 098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1 011 kg/hm2,增加11.1%。生育期125 d,出籽率79.8%,植株清秀,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大河、中安、营上、竹园种植,可获得高产。

(7)中单808,产量9 964.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877.5 kg/hm2,增加9.7%。生育期128 d,株型紧凑,耐密植,穗腐重,注意成熟时适时收获,防止穗腐病,适宜在富源县中安、大河、营上、竹园一带种植。

(8)海禾17号,产量8 578.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508.5 kg/hm2,减少5.6%。生育期128 d,株型紧凑,抗病性好,耐密植,在大河、营上、竹园、黄泥河、古敢一带种植较好。

(9)曲辰5号,产量8 286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801 kg/hm2,减少8.8%。生育期129 d,植株清秀整齐,株型半紧凑,耐密植,在富源县中高海拔地区种植可获理想产量。

(10)胜玉2号,产量10 285.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1 198.5 kg/hm2,增加13.2%。生育期142 d,株型半紧凑,植株清秀整齐,籽粒黄白色马齿型,属大穗大粒型品种,出籽率78.2%。由于苞叶短,易发生穗腐病,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在富源县中高海拔地区地块种植可获高产,特别是一垡地种植产量较好。

(11)胜玉3号,产量10 072.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985.5 kg/hm2,增加10.8%。生育期134 d,出籽率81.8%,籽粒黄色马齿型,植株清秀整齐,成熟后应注意及时收获,以防霉烂,在富源县中低海拔区域种植产量较高。

(12)胜玉4号,产量8 977.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109.5 kg/hm2,减少1.2%。生育期125 d,属早中熟品种,植株整齐,抗病性较好,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75.7%,抗性较好,在富源县中高海拔区种植产量较高。

(13)宣黄单4号,产量8 494.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592.5 kg/hm2,减少6.5%。植株整齐清秀,株型紧凑,耐密植,籽粒黄色硬粒型,在富源县中安、大河、营上、竹园一带种植可获高产。

(14)宣黄单7号,产量9 537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450 kg/hm2,增加5%。生育期143 d,植株清秀,抗病性好,抗倒性差,籽粒黄白色马齿型,出籽率76.9%,在富源县中低海拔区域种植宜早播,可获理想产量,在冷凉山区一垡地块种植可获高产。

(15)宣黄单9号,产量9 274.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187.5 kg/hm2,增加2%。生育期132 d,株型半紧凑,活秆成熟,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78%,在富源县中安、大河、营上、竹园种植产量较高。

(16)靖单13号,产量7 753.5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1 333.5 kg/hm2,减少14.7%。生育期128 d,植株整齐清秀,抗病性好,果穗大小均匀,出籽率78.4%,在富源县低热河谷区种植可获理想产量。

(17)路单6号,产量8 352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735 kg/hm2,减少8%。生育期126 d,植株清秀整齐,出籽率74.5%,适宜在富源县中低海拔区域种植。

(18)路单8号,产量8 586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减产501 kg/hm2,减少5.5%,生育期128 d,株型半紧凑,植株清秀,果穗筒型,出籽率75.2%,适宜在富源县中低海拔种植。

(19)罗单3号,产量9 261 kg/hm2,比对照宣黄单2号增产174 kg/hm2,增加1.9%。生育期136 d,抗病性强,抗倒性差,不耐密植,在富源县富村、雨汪、老厂、黄泥河种植可获高产。

1005-2690(2015)09-0048-02

S513

B

2015-06-19

猜你喜欢

株型抗病性农技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