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2015-01-22姚东云谢俊霞

中国药业 2015年23期
关键词:药制剂原材料制剂

姚东云,张 静,谢俊霞,安 静,王 麟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2260)

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姚东云,张 静,谢俊霞,安 静,王 麟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2260)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制剂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控制对策,为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订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 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原材料取材、生产过程及工艺、材料包装、贮存、运输及人为问题等。结论 为控制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医院除了要加强原材料的把关、规范生产工艺、妥善贮存外,还应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从而有效提高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医院中药制剂整个医院制剂体系中常见的一种,作为传统中 医药的继承与开发,中药制剂能为临床提供有效期较短、运输不便、用量较小的有针对性的制剂类型,能有效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在如今的临床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不但是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保障,也是对医患关系的重要维护[1]。由于中药制剂质量的控制标准不统一,国内仍缺乏医院中药制剂权威的质量控制标准,其质量控制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质量的有效性。全面了解影响医院中医制剂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对于提高其质量,具有积极意义[2]。

1 常见因素

1.1 原材料的取材

中药材的来源及其质量无疑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首要因素,原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制剂的质量[3]。临床中药制剂的处方一般较复杂,加上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复杂,采集、贮存及运输过程不同,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原药材的品种、产地、栽培、采收时间和方法、贮存、加工炮制等直接影响医院中药制剂成品的质量。其中,由于中药材的种类和来源较多,最严重的是市面上并不少见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另外,家养中药材的逐渐普遍,野生变家种或引种的药材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改变,与野生药材相比,有效成分含量常有差异,也明显影响了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含量,极大地阻碍了其功效的发挥。另一方面,中药制剂原材料的不当收集和贮存,也可能会增加原材料不必要的农药、防腐剂,不但使药材本身所含的农药残留量过高,药材的形、色、气、味也发生了改变,既严重影响药效及用药安全,又难以保障其用药安全性[4]。

1.2 制剂的生产过程

中药从原材料加工成中药制剂,需经过漫长而复杂的生产过程和诸多生产工艺,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最终制剂的质量。首先,投料的数量和中药味数,无疑是诸多生产过程中最致命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少投或多投,都会造成对最终制剂质量的绝对影响,一般药剂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整个制剂的质量下降,且不同的医院制剂的剂量也不统一,出现随意性的情况较多,从而降低中药制剂的质量。作为决定医院中药制剂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单剂剂量等对最终成品的直接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含量不足难以达到用药目的,含量过高又增加毒副作用。其次,生产过程中对中药原材料的粉碎、萃取、混合等,以及完成干燥、浓缩等操作所用的温度、时间、次数、压力等,也影响着最终制剂的均匀度,并限制着其有效成分作用的发挥[5]。另外,几乎所有的中药原材料中都含有一定的微生物,只有保证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定,保证每次用水洁净,才能有效保障最终制剂的质量,并有效规避微生物超标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剂的洁净区环境及工艺卫生若不合格,则会直接引起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导致产品不合格[6]。最后,在给药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剂型,经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其生物利用度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的丸剂、片剂、栓剂、软膏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等不同剂型均需不同的生产工艺,并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只有保证从中药的性质和临床目的出发,寻找匹配的剂型,才能使其发挥理想的作用[7]。

1.3 包装、贮存及运输

医院中药制剂剂型和品种的多样性,使其包装和贮存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如包装质量差不但会引起片剂、丸剂等需干燥贮存剂型的受潮变质,还会导致口服液等剂型的外漏,生霉变质或固体制剂受潮变质等问题,不但影响其产值,还会阻碍其有效性。包装得体不仅是对中药制剂贮存质量的保证,也是对其运输过程的保障[8]。

1.4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采购过程中,还体现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包装、贮存及运输的每一步中。一味沿袭古方处方,不知变通和调整,不考虑药效的改变,将会导致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下降;采购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可导致伪劣中药原材料的流入,也可从源头上导致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责任心的疏忽和药检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审方出现失误,造成错误投料或料量过多过少的情况;另外,药检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在质检中发生错检或漏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良中药制剂流向市场[9]。

2 控制对策

2.1 加强质量监控

把握好中药原材料的质量,才能有效保障最终中药制剂的质量。对于市面上屡见不鲜的以次充好现象,采购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加大对劣质原材料的有效辨识度,不断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把关,制订严格的监测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劣质药材的流入[10]。此外,对于已购入的中药原材料,也要定期监测,对于不合要求或过期药物要按规定处理,以免损害患者的利益与安全。

