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对话

2015-01-22加藤弘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市民化城市化城镇化

中日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对话

主持人:加藤弘之(日本神户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教授,经济学博士)

城市化是实现“中国梦”所不可或缺的目标。在城市化进程顺利发展的情况下,根据预测至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亿。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出现10亿消费者,在衣食住等各个方面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并且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创造出新的雇佣需求也值得期待。抱着对城市化带来的无限可能性的关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如是说:“对于人类在21世纪的发展而言,最关键的两个要素一个是美国的技术革新,另一个则是中国的城市化”。

斯蒂格利茨的描述绝不夸张。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有极大的可能会成为带动全球规模的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课题也不在少数。目前中国正在面对的课题主要有以下所列举的三个。

第一,扎扎实实地进行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即使长年居住在城市并在城市工作就业却依旧在户籍上与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区分,并被排除在了医疗、教育、养老金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至2010年,占中国城市人口的百分之三十的2亿人口拥有的都是农村户口。为了消除因户籍制度造成的区别对待,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完善也是必不可缺的。

第二,如何有效地活用相对稀少的土地资源。所谓城市化不过是将农村的外貌改造成都市的过程。在改造的过程中,农业用地的非农业转用该如何开展,集中脱离农业的农民所保有的农业用地进行规模经营的方式要怎样推进,都是重要的关键点。地方政府独占土地供给的现行开发模式下“鬼城”的问题频现。在有效地活用土地方面,需要符合地域实际情况的土地交易市场的形成。

第三,负责行政服务的地方政府的机能强化。对于目前的地方政府而言,相对于提供公共服务,他们更着力于地域产业的振兴和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今后的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必须得到完善和转换。“软件”方面尤为重要,即指整合细致入微的行政服务相关的制度、法规,以及有效地强化这些行政机关组织,并提高公务员的素质等诸多方面。

以上的三个课题,不论哪一个都不是可以简单解决的。中国政府于2014年3月提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今后,中国的城市化将如何开展,又将出现哪些需要解决的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济高速成长的环境下高速实现城市化的日本的经验,将带给中国怎样的教训和启发。2014年12月31日,在神户大学举办了“以中国城市化为焦点的国际合作交流”学术会议,与会的学者们进行了积极地探讨。因此,在这次专栏里发表的三篇论文都是以此次研讨交流会上的报告和发言为基础进行了修改编辑。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前文提出的三个课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政策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对城市化的发展抱有诸多关心的众位读者们能够期待这次专栏。

猜你喜欢

市民化城市化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