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优秀课型
2015-01-22黄晓晶
黄晓晶
课本剧,就是利用课文来进行演剧。课本剧取材于语文教材,且多为传统名篇,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它经过戏剧这种综合艺术的再创造后,又具有较强的教育感化作用。它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空艺术于一体,承载了最宽泛的教育性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
一、课本剧排演体现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
课本剧将表演引入课堂,将以讲、听、说、读、练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教学变为以表演为主要手段的新形式教学,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特点、新气象。
排演课本剧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调动及训练是全方位的。它要求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以使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且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能力。这些都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品格。例如,从团队合作品格培养的角度看,现代学生大部分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信与同情心,一些学生性格任性而懦弱,缺乏体谅、忍让、友爱这样的情感体验。而一出课本剧的排演,就给学生的合作交流创造了非常好的契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我主导的《故乡》、《扁鹊见蔡桓公》等课本剧排演中,学生前所未有地默契合作,他们相互配合,扬长避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导演;会乐器的,可伴奏;会化妆的,负责演员的服饰和化妆;工于写作的,可根据演出需要改编剧本。为演好课本剧,他们一起商量、各抒己见,互相切磋探讨,形成一种和谐友爱、共同努力、蓬勃向上的气氛,培养他们自信、谦虚、向上、团结的品质,更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课本剧注重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生活实际与品德修养的紧密结合,使语文阅读教学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课本剧排演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素质指人对自然、社会或艺术作品中美的事物进行感知、想象、理解和创造的基本潜质,它是一个人美好情操及良好个性品质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可见,审美素质的培育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通过课本剧,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人文之美的揣摩、感知和欣赏。这是因为课本剧通过造型、动作、表情传达美感,把文字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把语言的静态描述转化为动态形象,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美感。课本剧还能弥补课文中省略的人物语言和缺省的情节。例如在《春》中,“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从文字上我们无法感知风的轻盈,可以让几个学生表演风的体态,他们手拿小扇,轻轻扇动手中的彩纸,随着彩纸飞舞增强学生的审美想象。因而,初中语文新教材对于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说是“近水楼台”。
三、课本剧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过去在教学某一篇课文时,教师把课文分析得很细,可以说是点滴不漏,但学生还是听不懂,关键在于这种分析讲授的灌注方式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但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趣味性应该是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因此,在初步了解课文梗概的基础上融入表演,把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是整体的语文素质。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改编、排练、表演、观赏、评价,学生全都兴致高涨、情绪饱满。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带领学生将课文中的部分内容改编成话剧形式,分组排练,竞赛表演,由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大家兴趣高涨,有的忙着记台词,有的专注道具设计,有的准备配上音乐……为了使表演内容更加丰富,有的还创造性地设计了符合主题的剧情。当学生看到那各具特色的表演,个个兴高采烈,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更深刻地理解了诸如情节、主题、语言表现内心等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到更高的高度,而这一切都突出地推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提高。课本剧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吸引了学生稚嫩向上的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本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渗透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有利于语文教学走向互动、走向整合。当然,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课本剧的教学形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往往不够用,个别学生坐冷板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等。因此,这种教学形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