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吏”要从“史”中多汲取“一”点

2015-01-21祝玲

月读 2015年1期
关键词:仕途民心党员干部

祝玲

无源之水最终会湮没在滚滚红尘席卷过的硝烟里,化为大地的一道伤痕;无本之木终将枯槁在风霜雨雪层层考验的时光里,转为山林的一个戒疤。人,不做无根之萍,随波浪荡,而要追根溯源,明得失,知荣辱;吏,更要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擦亮睁眼看世界的瞳孔,从历史中汲取后事之师所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何为“道”?思忖良久,“道”应是世间万物运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章法规则。顺道者,则万民规之顺之;逆道者,则千人指之骂之。人民要求天道有常,是为水;官员则要制天命而用之,是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借水力拨动社会进步的船桨,而不是物极必反的尴尬?这就要求官吏关注民生,倾听民心,了解民意。对内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作风建设;对外放下干部身架,深入基层一线,实现官与民的水乳交融,鱼水一家。只要解开人民心中的千千结,则自然得道多助,赢得治理天下的先机——民心所趋,其他则可以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块巨石,若随意丢弃,很有可能成为行人的绊脚石,但若苦心雕凿则可能价值连城,一切都取决于内心的信念和坚毅。最初走在一条道上的人们,有些因为利益、声名等渐渐错失了方向,流散在往来的人海中,而坚守初心的人们则会看到开始时喷薄的旭阳和结束时夕阳的余晖,一生无悔。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要懂得从一而终的坚贞,还要怀揣万民苍生,以初心为帆,划破笼罩在仕途上的风浪和雾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党员干部要从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忍辱负重的苏武、卧薪尝胆的勾践以及无法言名却坚贞守节的古人事迹中,汲取力量,不忘踏上仕途的初心。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终日饱食者无法体会饥渴难耐的滋味,久安高枕者不能感受贫寒交加的处境。非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今日的党员干部尤要懂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古训。夏桀、商纣因荒淫无度,终在骄奢淫逸中失却了家和国,徒留千古恶名;重耳虽遭骊姬之乱的破坏而流亡周国19年,却励精图治,通过城濮之战成就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美名。一反一正的事例,立体地展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若想甘之若饴,就要以历史为镜,常常正衣冠。

善思者则无畏艰险,长省者则无惧难阻,正是因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才更要忆苦思甜,饮水思源,发扬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优良传统,在取与舍、思与量之间,理解历史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和

借鉴。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仕途民心党员干部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更正与致歉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仕途如同鼻屎等5则
从“民心河”事件谈城雕
从“民心河”工程回看城雕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