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策略优化方法速解考题

2015-01-22王荣桥

中学化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混合物考题方程式

王荣桥

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和灵活性,常常针对学生思维和解题方法方面的“漏洞”,在计算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部分学生往往步入解题思维的误区,导致解题策略缺失,解题方法模糊,解答过程繁琐,计算结果错误,结果留下了试题不难、得分不高的遗憾。现选取2014年部分中考考题,结合对应的解题方法分析如下,以达到正确选择方法、优化解题思路,走出解题误区,获得准确结论、提升解题能力之目的。

1.质量守恒法

化学计算常常涉及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物质质量的“减少”往往是由物质脱离反应体系所致,即产生了气体或生成了沉淀。巧妙运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建立等量关系,能够开阔思维空间、简化计算过程、优化思维品质、快速、准确解答出问题答案。

例1(济南考题)现有9.3 g NaOH与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50 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

2.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可以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找出几个方程式有关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根据寻找到的新的关系进行计算,可以优化计算过程、精简计算步骤、节约计算时间。

例2(扬州考题)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 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 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

已变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11.2 g+22.4 g=33.6 g,因此原固体中氧化钙的总质量为:100 g-20 g-29.6 g+33.6 g=84 g,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33.6 g/84 g×100%=40%。答案:C

解题有法而无定法,熟能生巧,自然得法,只有适合学生的解题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但愿该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迪,帮助学生找到“省时、省力、有效”的解题方法。

(收稿日期:2014-10-09)

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和灵活性,常常针对学生思维和解题方法方面的“漏洞”,在计算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部分学生往往步入解题思维的误区,导致解题策略缺失,解题方法模糊,解答过程繁琐,计算结果错误,结果留下了试题不难、得分不高的遗憾。现选取2014年部分中考考题,结合对应的解题方法分析如下,以达到正确选择方法、优化解题思路,走出解题误区,获得准确结论、提升解题能力之目的。

1.质量守恒法

化学计算常常涉及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物质质量的“减少”往往是由物质脱离反应体系所致,即产生了气体或生成了沉淀。巧妙运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建立等量关系,能够开阔思维空间、简化计算过程、优化思维品质、快速、准确解答出问题答案。

例1(济南考题)现有9.3 g NaOH与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50 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

2.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可以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找出几个方程式有关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根据寻找到的新的关系进行计算,可以优化计算过程、精简计算步骤、节约计算时间。

例2(扬州考题)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 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 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

已变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11.2 g+22.4 g=33.6 g,因此原固体中氧化钙的总质量为:100 g-20 g-29.6 g+33.6 g=84 g,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33.6 g/84 g×100%=40%。答案:C

解题有法而无定法,熟能生巧,自然得法,只有适合学生的解题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但愿该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迪,帮助学生找到“省时、省力、有效”的解题方法。

(收稿日期:2014-10-09)

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和灵活性,常常针对学生思维和解题方法方面的“漏洞”,在计算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部分学生往往步入解题思维的误区,导致解题策略缺失,解题方法模糊,解答过程繁琐,计算结果错误,结果留下了试题不难、得分不高的遗憾。现选取2014年部分中考考题,结合对应的解题方法分析如下,以达到正确选择方法、优化解题思路,走出解题误区,获得准确结论、提升解题能力之目的。

1.质量守恒法

化学计算常常涉及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物质质量的“减少”往往是由物质脱离反应体系所致,即产生了气体或生成了沉淀。巧妙运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建立等量关系,能够开阔思维空间、简化计算过程、优化思维品质、快速、准确解答出问题答案。

例1(济南考题)现有9.3 g NaOH与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50 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

2.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可以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找出几个方程式有关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根据寻找到的新的关系进行计算,可以优化计算过程、精简计算步骤、节约计算时间。

例2(扬州考题)向MgO和CuO的混合物12 g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15.6 g,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 )。

已变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11.2 g+22.4 g=33.6 g,因此原固体中氧化钙的总质量为:100 g-20 g-29.6 g+33.6 g=84 g,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33.6 g/84 g×100%=40%。答案:C

解题有法而无定法,熟能生巧,自然得法,只有适合学生的解题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但愿该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迪,帮助学生找到“省时、省力、有效”的解题方法。

(收稿日期:2014-10-09)

猜你喜欢

混合物考题方程式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巧用1mol物质作标准 快速确定混合物组成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初 春
一道考题的多解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知识初探
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归纳
聚焦绝对值不等式热点考题
离子方程式设错方式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