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的疗效观察

2015-01-22毛娜郭凯陈艳霞王红娟肖和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连汤葛根芩证候

毛娜, 郭凯, 陈艳霞, 王红娟, 肖和印

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的疗效观察

毛娜, 郭凯, 陈艳霞, 王红娟, 肖和印

目的 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湿热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外敷,两组均治疗3 d后评价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3%(48/55),高于对照组70.9%(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50/55),高于对照组76.4%(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泄泻/中医药疗法; 葛根芩连汤; 外治法; 穴位贴敷; 儿童

泄泻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疾病,为儿科第二大病种,尤其多见于婴幼儿,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中医认为其病机多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弱而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腹泻患儿多同时伴有呕吐、纳差、哭闹、烦躁、发热等,其精神、饮食、睡眠均不得安。西医在小儿腹泻非菌痢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口服补液盐等[1],治疗效果一般,而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好的效果,多辨证用药,但口服中药患儿依从性差,笔者近年来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外治敷贴治疗小儿急性湿热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06/2014-1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门诊收治湿热泻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5个月至2岁,平均(9.35±2.56)月;病程1~7 d,平均(3.20±1.25)d。对照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6个月至2岁,平均(9.67±2.71)月;病程1~7 d,平均(3.13±1.22)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急性腹泻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儿科学》第9版中泄泻病诊断要点[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泄泻中西医诊断及湿热泻的辨证标准;(2)年龄3个月至3岁;(2)病程在1周以内;(4)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高热、重度脱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2)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等疾病;(3)脐部或周围皮肤有皮疹或皮肤破损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蒙脱石散口服,<1岁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3岁每日2~3袋,分3次,饭前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每次1粒,每日2~3次;口服补液盐,根据患儿脱水程度给予。连服3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敷贴。采用四川新绿色药业生产的中药免煎颗粒,药物组成:葛根、黄芩各10 g,黄连、甘草各6 g。呕吐严重者加半夏6个,竹茹10 g;腹痛者加白芍10 g,木香6个,陈皮6 g;小便少者加车前子、茯苓各10 g;舌苔厚腻加佩兰、藿香各10 g;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 g;发热者加银花、连翘各10 g。将中药免煎颗粒倒入适量上海黄酒,制成3个药饼,置于医用胶贴中央,贴敷于患儿神阙、双侧脾腧。于推拿疗法结束后进行,每日1次,每次贴敷4~6 h,连用3 d。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3 d后各记录1次中医证候积分。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3]。(1)临床治愈: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均恢复到正常水平;(2)显效: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大便性状和次数明显好转,主症积分减少2/3以上;(3)有效:患儿大便形状和次数好转,主症积分减少1/3,但不足2/3;(4)无效:患儿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主症积分减少不足1/3。

1.8 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并结合临床特点制定。(1)临床痊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3)有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4)无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45,P<0.05。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25,P<0.05。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湿热泻为小儿腹泻最常见的证型之一[4],尤其见于夏秋季节。因长夏多湿多热,湿热最易困小儿脾土,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而发生腹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方中重用葛根,葛根味辛性凉,既可解肌热,又可清肠热,还可升胃肠津气;黄芩、黄连苦寒专清里热,坚阴以止利;甘草扶中护正,调补下利之虚,助正以祛邪。现代研究证明,该方的活性成分分别为葛根素(异黄酮类)、黄芩苷(黄酮类)、小檗碱(生物碱类)与甘草酸(三萜皂苷类)[5],葛根芩连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可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保护胃肠道黏膜[6],其对腹泻小鼠有较好的抗腹泻作用[7]。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葛根芩连汤对小儿湿热型行之有效[8-11]。笔者采用外治贴敷治疗腹泻,可减少患儿服药痛苦。清代外治法大师吴师机《理瀹骈文》提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贴敷选择黄酒进行调和中药,因黄酒性温和,有一定的穿透性,有引药归经,通经活络之功效。人体脏腑深藏于内虽不可见,但可通过经络与体表相连,外治腧穴即能达到条理内脏的效果,而脾腧即为脾脏在体表对应的腧穴,神阙穴为任脉在腹中的要穴,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气舍,与诸经百脉相通,与脏腑经络有着广泛联系,予以脾腧、神阙进行敷贴,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脾胃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疗效显著,临床缓解快,患儿痛苦少,见效快,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1301.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0-106.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4] 霍敏俐,赵琼,陈云慧,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小儿腹泻临床证型分布特点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555-1556.

[5] 陈丽红,唐于平,王强,等.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41(4):附8-附12.

[6] 刘容,司晓莉.葛根芩连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3):287-290.

[7] 毛莹,张贵君,梁玉鑫,等.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抗腹泻药效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7):1433-1435.

[8] 陈欣燕,连凤梅,郭允,等.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临床用量分析[J].中医杂志,2013,54(4):332-335.

[9] 杨蕾,林玉芳.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11):60.

[10] 刘士华.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64例[J].河南中医,2008,28(9):24.

[11] 沙向红,朱慧平,陈怀.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小儿湿热型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6):2185-2186.

(本文编辑:刘颖)

100102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

毛娜(1980-),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疾病,E-mail:amaona@126.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4.032

R256.34

B

1674-3865(2015)04-0376-02

2015-05-27)

猜你喜欢

连汤葛根芩证候
葛根芩连汤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类文献的概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葛根芩连汤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血常规、血液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