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翅飞翔
2015-01-22文/何平
文/何 平
振翅飞翔
文/何 平
“检查细心,治疗精心,解释耐心,听取意见虚心,让病人和家属放心”,这就是带教我的黄老师带教中所遵循的规范。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了,可我仍能常常想起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大能耐,大忍耐。”我的理解是:一个有大能耐的人,必然具有那份对病人特别宽容的耐心;一个欲成为大能耐的人,必然要培养自己对病人十分包容的耐心。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徳为行医之本,无德难为医”。
一个周二的下午我随黄老师上门诊,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替她得了晚期肺癌全身疼痛的哥哥买止痛药,老大娘为了减少跑路次数,想多买一盒止痛药,可多买一盒药后算算她带的钱又不够了,还差20多块钱,回家去拿往返跑既花时间又耗体力,本来老大娘腿脚就不利索。这时黄老师二话不说便从自己口袋里掏出50块钱,送给老大娘去买药。过了两个星期的又一个周二下午,黄老师照例在上门诊,抬头又见到了上次来买药的老大娘,忙主动和她打招呼说:“大娘,来买止痛药?”老大娘笑嘻嘻地回答说:“黄医生,我这次不是来买药,上次买的药还没有吃完,我是特地来看看你,还你钱的。”并且不好意思地从手上拎着的手提袋子里拿出一袋茶叶,放在诊室的桌子上,很开心地说:“上次你把钱借给我,帮了我一个大忙,我回去后心里一直都高兴着呢,以前我也来买了不少回药,从没有遇到这样的事”。老大娘的一席话让行医的我们听了后,心头也一阵热乎乎的。
培训期间黄老师告诉我工作中要心路清晰、心灵平静、心地善良,还要克己、利人、同情、正直。他说住院医师就像洒在临床上的一粒粒种子,希望今后都能萌发出一株株大慈恻隐的嫩芽,用一双双灵巧的手,“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果能如此,该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社会美景。
还有一次病房里收了一位67岁的老大爷,得了食管恶性肿瘤,老大爷没有子女,看病时只有依赖同样年迈的姐姐和姐夫伺候。因为他们年龄都大了,做起事来难免丢三落四、晕头转向,有时交代的事也忘了做,影响了治疗效果。老大爷的侄子、侄女都远在外地打工,也抽不出时间来照顾他。黄老师就一遍遍地教会年迈的姐姐和姐夫怎样从肠内营养管内滴入营养液,一次滴多少,用多少奶粉配多少水;速度要慢些,滴快了容易返流,也容易腹胀;间断要滴些淡盐水,预防电解质不平衡;平时要保持半卧位姿势,躺平了容易引起食管返流,或呛入气管引起肺炎;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每一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老大爷能顺利地康复。
因为老大爷是孤寡五保老人,住院期间一时交不上足够的治病费用,黄老师又和科主任、护士长商量联系收款处帮助老大爷先透支一部分费用,从而能不耽误老大爷的后续用药。可是偏偏不凑巧的是老大爷术后的颈部切口没有按期愈合好,颈部切口需要多换药才行。突然某一天的下午,老大爷的侄子从外地回来探望他,看到老大爷的颈部切口没有长好,怒气冲冲地指责医生说:“病人来的时候好好的,怎么手术以后脖子刀口都一二十天了还没有长好,是不是你们没有把里面缝好……”,还跑去了医务处投诉。黄老师耐心地和老大爷的侄子解释病情说:“老大爷是因为生病了才需要住院手术的,不是你说的来的时候都是好好的;而且现在颈部吻合都是用一次性器械吻合的,不是用丝线手工缝合的……”,解释了好一大会儿,看到老大爷侄子一直情绪激动、怒火难消,只好先回避一下退回到办公室内。等到第二天老大爷侄子的怨气消了一些以后,黄老师又耐心细致地从医学的方面向他解释清楚病情,后来老大爷侄子慢慢地似乎明白了一些有关手术方面的常识。
这事过去了没几天,在科室17楼的电梯旁黄老师见到老大爷自己手里攥着一张CT检查单,正在等电梯去一楼预约CT检查时间,通常这样的预约都是由病人家属去做,不会让虚弱的病人自己上上下下地跑,影响了病人的休养。可是碰巧老大爷的侄子又不在身边,陪在身边年迈的姐姐又不识字,没办法去预约。看到老大爷的困难后,黄老师接过了老大爷手里的CT检查单,扶着老大爷返回病床上休息后,自己等电梯去一楼帮老大爷预约CT检查。
跟随黄老师培训学习期间我常常有这样的切身感受,那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患。哪怕是在被病人或家属误解、委屈的情况下,仍然不改“厚德而后为医”的信念。“一个医生很真心、很诚恳地对待一个病人,病人是能看得出来,是会相信的;医生就应该是爱人、助人、与人为善的”,黄老师喜欢重复一位前辈曾经说过的话。
培训期间黄老师教会我们:一方面需要认真和善地对待一身病痛和一串心事的“患”者;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博学而后成医,就如同“打铁还需自身硬”。譬如外科基本操作打结来说,他一次次地示范,我一遍遍地练习,先打勾手结,右手牵线将线从上勾下至缝针点,左手的线将右手勾下的线压住,保持一定的张力压在端点处,所打的线结就不会松开,然后右手再打第二个压手结,方向自下而上,这样打出的结是方结而不是滑结,线结就不会松。黄老师自编的一句口诀是:“打结有方向,先勾下,后压上。”他是生活中的朋友,培训上的严师,所言所行,言传身教,一辈子也忘不掉。
我还知道有一次医院组织实习生参加实践技能比赛,赛前喊黄老师去辅导他们,那些日子里他心里老惦记着实习生们练习得怎么样了,一有空就跑到培训教室里示范指导,手把手、肩并肩地操作练习。洗手、消毒、清创、切开、缝合、打结,吸痰、导尿、穿刺……一项项、一步步,分析每一个操作的步骤,揣摩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反反复复地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了才算过关。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比珍贵,不允许出现因为我们的失误而带给病人意外的伤害;否则,那就像缝针扎在自己的肌体上一样疼痛和自责,令人愧疚不安。每当我工作疲惫、身心懈怠的时候,好像总听见黄老师的声音回响在耳边:“善良的心灵、精湛的医术如鸟之双翼,唯有两只翅膀都硬起来,方能振翅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