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递

2015-01-22

种子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薯类夏粮深加工

速递

中国酒泉种子产业园开工建设

总投资32亿元的中国酒泉种子产业园日前在酒泉开工建设。项目包括建设约8万m2的“中国种子交易中心”及科研、仓储、物流等功能区,种业电子商务与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平台“有种网”,生物育种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中国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年销售种子量将达5亿kg,交易额达35亿元,可以实现利税1亿元,提供5万~6万个就业岗位。

北京延庆全力打造马铃薯种源之都

7月26日,第九届世界马铃薯大会将在延庆举行。在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形势下,延庆作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研发基地,将通过举办一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界马铃薯大会,全力打造一座集绿色生态、产业研发、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马铃薯种源之都”。

山西省全面打击非法植物种子进境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开展“绿蕾”专项行动,全面打击非法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进境,保护国门生物安全。据统计,2015年1—4月,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在太原航空口岸检疫查验出入境飞机951架次,检疫查验出入境人员13.6万人次,从入境旅客的行李中截获禁止入境物1 487批,同比增长116%,其中截获植物种子、种苗9批次,重量共约960 g,查获150 g非法携带的辣木种子。

“超级杂交水稻”二三期品种亮相米兰世博会

近日,“超级杂交水稻”二期产量达800 kg/667 m2和三期产量达900 kg/667 m2的两个品种,在米兰世博会上亮相。数据显示,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其中,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已成为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作为中国在本届世博会上的三大展馆之一,中国企业联合馆以“中国种子”为主题,集结中国优秀企业首次以整体形象亮相米兰世博会,展现中国“智造”的水准,促进企业的国际交流。

2015 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6月初,西南地区夏粮收获过八成,黄淮海冬麦区开始大面积开镰收割。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如果后期不出现大范围干热风、倒伏等灾害,2015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2015年夏粮生产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面积稳中略增;二是单产有望提高;三是主产省丰产趋势明显。

第一代马铃薯主食产品在北京上市

6月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第一代马铃薯主食产品——30%马铃薯全粉馒头在北京上市销售。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出席上市推介活动时强调,推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意义重大,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新常态下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选择,也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我国粮油轮作实现高产高效技术集成

5月29日,湖北襄阳举行了“油菜—玉米周年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现场会”。通过科研大协作、大攻关,我国农业专家创建出“油菜—玉米周年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新模式”,成功开展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示范,实现了粮油兼丰、绿色高效的目标。据悉,油菜玉米轮作的技术模式既能促进粮食生产,又能增加油料的有效供给,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更有利于农业生态安全。

首个国家薯类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近日,全国首个“国家薯类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成立后,将建立一个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薯类深加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我国薯类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介绍,我国对薯类的利用研究和综合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薯类深加工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迫切需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由秦皇岛鑫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相关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立了战略联盟。

猜你喜欢

薯类夏粮深加工
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2021 上海国际薯类产品及加工技术装备展览会
打好明年夏粮丰收头一仗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夏粮收购掠影
薯类是健康食品吗?
薯类主食化要注意4点
农产品深加工 亦喜亦忧谨慎前行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