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玉米低价之谜”
2015-01-22赵恬
◇赵恬
揭开“玉米低价之谜”
◇赵恬
俗话说谷贱伤农,2015年的玉米行情的确伤了不少农户的心啊!那么问题来了,玉米价格到底为什么那么低?
原因一:临储拍卖成交惨淡去库存化迫在眉睫
2008年国家玉米收储机制开始实施,每年的临储底价及收储量呈现递增趋势,在保障农户利益的同时,其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2015年度更是以8 279万t的临储玉米收购量收尾,2013/14年度收储总量也是高达6 919万t。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收购,导致国家临储玉米库存高企。玉米库存过剩,打破了以往市场供需平衡的结构,直接造成供应过剩、价格持续下跌的结果。
原因二: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首次下调
2015年的粮食收购价格较2014年有所下调,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2.0元/kg,相邻等级之间差价在0.04元/kg,比2014年临储价格每千克最多调低了0.26元。其实早在政策发布之前,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调整的消息就被传得沸沸扬扬,政策一公布,各方对玉米市场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加深。
自2008年国家执行临储政策以来,首次下调了收购底价。2015年的收储政策与往年一个明显不同是要将霉变严控在2%以内,同时公布时间较2014年提前两个多月,且启动时间比往年提前20 d左右。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好烘干能力,尽量减少玉米霉变,也有利于农民收获后及时卖粮。
原因三: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大量到港
2015年国外进口风刮得那叫一个狂!特别是玉米市场。打压玉米市场不可不提的另一双“黑手”,就是进口玉米及替代品的大量入市。近年来,因临储政策支撑,玉米价格可谓水涨船高。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为了降低成本,各大企业不得不购买价格低廉的进口玉米或高粱、大麦等作物替代玉米。
据了解,高粱在畜禽料中可以实现100%的替代玉米。同时,进口高粱、大麦并不像玉米那样存在进口配额限制,因此2015年进口量大幅增长。对于供应过剩的玉米市场来讲,庞大的进口谷物是导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软的一大重要原因。
原因四:无“需求”哪儿来的“王道”
对于2015年的玉米乃至整个饲料市场来讲,用“需求才是王道”这句话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不论是玉米连年增产、临储库存过剩,还是进口替代品打入国内市场等利空影响因素,说到底,还是需求消费不给力所致。
从我国现阶段的生猪养殖形势来看,自2013年12月开始,猪价就开始进入漫长的下行通道。尽管猪价在2015年3月开启连续上涨模式,生猪存栏数量偏低引起猪价上涨,而对玉米需求量却是持续减少趋势。猪价上涨的确可以带动养殖户(场)的补栏积极性,但不论是补栏母猪或者仔猪,对未来生猪存栏的增长都需要一定的周期。也就是说,价格上涨,存栏量企稳至饲用原料增加需要一定的转导时间。玉米的另一消费终端是深加工行业。2015年以来,玉米深加工行业亏损情况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暂停部分生产线状态,玉米库存消化缓慢。尽管生猪存栏有所恢复,深加工行业在新政策补贴加码的带动下,能够带动一定玉米消费。
俗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玉米在下游需求消费的恢复周期还需较长时日,玉米价格仍将有一段低迷之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