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种薯收获与贮藏技术

2015-01-22单志杰

种子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库内薯块块茎

单志杰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6

马铃薯种薯收获与贮藏技术

单志杰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6

马铃薯种薯块茎属活体多汁器官,在贮藏期间容易出现腐烂等状况,导致损耗和种用质量下降甚至丧失。因此,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是保证马铃薯种薯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马铃薯种薯的贮藏特性和贮藏条件,总结了马铃薯种薯收获和贮藏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薯;贮藏

近几年来,随着马铃薯商品化程度的提高,马铃薯商品化种植面积快速扩大,同时由于各级政府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进行政策扶持,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率稳步提高,对脱毒种薯的需求也快速增加,尤其冬季贮藏量急剧增加。

马铃薯块茎既是营养器官又是繁殖器官,贮藏时对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很严格。贮藏不当易引发发芽、冻害、病害、腐烂等现象大量发生,造成贮藏损耗,并且导致马铃薯种薯质量降低,增加了种薯贮藏风险。为了降低贮藏期间种薯腐烂、发芽等贮藏损耗和种薯活力下降的风险,种植农户有必要掌握马铃薯种薯收获和贮藏管理技术方法,以提高马铃薯种薯的贮藏质量,保持种用品质。

1 马铃薯种薯收获技术

马铃薯种薯在田间的生长质量和收获质量对提高马铃薯贮藏质量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防止腐烂和病害发生。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期预估收获期,在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并要增施磷、钾肥,一般要在收获前2~3周停止浇水,以提高薯块的耐贮藏性。

临近收获期,根据块茎的成熟度并结合田间状况,确定合适的收获日期。80%左右的茎叶枯黄为生理成熟的表现,可以进行收获。作为目前值得推广的重要耕作措施,在收获前10~15 d务必要进行杀秧处理,一般采用割秧、拉秧或专用的马铃薯杀秧机杀秧,便于田间收获操作并能显著降低块茎在田间被病菌感染的风险,同时能促进薯皮的木栓化,减少收获时的机械损伤。

收获最好在天气晴、土壤较干燥时进行,如果收获时地块较湿,应待薯块表面干燥后再装袋。收获机械应选用明薯率高、机械损伤小的马铃薯收获机,在采收和装运时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装袋时应将烂薯、病薯以及机械损伤和虫咬薯及时剔除。

2 种薯的贮藏特性

2.1 块茎的休眠

收获后的块茎一般要经过后熟期、休眠期、萌芽期等生理阶段。一般来说,马铃薯块茎的后熟期约1个月左右,待薯块表面充分木栓化后即进入休眠状态。马铃薯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和贮藏条件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约3~6个月。休眠期是安全贮藏的最佳时期,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不会发芽生长;休眠期过后,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茎块就会发芽。

目前决定马铃薯休眠期长短的因素还不太清楚,通常认为寒冷地区栽培的品种休眠期较长;同样成熟度条件下的小薯块的休眠期相对于大薯块较长;成熟不充分的薯块相对于成熟充分的薯块休眠期较长;不同品种的休眠期差异性也较大。实践证明,通过控制贮藏场所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可以有效地延长休眠期。

2.2 块茎的呼吸

在贮藏过程中,薯块的呼吸强度直接关系着马铃薯种薯贮藏质量的好坏。薯块的呼吸受到贮藏温度、湿度以及光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空气湿度的增加,薯块的呼吸作用增强,光线的照射或机械损伤也都能刺激薯块呼吸作用的增强,过强的呼吸消耗大量的养分容易造成种薯活力下降。茎块的呼吸作用会消耗库内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如果在贮藏期间通风换气不良,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积聚过多,薯块内容易因无氧呼吸导致薯块黑心,会影响到种薯的质量和播种后的出苗情况。

3 种薯的贮藏条件

3.1 贮藏温度

贮藏温度是马铃薯种薯贮藏期间的关键因素之一。薯块的后熟期以及受伤块茎的愈合需要在相对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完成,一般以12~15℃为宜。实践表明,在1~3℃条件下贮藏有助于延长休眠期;而马铃薯在-5℃时,经过9 h后块茎就会冻结,长期贮藏在0℃条件下,种薯芽的萌发和生长势减弱。因此,种薯预贮的温度条件以12~15℃为宜,贮藏的最佳温度以1~3℃为宜。

