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兔爸的“刀笔刀”生活

2015-01-21谢静

中华手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工作者刻刀手艺人

谢静

能够亲手为兔子接生,也能够手持刻刀篆刻风雅。张弘呈说,这样的生活要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受其中。

“神经病都喜欢说没得神经病的人有神经病。”——张弘呈

用弘呈兄曾经的朋友圈签名来作为开头,感觉还挺合适的。说起来,一个热爱治印的人,总归是有些孤独的。好在,他的身边有一群来自天南地北、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相聚。还有家里那只曾被他亲手救活的兔子相伴,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凄凉”了。

话说弘呈兄很有爱心,虽说面对那些被兔子啃得面目全非的电线,他也会用“带皮兔肉应该不错”的愤怒之声来发泄一下。但前后养过3胎,数量最多时家里有13只兔子的经历,也让他荣获“兔爸”的称号。当“兔爸”沉浸在治印的世界里时,兔子便在一旁静静守候。这样的画面想想也觉得暖心。

说实话,张弘呈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剃掉的双鬓,不羁的小胡子,偶尔叼叼烟斗,好友来访兴致高昂时还能套上卡通连体衣作为迎宾礼服。很难想象他的生活却是与传统为伍。毛笔和刻刀,刻刀加毛笔,在外人看来,张弘呈的生活似乎陷入了一种无限循环,显得枯燥乏味。说来,这都是治印给他带来的影响,“让自己变得清静了不少。不再爱凑热闹,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在工作室里度过,或是同书画圈的师友学习探讨。反而觉得刻刻写写就是最好的休息和娱乐。”

第一次接触治印是在高三毕业时,从小学习国画的张弘呈给每个老师画了一幅画以表感恩之情。“画画好了,落款时发现没印,怎么办?好吧,自己刻。这一刻才发现,治印如此有趣,着迷了一般。”

在这之后,张弘呈在治印这条路上走得一帆风顺:有名师指点,自己也刻苦钻研篆书的书写和对篆法的理解;拿过全国展的最高奖,也曾受邀进入全国最高规格的展览。

张弘呈的印,不同于“齐派”大刀阔斧、崎岖险绝的写意路线,他的印走的是精雕细琢的工稳印风。在那些小巧如指甲的印面上,方寸之间的分朱布白非常值得玩味。“工稳一路,我认为难在既要有书写性又要有刀味。”张弘呈谦称自己不善书写,也没有齐白石老人大刀阔斧的风范。但他也力求用刀精准,一刀到位,让刻出来的线条有刀有笔、劲挺浑厚。

有想过要做一些创新吗?“我并不赞同创新,更是反对中西合璧。在这点上我不是一个懂得与时俱进的人。因为当下有太多人,还未入门便开始空谈创新和发展,想来实在可笑。”

今后的路准备怎么走呢?“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希望能成为一个靠自己的手艺让生活衣食无忧的民间手艺人。”

曾有好事者指出张弘呈的这个定位是在贬低篆刻艺术,但他并不这样认为。“艺术工作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同样需要穿衣吃饭,能接单说明得到受众认可。拮据窘迫的生活对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来说是不利的。”与此同时,张弘呈还认为手艺人应当具备不焦虑、不做作、忌讳插科打诨的素养。反而,当下很多艺术工作者甚至“艺术家”,最缺乏的就是手艺人的匠人精神。“我没有运筹帷幄的天分,那就先老老实实做好一个手艺人。”

猜你喜欢

艺术工作者刻刀手艺人
A new beginning
维吾尔族手艺人
水利系统水文化专家和美术书法艺术工作者赴河北开展2020 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水利文化艺术走基层主题活动等
国有艺术院团党建工作的认知与思考
刻刀风骨:秦胜洲作品选
累并快乐的手艺人
趣图
趣图
第九届上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评选揭晓
胡同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