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研究进展
2015-01-22陈盛玉
陈盛玉
·综述·
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研究进展
陈盛玉
学生作为特殊群体,肺结核很容易传播蔓延,严重者导致暴发流行。笔者检索1991年到2013年以学生结核病为主题的相关文献125篇,回顾多年来国际、国内学生结核病研究进展,讨论汇总学生结核病高发原因、筛查方法、治疗管理、预防用药等结果的利弊,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学生; 预防卫生服务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的控制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相互接触频繁,一旦有肺结核患者出现,很容易传播蔓延,严重者导致暴发流行,社会影响面很广,易引起社会不安。
一、学校结核病疫情现状
肺结核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给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威胁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安全。从我国总体疫情的职业分布来看,学生肺结核发病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生对结核病普遍易感[1]。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存在大量青春期后的潜在感染和易感发病群体,若患者未被及时发现,通过此传染源极易引起暴发流行,而健康教育是控制结核病的前提,可促使学生肺结核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
2008年全国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65 815例,涂阳患者17 274例,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为27.93/10万,涂阳发病率为7.19/10万。2012年全国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39 198例,涂阳患者9066例,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为16.63/10万,涂阳发病率为3.85/10万。与2008年相比,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下降了39.28%,涂阳发病率下降了46.45%。2012年全国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是: 西藏(79.95/10万)、青海(59.09/10万)、贵州(36.54/10万)、重庆(33.06/10万)和新疆(26.08/10万)[3]。
重庆市2005年至2012年,共登记高校学生结核病患者82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57例(占19.15%); 涂阴肺结核患者531例(占64.76%),531例中重症涂阴患者32例,未查痰肺结核患者1例(占0.1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30例(占15.98%)。8年间,登记高校学生结核病患者例数一直保持在登记结核病患者总数的10%以上[4]。柳州市2007—2011年学生肺结核共发病520例,占全市肺结核发病例数的3.19%;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2.82/10万和0.80/10万。市区学生肺结核发病率最高,为6.09/10万;其次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三江县和融水县,分别为2.74/10万和1.96/10万。在校学生肺结核患者主要集中在高中和大学,分别占46.15%、26.54%;男∶女=1.60∶1[5]。2009—2011年青海省学生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4.64/10万、3.83/10万和3.93/10万,占各年该省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6.99%、6.24%和6.83%。青海省2009—2011年学生结核病患者中,中学生的构成比最高(58%),小学生的构成比最低(11%),而且学生结核病患者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人群中[6]。
虽然学生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学校结核病疫情仍存在聚集性发病趋势。2009—2013年全国报告21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中,高中14起(占66.67%)、初中4起、大学3起;21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共发现肺结核患者522例,平均每起疫情报告约25例;有20起报告的患者例数超过10例,达到或超过30例者有6起[3]。近几年,全国出现多起大学暴发肺结核聚集性疫情[7-8]。国际上,甚至在很多结核病低发病率的国家如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和美国都有学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的报告[9-12]。据调查,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和患病率仍明显高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5~24岁组的平均水平(172/10万)[13]。
学生是结核病发病的易患人群,其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一旦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很容易造成对整个社会的不良影响,也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学校结核病疫情高发的原因分析
肺结核是一种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传染程度受排菌量、咳嗽症状和接触密切程度等因素影响[14]。
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而且营养状况差,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容易发病[3]。也有研究表明,高中生和大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少,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病;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与人群和公共场所接触机会增多,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会增加[15-16]。同时大学及高中学生正处于肺结核高发的年龄段,他们学习紧张,有较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且人口聚集,接触密切,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17-18],这些都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数增加,甚至造成结核病的传播。英国的两项研究学生中接触与发病风险的研究表明,与涂阳肺结核学生同年级者1年内成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风险是同校不同年级者的6.11倍[19],成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或潜伏感染者的风险是10.52倍[20]。
另一方面肺结核潜伏期长,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容易被发现。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欠缺,发病后症状不典型,与普通感冒症状类似,以感冒来进行治疗,延误了病情的诊断[3];有的学生就诊后知道是结核病,因怕休学耽误学习而隐瞒病情,易在学生中造成广泛传播,甚至有少数学生确诊肺结核后,学生和家长担心被学校隔离或责令休学,害怕影响高考; 也有学生出现咳嗽、咯痰等结核病可疑症状不去医院就诊,且没有及时将病情主动告诉老师、同学,害怕他们知道后疏远自己,受到歧视,以致延误检查治疗,成为传染源,隐藏在学生群体中传染他人[21]。造成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而学校结核病疫情往往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格外关注。重庆市沙坪坝区某高中在登记的高校学生结核病患者中,33.09%(271/819)的患者存在就诊延迟,就诊延迟最大值是728 d,平均(17.26±37.55) d[4]。首发患者发病后延迟就诊,从出现症状至确诊间的周期长,短者3个月,长者5个多月,从而导致在学校中的持续传播[3]。