3.2 贮藏湿度和通风

种薯块茎是一个鲜活体,含水量接近80%,保持相对适宜的空气湿度,可以减少因薯块失水导致的重量损耗。库内的相对湿度随着贮藏库温度的高低和通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空气湿度过高,会引起贮藏库顶形成水滴或在薯块表面结露,容易导致块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发生腐烂或者过早发芽,导致种薯损失或种用价值降低;湿度过低则薯块失水增大,损耗增多,并且种用价值下降。一般马铃薯种薯贮藏的库内空气湿度以80%~90%为宜。

通风是降低库内湿度的有效手段,也是降低库内二氧化碳浓度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及时避免因二氧化碳积聚浓度过高导致黑心,引起种用价值的下降。因此通风是马铃薯种薯安全贮藏必需的重要条件。

3.3 光照

在贮藏期间适当增加种薯的光照,能够降低病原菌的侵染风险,并能抑制种薯幼芽的徒长,提高种薯贮藏期间的抗病能力,减少贮藏损失并延长贮藏时间。

4 种薯的预贮

采收后将薯块堆放在通风、干燥、避光以及温度10~15℃的地方预贮2~3周,使薯块表皮充分木栓化,大大降低入库后的感染发病机会,同时能有效减弱薯块的呼吸强度,延长薯块贮藏期。预贮结束后要及时剔除劣薯及新发病的薯块。

5 种薯的贮藏技术

5.1 贮藏前的准备

贮藏库使用前应彻底清理干净,然后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杀菌或熏蒸消毒。通常使用40%甲醛5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20%盐酸吗啉双胍·铜4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贮藏库内屋顶、墙壁、地面及库门口附近区域进行喷雾消毒;也可使用虫螨净烟剂和百菌清烟剂进行密闭熏蒸48 h,随后通风换气2~3 d,待库内空气安全后方可入库贮藏。

5.2 贮藏方式

马铃薯种薯库传统上多为窑洞、窨井等结构,部分地区农户采用沟藏、土埋等简易贮存方式。新建的多为半地下式或地下式的砖石结构拱窖,为自然通风方式;部分新建有大型气调恒温库,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贮藏方式。如果农户选择传统贮藏窖要注意增加通风换气设施,以减少库损;如果选择砖石结构拱窖可增加温湿度监控设施和强制通风设施,以增加贮藏环境控制能力。

5.3 入库贮藏

种薯应按品种、级别分别贮藏,严禁与商品薯同窖贮存,避免发生混杂。种薯一般使用网袋装袋贮藏,在袋内外系挂标签,需注明种薯的品种名称、级别、数量、产地等。

堆垛种薯袋时,各堆垛网袋间应留有适当的空隙,堆垛间要留出走道,堆垛与墙壁之间应留出不小于30 cm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换气和检查。堆垛的高度因贮藏库高度、通风条件和贮藏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自然通风库堆高为1~2 m,以堆高不超过库高的2/3为宜。装备有强制通风设备的大型马铃薯气调散装库,堆高可达4 m。

5.4 贮藏管理

在北方,从入窖到11月底,种薯处于后熟状态,呼吸旺盛,放出水分、热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高,管理上应以降温散湿、通风换气为主。开始阶段,要打开库门和全部通气孔,充分通风换气,降低库内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天气的转冷,库内温度逐渐降低,马铃薯也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呼吸作用减弱,应逐渐减少库门和通气孔的开启时间。

进入12月后,贮藏库内温度逐渐降至2℃后,块茎进入休眠状态,生理活性降到最低,产生热量很少。此后外界温度逐渐下降至一年中最低温度,该阶段以保温防冻为主,尽量减少库门的开启,密闭气孔,定期检查库内温湿度,如库温过低时可在薯堆上盖草袋、草帘、秸秆或麻袋等物品防潮御寒,防止种薯受冻。

第二年三四月,白天的气温迅速增高,多数品种的块茎已经渡过休眠期,此阶段农户应注意观察种薯萌动情况和库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根据外界天气状况调节通风换气时间,控制库内温度,尽量夜间通风,避免在白天气温较高时通风导致库温回升过快。

1005-2690(2015)01-0046-03

S532

C

2014-11-28

猜你喜欢

库内薯块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动车检查库库内热源特性实测与分析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马铃薯贮藏库设备的研究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早产儿保温箱与“库内宝宝”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