2.2 规范生产过程和工艺

规范化的中药制剂生产流程是对原材料价值的最大保护,其实施不但需要严格的生产规章制度,还需要严厉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在整个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都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制剂的水源和医疗卫生,并严格按制剂的工艺流程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同时还应根据药物原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且正确合理的加工方式,根据处方要求进行合适的剂型选择和制备,严格按要求进行每一味药材的加工炮制,保证适宜的环境条件,采用符合标准的工艺用水和辅助材料等,规范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此外,保证每一个中药制剂的配料齐全和称量准确,保证每一步混合和粉碎的程度和过筛率,保证适宜合理的容积制备温度和时间,保证口服液等制剂适宜的浓缩时间和温度压力,保证严格的灭菌和包装,每一步都至关重要[11]。只有规范中药从原材料转变为最终中药制剂的过程,才能保证药效,并规避盲目加工处理的随意性,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材料的药用价值,进一步促进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

2.3 妥善包装、贮存和运输

中药原材料的妥善保管和贮存不仅可影响其药用成分的有效性,还会影响其最终药效的发挥[12]。不同类型医院的中药制剂应采取不同的包装、贮存和运输方法,如对于应干燥保管的药材,一定要注意贮存环境的通风与干燥,严格做好定期检查和登记工作;对于需要冷藏保管的药剂,则需严格保证贮存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冷或过热贮存环境导致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下降;对于瓶装的口服液制剂,包装、贮存及运输过程都应严格注意防压防撞,避免贮存或运输不当带来不必要的损害甚至药剂的外漏;对于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剂,应选择合适的包装和贮存方法,对片剂、颗粒剂、丸剂等可采用袋状、瓶装法,装瓶也综合考虑避光、成本和运输问题,以促进中药制剂药效的有利发挥和医院成本的节约[13]。严格执行中药制剂的包装运输和贮存的相关规定,可有效避免因包装、贮存不合理导致的质量下降,并满足最终临床的用药需求和临床药效。

2.4 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

规避人为因素对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首先,加强从采购、药检、药监人员到制药工人和运输工人等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深化每一位相关人员的自检意识,不断加强其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宣教,不断提高其个人素质,必要时进行定期的知识讲座和学习,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岗位,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其次,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采购人员应具备辨识原材料好坏的基本专业能力,同时需熟悉国家规定的药品采购规章制度,循规蹈矩地办理采购事宜,从原材料上对中药制剂质量把关;药检和药监相关技术人员应渗透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成形、贮存、运输的每一个步骤中去,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到绝不姑息每一个错误,绝不放过每一次差错,同时还应避免相同差错的出现;中药制剂的生产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生产工艺和过程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好剂量精确性、配方准确性、工艺合格性的落实工作;贮存和运输人员则应严格落实相关要求,保证中药制剂有效性的最后一道关卡[14]。另一方面,除了加强相关人员的自我责任意识外,还应对相关采购、制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制订相应的考核、淘汰、激励机制,以起到监督作用,并有效提高制剂人员业务素质,保证最终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取材、生产过程及工艺、材料包装、贮存、运输及人为问题等因素[15],医院只有在加强原材料的把关、规范生产工艺、妥善制剂的贮存及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上予以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1]杨秋明.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29-130.

[2]王 芳,李雪晴,刘玉林,等.参花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2(16):39-41.

[3]安呈华.基层医院制剂质量控制与追踪[J].中国药房,2010,21(12):1 144-1 145.

[4]赵赛男.医疗改革对中医药剂科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5):45-46.

[5]杨宝升.医疗改革对中医药剂科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675-676.

[6]李宏俊.影响中药制剂质量因素浅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3):82-83.

[7]李 堃,杨香杰,王 勇.关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418-419.

[8]刘素玲.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6):131-132.

[9]韩东铁.我院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0):38-39.

[10]蒋继峰.关于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2012,6(28):14-16.

[11]王文明,夏 黎,严 振,等.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14(3):209-210.

[12]吴承云.试论中药制剂安全性问题的风险控制[J].中国药物警戒,2010,7(10):607-610.

[13]李瑞丽,王喜民,张玉东.薄层色谱法鉴别胃康灵胶囊中白芍、三七和延胡索[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19-20.

[14]马新华.简述半夏炮制的体会[J].陕西中医,2010,31(5):595-596.

[15]李向军,王 超,王 永,等 .中药薄层色谱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J].中国药业,2011,20(14):13-15.

R288

A

1006-4931(2015)23-0108-03

2015-06-17;

2015-09-16)

猜你喜欢

药制剂原材料制剂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药制剂研究开发平台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团队介绍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