因此,发现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时,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出现聚集性感染疫情[22]。另外,在处理暴发疫情时,及时进行全校范围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疏导,对筛查工作和患者的治疗管理非常有益。
三、学校结核病的筛查
WHO高度重视学生结核病控制工作,专门发布了Tuberculosiscontrolandmedicalschools:reportofaWHOWorkshop[23]和Amanualformedicalstudents[24]。一旦出现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积极治疗患者,持续疫情监测,报告新发现患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条件允许时做基因溯源分析,以确认流行病学关联[25]。相关研究表明,发生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共有特征之一为:大部分患者是在首发患者发生后,通过大规模主动筛查后发现的[3]。也有研究表明,多所高校新生入学体检结果显示,新生体检所查出的肺结核患病率在91/10万~931/10万,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新生入学时进行肺结核筛查及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26-27]。
目前,肺结核的常用筛查方法是体检筛查和因症就诊筛查[28]。2008年合肥市学校结核病患病和筛查出的168例学生结核病患者中,因症就诊48例,转诊50例,健康体检发现70例。可见,健康体检是学生结核病患者的主要发现方式[29]。因此,学校应加强新生入学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结核菌素试验是判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患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高校调查也显示对入学新生实行PPD 监测,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同时又可避免多数学生免受不必要的X线照射,适用于高校预防肺结核群体筛查[30]。
有研究表明,虽然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结核的最好筛查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财力、物力及人力等多种原因,容易出现误诊与漏诊情况。华南师范大学2006—2010年肺结核体检发现率为0.06%,因症就诊发现率为0.48%;2011—2012年,肺结核体检发现率为0.03%,因症就诊发现率为0.71%[28]。因此,可以对可疑结核病症状者进行X线筛查,对于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痰涂片查找抗酸杆菌(留即时、夜间、早晨3个痰标本),以便于找到确诊依据。
“密切接触者筛查”也是结核病患者发现的重要手段。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时间在一起学习、居住、生活的人,包括患者的同学、室友、教师、家庭成员等,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的其他密切接触者[31]。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学校在8年间主动发现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4例,包括涂阳(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例[9]。2011年12月,就读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某高中的1381名学生及学校工作人员接受肺结核的筛查,其中5个人在家庭中接触过结核病患者。1249名在校接触者筛查(占全部筛查者90%),发现1例为肺结核患者,其中162例为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32]。
因此,对于学校这个特殊的结核病筛查群体,应该有机地结合胸部X线检查、PPD 皮肤试验及痰抗酸染色涂片3种筛查方式,强调新生入学体检的重要性,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四、学校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肺结核患者确诊之后,患者的治疗管理是关键。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实行DOT化疗。因此在学生结核病治疗中实行严格的DOT策略是影响学生结核病治愈率的关键。天津市2006—2009年实施学生DOTS化疗,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5.8%,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87.5%,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完成治疗率达96.8%。
日本新宿区,在实施DOTS之前,治疗过程中违约的发生率非常高。1998—1999 年间数据显示:无家可归的结核病患者治疗违约率为21.4%,外国人结核病患者治疗违约率为29.8%。日本新宿区分别于2000年对无家可归的结核病患者及2003年对外国人中的结核病患者实施了DOTS。2002—2004年数据显示:无家可归者结核病患者治疗违约率下降至 10.4%(P=0.014)、外国人结核病患者治疗违约率下降至7.8%(P=0.002)。结核病控制的关键点是发现早期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的结核病,并协助所有结核病患者完成治疗。为了扩大这一战略,除了在高危群体中积极地促进患者发现,日本新宿区还开发了许多种DOTS规划,这些规划考虑到每例患者的生活方式,并与学校教师在学校、药剂师在药房合作,家庭护理专家在家里督导,等等[33]。
与此同时,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防治知识的匮乏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34]。柳州市2007—2011年学生涂阳患者治愈率(92.52%)高于全市涂阳患者治愈率(91.22%);分析其原因,健康宣传教育和规律的学校生活是学生治疗依从性高的关键[5]。因此,对患者实行DOT治疗措施及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关键所在。
五、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
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学生进行预防用药,也是一种可行的预防措施。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将预防性治疗列入当地的结核病控制策略中[35]。西班牙一项队列研究显示,与使用预防性抗结核药的人群相比,未预防性用药者患结核病的风险为RR=8.53(95%CI:1.12~64.86),说明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治疗对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有效性。有报告预防性治疗可以减少74.80%~79.88%的发病率[36-37]。河北科技大学对PPD试验强阳性、肺部检查无异常者动员进行预防性用药,采用“利福喷丁、异烟肼”按疗程、剂量正规用药预防;或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22.5 μg,每周1次肌内注射,连用3次,以降低结核病患病率;跟踪发现新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强阳性者增幅逐年降低,结核病发病率无明显增长。因此,认为预防用药有效[38]。
由于中国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全面开展感染控制不符合我国国情,但重点对集团感染进行控制,达到阻止续发患者产生,遏制校园结核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39]。
六、学校结核病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目前,我国学校系统在结核病主动监测、主动发现、确诊患者治疗管理、对于学生的健康教育,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与学校间建立疫情信息的通报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不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政府的资金投入、结防机构的疫情监测及学校系统的卫生资源缺乏,等等。
