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肺栓塞(A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01-22陈舒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临床价值诊断

陈舒皓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肺栓塞(A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入院及出院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64例患者中6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93.75%),出院时,64例患者中2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34.78%),入院和出院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为了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应联合参考其他辅助检查。

【关键词】 心电图;急性肺栓塞;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40-02

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APE,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1]。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临床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APE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所在。心电图检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APE患者常常伴有心电图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4例APE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心电图检查和相关临床资料,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APE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经过肺部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先前已经确诊心肺疾病者,②有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引起的心电图改变者;③由于服用药物而导致心电图改变者[3]。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为54.5岁,病程2h~18d,平均为7.2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出院时均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规范电极安装位置并进行标记,以利于检查及日后复查时心电图安装在同一位置。心电图的走纸速度为25mm/s,标准电压为10mm/mv。由同一医生对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心电图指标包括:心律失常、QRS电轴改变、右束支阻滞、P波振幅增加、ST段改变、T波改变、aVR导联的R波增高。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64例患者中6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93.75%),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偏转、顺时针转位、右束支完全和不完全传导阻滞、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等心电图异常。出院时,64例患者中2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34.78%),入院和出院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栓塞是一组由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疾病或者临床综合症,由于肺栓塞的发病过程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的肺栓塞“三联征”比较少见,导致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偏低,临床上存在严重的漏诊和误诊现象。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APE的无创诊断技术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APE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顺时针转位等心电图改变。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是APE患者中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但是这只是反应了患者的右心室急性扩张,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异常比例最高的为T波倒置,常见于大块的肺栓塞的患者,肺栓塞导致心肌缺血是出现T波倒置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与心肌、心内、外膜之间的压力异常有关系。相关文献报道,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可多达30多种,由于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改变有多变性、一过性、时序性、分阶段性等特点,对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的特点认识不够,容易引起漏诊或者误诊[4]。

心电图是迅速、方便、廉价、无创的检查手段,是急性肺栓塞初步筛选的首选方法,患者一旦疑为肺栓塞,可一日内数次查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同时结合临床其他检查方法和临床表现,及早的做出诊断。总之,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由于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结合临床其他辅助检查,可降低急性肺栓塞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1]郭继鸿,胡大一.中国心率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1166.

[2]王俊,周卫华,许林,等.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1,14(10);780-784.

[3]刘丁,杨媛,张创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88例心电图动态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9):670-674.

[4]苏勇建,尹万年,尹勇,等.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3(10)84-86.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肺栓塞(A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入院及出院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64例患者中6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93.75%),出院时,64例患者中2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34.78%),入院和出院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为了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应联合参考其他辅助检查。

【关键词】 心电图;急性肺栓塞;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40-02

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APE,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1]。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临床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APE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所在。心电图检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APE患者常常伴有心电图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4例APE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心电图检查和相关临床资料,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APE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经过肺部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先前已经确诊心肺疾病者,②有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引起的心电图改变者;③由于服用药物而导致心电图改变者[3]。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为54.5岁,病程2h~18d,平均为7.2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出院时均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规范电极安装位置并进行标记,以利于检查及日后复查时心电图安装在同一位置。心电图的走纸速度为25mm/s,标准电压为10mm/mv。由同一医生对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心电图指标包括:心律失常、QRS电轴改变、右束支阻滞、P波振幅增加、ST段改变、T波改变、aVR导联的R波增高。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64例患者中6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93.75%),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偏转、顺时针转位、右束支完全和不完全传导阻滞、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等心电图异常。出院时,64例患者中2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34.78%),入院和出院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栓塞是一组由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疾病或者临床综合症,由于肺栓塞的发病过程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的肺栓塞“三联征”比较少见,导致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偏低,临床上存在严重的漏诊和误诊现象。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APE的无创诊断技术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APE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顺时针转位等心电图改变。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是APE患者中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但是这只是反应了患者的右心室急性扩张,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异常比例最高的为T波倒置,常见于大块的肺栓塞的患者,肺栓塞导致心肌缺血是出现T波倒置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与心肌、心内、外膜之间的压力异常有关系。相关文献报道,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可多达30多种,由于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改变有多变性、一过性、时序性、分阶段性等特点,对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的特点认识不够,容易引起漏诊或者误诊[4]。

心电图是迅速、方便、廉价、无创的检查手段,是急性肺栓塞初步筛选的首选方法,患者一旦疑为肺栓塞,可一日内数次查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同时结合临床其他检查方法和临床表现,及早的做出诊断。总之,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由于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结合临床其他辅助检查,可降低急性肺栓塞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1]郭继鸿,胡大一.中国心率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1166.

[2]王俊,周卫华,许林,等.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1,14(10);780-784.

[3]刘丁,杨媛,张创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88例心电图动态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9):670-674.

[4]苏勇建,尹万年,尹勇,等.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3(10)84-86.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肺栓塞(A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入院及出院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64例患者中6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93.75%),出院时,64例患者中2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34.78%),入院和出院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为了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应联合参考其他辅助检查。

【关键词】 心电图;急性肺栓塞;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40-02

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APE,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1]。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临床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APE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所在。心电图检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APE患者常常伴有心电图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4例APE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心电图检查和相关临床资料,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APE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经过肺部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先前已经确诊心肺疾病者,②有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引起的心电图改变者;③由于服用药物而导致心电图改变者[3]。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为54.5岁,病程2h~18d,平均为7.2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出院时均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规范电极安装位置并进行标记,以利于检查及日后复查时心电图安装在同一位置。心电图的走纸速度为25mm/s,标准电压为10mm/mv。由同一医生对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心电图指标包括:心律失常、QRS电轴改变、右束支阻滞、P波振幅增加、ST段改变、T波改变、aVR导联的R波增高。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64例患者中6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93.75%),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偏转、顺时针转位、右束支完全和不完全传导阻滞、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等心电图异常。出院时,64例患者中2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34.78%),入院和出院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栓塞是一组由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疾病或者临床综合症,由于肺栓塞的发病过程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的肺栓塞“三联征”比较少见,导致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偏低,临床上存在严重的漏诊和误诊现象。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APE的无创诊断技术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APE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顺时针转位等心电图改变。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是APE患者中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但是这只是反应了患者的右心室急性扩张,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异常比例最高的为T波倒置,常见于大块的肺栓塞的患者,肺栓塞导致心肌缺血是出现T波倒置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与心肌、心内、外膜之间的压力异常有关系。相关文献报道,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可多达30多种,由于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改变有多变性、一过性、时序性、分阶段性等特点,对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的特点认识不够,容易引起漏诊或者误诊[4]。

心电图是迅速、方便、廉价、无创的检查手段,是急性肺栓塞初步筛选的首选方法,患者一旦疑为肺栓塞,可一日内数次查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同时结合临床其他检查方法和临床表现,及早的做出诊断。总之,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由于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结合临床其他辅助检查,可降低急性肺栓塞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1]郭继鸿,胡大一.中国心率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1166.

[2]王俊,周卫华,许林,等.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1,14(10);780-784.

[3]刘丁,杨媛,张创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88例心电图动态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9):670-674.

[4]苏勇建,尹万年,尹勇,等.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3(10)84-86.

猜你喜欢

急性肺栓塞临床价值诊断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联合检测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和纤维蛋白原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的意义
观察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