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瓦的力量
2015-01-21孙凝异
孙凝异
民艺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民族艺术馆,也不是民间艺术馆,更多地是展示民众生活。因为民艺,就是生活的艺术。
都说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若将这个理念用于建筑设计,那么它的绝招一定是“隐形”。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便是这样的高手,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就是他秉持“让建筑消失”的代表作之一。
民艺馆掩映在杭州充满独特艺术气息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依山而建,灰黑色调,层层叠叠。站在顶上向下望,好似紧凑的江南民居风景,透着生活气息却又十足的精致。“不动山的斜面,就着斜面去建造建筑。顺着这个方向,最终涌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菱形纹样,于是我让水平线产生变化,制造出了这个流动的展示空间……”这是隈研吾设计民艺馆的理念,让它自然地与山丘融为一体。
瓦片是民艺馆最大的特色,细密地从屋顶一直排到屋檐。有一些瓦片,还被嵌在玻璃墙外的菱形网格之间,成为独特的风景。“占地近5000平方米的民艺馆几乎没有台阶,人们上下楼是通过长长的坡道实现的。”民艺馆的馆长杭间笑着说,为找到最完美的呈现方式,他亲自陪着隈研吾到现场不下5次。
在民艺馆的入口处,有一个水口。这是过去江南每个村子进门处都有的一个装置,坐下来,洗洗脸、理理头发,然后再进村。展览的空间,是一个流线形通道,从下到上一览无遗,中间没有任何隔断,也不像通常展览馆那种方盒子。展区之间用廊道的方法进行区分。“廊”是古代中国人连接不同居住空间的重要环节,民艺馆为此设置了4个廊道,人们走过相对狭小的廊道后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但巨大明亮的落地玻璃有时会让人不自觉地想要“穿墙而过”,尤其是视野最好的玻璃六条屏墙。“透过玻璃,我们可以看到灰瓦、大树,但玻璃上有飞翔的白鹤,来自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既是对时间的回望,也是对象山人文的一种回应。此外,它也是一个有效导视图案,还能起到防撞的作用。”中国美术学院的许江院长解释道。
在馆长杭间眼中,“这座展览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民族艺术馆,也不是民间艺术馆,更多地是展示民众生活。因为民艺,就是生活的艺术。”于是开馆展的主题定为“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通过“百椅百态”“日用即道”“格物之知”3大板块,展出江南民间坐具百把、窗格百扇、器具百尊。民俗大家乌丙安老先生风趣地评价:“100把椅子,是向上去的,而不是下地狱的。这种向上,是好。”
其实除了展出传统的民艺精品,民艺馆还有另一个重大的使命,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新成立的手工艺术学院的灵感基地,成为中国民艺创新与振兴的载体。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走一走,体会一片瓦所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