尽管我国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结核病传染源多、分布面广,对学生的感染和发病是一个很大的威胁[40]。因此,学生结核病的控制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学生结核病的控制与管理,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学生患者发现延迟的问题。有文献报道昆明市学生结核病患者发现延迟者超过50%[41]。也有文献报道重庆市高校学生结核病研究中,大学生结核病患者中就诊延迟率高达33%,确诊延迟率高达25.1%[4]。学生肺结核患者生活在聚集性群体内,一旦发生诊断和治疗延误,极有可能会导致学生间结核分枝杆菌传播,造成疫情暴发[42]。
2.适时筛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增强学校师生结核病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疾病控制机构应做好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筛查工作。通过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对学校结核病的监测,做好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
3.加强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是DOTS策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结核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有效的治疗管理[43]。加强政府投入,积极申请学生结核病治疗免费政策,并在全程治疗过程中采取督导化疗,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培训校医进行督导。
4.完善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能够对学校系统结核病控制起到极其重要的影响。《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的通知》[44]主要政策中第6条指出:要加强特殊人群(如羁押人员、流动人口、学校员工和学生等)中患者的发现与治疗管理。2010年颁布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45]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46]及相关预案进行处置。
5.健康教育:学生思维敏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子女从学校带回的健康信息与健康知识更受家长重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将相关知识辐射到家庭与社会,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47]。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公众知道具有哪些症状就是结核病的可疑者,到哪些专业的结防机构就诊,而使结核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48]。
尽管学生结核病控制工作存在着不足,我国学生结核病控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与2008年相比,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下降了39.28%,涂阳发病率下降了46.45%[3]。天津市4所试点大学在2006—2009年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26.1/10万、27.5/10万、18.3/10万、20.9/10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患病率水平(367/10万),且呈逐年下降趋势[49],证明在学校系统内实施DOTS策略的可行性,也说明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在不断地进步。
总之,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应该在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切实维护好学生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共同营造一个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环境。
[1] 朱千,张光群,潘贵书.遵义市学生肺结核病知晓及发病情况调查分析.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35(4):328-331.
[2] 王宏,潘建平,张天华,等.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61-662.
[3] 陈伟,陈秋兰,夏愔愔,等.2008—2012年全国学生结核病疫情特征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2):949-953.
[4] 罗兴能,刘雄娥,李廷荣.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校学生结核病疫情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1):891-895.
[5] 黄宝杨,周平.柳州市2007—2011年学生结核病发病和治疗情况分析.医学动物防制,2013,29(6):619-621.
[6] 王蓉.青海省2009—2011年学生结核病发病特征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863-3864.
[7] Quigley C.Investigation of tuberculosis in an adolescent.The Outbreak Control Team.Commun Dis Rep CDR Rev,1997,7(8):R113-R116.
[8] Shannon A,Kelly P,Lucey M,et al.Isoniazid 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a school outbreak: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CG.Eur Respir J,1991,4(7):778-782.
[9] Abubakar I,Matthews T,Harmer D,et al. Assessing an outbreak of tuberculosis in an English college population.Eur Respir J,2011,38(4):976-978.
[10] The Lodi Tuberculosis Working Group.A school-and community-based outbreak of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in northern Italy,1992—1993.Epidemiol Infect,1994,113(1):83-93.
[11] Ridzon R,Kent JH,Valway S,et al.Outbreak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with second-generation transmission in a high school in California.J Pediatr,1997,131(6):863-868.
[12] Hoge CW,Fisher L, Donnell HD Jr,et al.Risk factors for transmission of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in a primary school outbreak:lack of racial difference in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Am J Epidemiol,1994,139(5):520-530.
[13]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8.
[14]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36.
[15] 钱冰.合肥市2008—2010年学校结核病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89-490.
[16] 房登楼,赵宝军,张进国,等.中小学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阳性者结核病检出情况分析.河北医药,2012,34(7):1068-1070.
[17] 杨德香,胡代玉,汪洋,等.重庆市高校新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分析.重庆医学,2011,40(7):680-682.
