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防范中的应用

2015-01-22张钰成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攻击行为预见性

徐 琼 张钰成(通讯作者)

湖北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 荆州434000

精神分裂症是不可根治的,患者由于思维紊乱,其自控能力明显减弱,在某些环境或精神因素影响下,患者会突然出现毁物、自伤、伤人等暴力行为[1]。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攻击性行为具有突发和不可预测性,因而给患者自身、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观察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倾向,对其潜在性暴力行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是精神科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我科通过对56例对有暴力行为倾向的精神分裂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01-2014-06收治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34例,女22例;年龄24~53岁,平均(32.7±6.8)岁;入院前暴力行为方式:冲动毁物行为16例,谩骂、恐吓等精神攻击13例,对他人进行躯体攻击12例,自杀、自伤行为7例,对异性进行类似性搔扰行为2例。所以患者均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严重的身体疾患或并发症。

1.2 方法 自患者入院起即观察暴力行为的早期表现,及时进行预见性护理。详细记录患者每次出现暴力攻击行为时间、地点、攻击情况及引发原因,评定患者入院1周内、4周后的暴力攻击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入院1周内共计41例次发生暴力行为,发生率73.2%;预见性护理干预期间患者情绪较为稳定,能够有效配合治疗,4周后患者发生暴力行为18例(32.14%),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χ2=18.947 2,P<0.01),无严重暴力伤害事件发生。

3 预见性护理方法

3.1 全面了解患者状况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既受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也会因封闭管制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冷漠强硬的态度等多种因素刺激引发[2]。因此,护理人员应向家属详细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既往病史、性格、脾气、发病表现、诱因等,记录患者以往攻击性行为以及可能的诱发因素;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每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设法避免引发暴力行为的因素。

3.2 密切关注患者表现 暴力行为的早期表现为躁动不安、充满敌意、多话、咆哮、拒绝治疗、出现辱骂性行为等[3]。一旦出现这类焦躁、愤怒、敌对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以温和、耐心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尽可能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以期暴露患者的需求和病态体验,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帮助患者及时排解焦躁、愤怒的不良情绪,防止暴力行为发生。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面对精神疾病患者这类特殊群体,医护人员不能有厌恶或恐惧情绪,应始终站在患者的立场给予理解和同情,用热情温和的语气和耐心细致的服务消除患者的敌对情绪,赢得其信任。此外,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自控能力,面对患者的攻击行为,要沉稳大度应对,不可有嘲笑、反击等不当行为,以免激怒患者引发更激烈的暴力行为[4]。以尊重、理解的态度,给予患者适度自由,满足其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4 环境安全 病室力求陈设简单、环境柔和安静,排除可能的危险品。体温计、消毒剂、棉签、约束带等医疗用品应在使用后立即拿出病房,避免遗落在病室而成为患者的行凶利器。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患者入院及家属探视期间,严防打火机、利器、玻璃器皿、绳带等危险物品带入病房[5]。提高安全意识,勤于巡视,做好交接班;随时观察患者动向,及时处理不安全因素。

3.5 重点监护 对于暴力行为倾向严重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当难以制止患者暴力行为时,可实行暂时的保护性约束。实施者应沉着冷静地绕至患者的侧面、背面予以行为制止,然后实施短时隔离,避免减少外部因素进一步刺激,保护患者安全。约束带使用强度适当,切忌压迫患者胸腹部或头颈部,避免呼吸压迫、皮肤损伤、骨折、脱臼等意外伤害发生[6];约束期间需专人陪同,密切观察巡视,防止意外发生,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的敌对情绪;待患者安静下来之后,应及时解除约束,此时仍要继续进行劝慰安抚,以获取患者的理解。

3.6 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让家属积极配合控制患者病情。采用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学会应对压力和控制情绪,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与需求,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学会利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7]。指导患者制定生活计划,进行自主饮食、服药、做家务、健身娱乐等日常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此外,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指导,教会家属识别患者发病先兆,并给予足够的关怀和耐心,不可指责、谩骂,避免患者获知不愉快信息,消除引发情绪波动的因素,将暴力行为消除在萌芽阶段。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料的特点,但每位患者的行为都是有据可循的,高度的敌意往往是患者暴力行为的先兆表现。有易激惹、严重妄想、被害妄想等既往有暴力行为史的患者是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高发群体,对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本文对新入院患者实行暴力行为分析评估,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主动予以防范,患者住院期间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护患关系和谐稳定。因此,提高对患者发病诱因、先兆症状的认识,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对于防范暴力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1]沈秀萍,虞祥娟,杜娜.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6-8.

[2]崔会欣,赵龙,崔海华.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评估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95-96.

[3]孙桂兰.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分析及预见性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4):3 173-3 174.

[4]王月连.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4):296-297.

[5]苏红梅.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74-375.

[6]周仙琴,彭雅芬.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47-48.

[7]雷佳峰,蒋丽红,伍黄斌.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65-66.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攻击行为预见性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