[18] Jackson M,Harrity S,Hoffman H,et al.A survey of health professions students for knowledge,attitudes,and confidence about tuberculosis,2005.BMC Public Health,2007,7:219.
[19] Caley M,Fowler T,Welch S,et al.Risk of developing tuberculosis from a school contact:restrospective cohort study,United kingdom 2009.Euro Surveill,2010,15(11):19510.
[20] Philllips L,Carlile J,Smith D.Epidemiologh of a tuberculosis outbreak in a rural Missouri high school.Pediatrics,2004,113(6):e514-519 .
[21] 路希维.学校结核病暴发控制策略研究进展.中国防痨杂志,2013,35(9):752-756.
[22] 胡跃强,沈淑青.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感染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3,34(7):881-882.
[2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medical schools:report of a WHO workshop,Rome,Italy,29-31,October,199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8. http://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63979.
[24] Nadia Ait-Khaled,Nadia Enarson,Donald A.Tuberculosis:a manual for medical student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5. http://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3160.
[25] Marcos Rodriguez PJ,Diaz-Cabanela D,Ursua Diaz MI,et al.The importance of genotyping of strain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5 school-based epidemic outbreaks of tuberculosis.Arch Bronconeumol,2007,43(11):611-616.
[26] 温毅, 张瑞萍, 张延林. 高校新生肺结核筛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5(4):312.
[27] 张一峰. 某高校2000—2005年新生肺结核疫情分析.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38-39.
[28] 周小勇.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13,34(5):633-634.
[29] 王茜,王莉丽,张洁莹,等.2008年合肥市学校结核病患病和筛查情况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6):649-651.
[30] 刘雅.我国结核病形势与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探讨.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3):64-69.
[31] 周颖君,刘崇欢,刘松山.广东省阳江市四所中学高考体检发现肺结核患者的调查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2):1029-1030.
[3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Transmission of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in a high School and school-based supervision of an isoniazid-rifapentine regimen for preventing tuberculosis-Colorado,2011—2012.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3,62(39):805-809.
[33] Kaguraoka S,Ohmori M,Takao Y,et al.Tuberculosis control in Shinjuku Ward,Tokyo-promoting the DOTS program and its outcome.Kekkaku (Japanese),2008,83(9):611-620.
[34] Kaona FA,Tuba M,Siziya S,et al .An assessment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knowledge of TB transmission among patients on TB treatment .BMC Public Health,2004,4:68.
[35] 姜世闻,徐汉成,李继海.结核病现状及高等院校结核病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1):3-5.
[36] 刘玉清,屠得华,安燕生,等.大学生结核病控制的研究:(二) 结核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中国防痨杂志,2005,27(3):139-142.
[37] 肖承康,朱俊芳,刘柏辉,等.大中专院校学生结核感染发病情况调查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77-78.
[38] 陈奕君.对劳教人员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效果评价.中国热带医学,2006,6(4):601-602.
[39] 路希维,宋其生,刘作广,等.学校结核病集团感染控制策略的初步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12, 34(10):637-641.
[40] 杜昕,陈伟,黄飞.2004—2008年全国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1):803-805.
[41] 王英.大中专学生结核现状分析.卫生研究,2008,46(13):132-137.
[42] 陈彬,王晓萌,顾华,等.浙江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9-1341.
[43] 王陇德.结核病防治.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6.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的通知》[EB/OL].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2011-11-17) [2013-08-28]. http//www.gov.cn/zwgk/2011-12/06/content-2012869.htm.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2010-08-16) [2013-09-12].http//www.gov.cn/zwgk/2010-08/16/content-1680962.htm.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2003-05-09)[2003-05-20]. http://www.gov.cn/zwgk/2005-05/20/content-145.htm.
[47] 杨东,杨曦,李定越.简阳市某中学结核病健康教育短期干预效果评价.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3,11(4):194-196.
[48] 沈旭娟,张宝津.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结核病干预效果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03-105.
[49] 张玉华,宋娜,钟达,等.天津市4 所大学结核病防治模式试点工作效果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15-1417.
(本文编辑:范永德)
Progress of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search in students
CHEN Sheng-yu.
Out-patient Department, Tianjin Tuberculosis Control Center, Tianjin 300041, China
CHEN Sheng-yu, Email: superman6931@126.com
As a special group, tuberculosis (TB) in students is easy to spread, and serious ones can cause outbreak. The author retrieved 125 published papers of student TB from 1991 to 2013, review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earch progress of student TB,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the reason for high incidence,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screening method, treatment management and preventive therap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school.
Tuberculosis, pulmonary/prevention & control; Students;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10.3969/j.issn.1000-6621.2015.02.016
300041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
陈盛玉,Email:superman6931@126.com
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