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报告

2015-01-21蔡颖丰林鹏程薛淑婷罗韶风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

蔡颖丰+林鹏程+薛淑婷+罗韶风

摘要: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甚至关乎企业竞争的成败。本文通过对该市50多家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该市政府的知识产权的服务体系和优惠政策不健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观念意识薄弱;管理、信息获取能力和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思与完善以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  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保护

新常态下的经济背景,企业需要把握新的发展战略,以迎接严峻的企业之间竞争。从国际上看,国际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主要集中为知识产权竞争。知识产权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为关键,企业的地位取决于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随着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日益完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是企业类型中的主要部分,而只有少数中小企业申请专利和拥有自家商标,因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而致侵权纠纷时有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与日俱增。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组把广州市中小企业选定为调查的对象,希望通过实证考察了解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保护的现状与调研

1.1调查与数据统计

1.1.1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有知识产权保护传统仅占52.38%,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传统的占47.62%。(图1)

1.1.2 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在这一方面已制定的中小企业占57.14%,部分制定的占4.76%,正在制定的占9.53%,28.57%的中小企业未制定。

1.1.3 知识产权战略类型。采取侵权防御战略的占19.05%,采取降低成本战略和远景规划战略的均占23.81%,采取创造利润战略的占14.29%,采取内部整合战略的占4.75%,但还有占14.29%的中小企业制定的战略缺少针对性。(图2)

1.1.4 知识产权内部管理机构。拥有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占14.29%,没有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占61.9%,只有兼职管理人员的23.81%;另外,有主要领导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仅占28.57%,71.43%的受调查中小企业则没有设置主要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专职人员;就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而言,仅有33.33%的企业内部有书面规程。(图4)

1.1.5知识产权投入比例。企业对知识产权每年的投入超过100万的几乎没有,投入50万~100万的企业仅占9.52%,10万至50万占14.29%,10万以下的占到了42.86%,然而还有占33.33%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对知识产权的投入。

1.1.6 知识产权的重视力度。各种小型企业有经常举办或参加过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工作的仅占9.52%,偶尔参加或举办的占57.14%,14.29%的中小型企业则表示从不举办这些培训工作,并觉得没必要。其中占19.04%的中小型企业表示缺少相关的培训知识或缺少人才储备。(图5)

1.1.7 中小企业专利放弃比例。有放弃专利的中小型企业占38.1%,其中66.67%的企业则表示由于承担的年费过高,44.33%则表示其专利落后无制约对手的作用。(图6)

1.2 实地调研

为了具体了解广州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实况,调研小组深入政府部门了解相关情况。

在广州知识产权局,调研组访谈中发现:广州最近几年中小企业申请专利中每年的授权量在递增,增幅介于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申请专利的数量剧增。在谈及一般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时间方面,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已经缩短了授权时间,缩短了大概有2年的时间;然而,就中小企业认为融资困难的问题,相关人员表示一方面政府也有一定的扶助力度,但银行依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来决定是否提供贷款,而不是看专利。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银行不愿意承担此风险,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很难处理。另一方面市知识产权局有举行企业、银行、评估公司三方参与的企业对接会,还提供诸如企业汇等展示交易的平台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但成功率不高。就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而言,市知识产权局除了会给百分之五的补贴外,还通过找风险投资公司来调动风险投资,平时也会举行对接会与沙龙等培训措施等。

当问及相比深圳上海,广州市知识产权的管理力度的如何提升方面,相关人员则称近期召开了一些区县、大专院校的会议,并在一些科学研究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做一些动员,然后让一些中介机构帮企业诊断,动员它申请专利。另外也向市政府报告增加经费。

在广州市工商局,相关人员称广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鼓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地区转型升级。在应对措施与规划方面,相关人员则表示目前正在探索与实践,培育自主品牌,指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实施商标战略,建立阶梯式培育制度,形成区域著名商标群。坚持每年集中认定一批广州市著名商标,认真落实对著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和给予企业的扶持优惠,争取涌现更多“本土品牌”,同时,扶持老字号商标发展。在应对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了解程度不深方面,相关人员表示培训是市工商局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举办商标国际注册、海外维权等专题培训、交流和商标战略论坛等多种形式来鼓动企业创新商标运用,开发利用商标权的市场价值。但毕竟中小企业数量多,信息的宣传力度仍有待提高。

针对本市商标保护存在的困难,相关人员表示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提高相关职能的关注和参与度,加强各方面的组织领导,各行各业的沟通协助还要有广大企业和商标权利人的主动参与。政府应尽快出台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扶持奖励措施。最后,商标战略的政策性文件也有所欠缺,相关文件应尽快出台等。

2 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政府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与优惠政策有待加强endprint

首先,广州市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相关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宣传不够。市知识产权局虽然逐年有承办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发展研讨会,并邀请中小企业、中介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参加,但是毕竟只有少数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调查得知,66.67%的中小企业认为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最需要解决的措施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管理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不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效率较低。虽然广州市的专利申请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在专利管理方面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专有产权技术在激烈竞争中难以发挥作用。

再次,政府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引导不够。虽然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10月17日下发《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各部门的分工方案,但这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第四,在优惠政策方面,据调查,42.86%的企业认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原因是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持力度不够。2011年,广州市出台并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确立“知识产权强市”的战略目标,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在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中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还比较少。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该市的税收优惠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而没有被认定为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很难享受自主创新方面的税收优惠,这无疑不能激发其他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第五,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缺乏。据调查,19.05%的企业认为信息获取是最大的困难。企业科技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项目前,因为没有进行认真的专利文献联机查新检索,将已公开技术、他人已完成项目、已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进行立项,重复研究,所获得的“科技成果”显然不能取得专利权。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企业无法永葆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在对外界政策信息的获取上,61.9%的中小企业反映它们对相关的优惠政策如投融资服务、银企对接贴息支持了解不多。广州市知识产权信息网虽开设有专利技术交易平台、专利检索及知识产权分析的应用性服务平台,但缺乏以知识产权检测、答疑、侵权预防、讲解专利申请及技术难度、投融资、开拓专利战略、与交易专利产品为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性服务。

2.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观念意识薄弱

企业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调查发现,约有48%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工作,大多数企业对其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缺乏清醒的认识;29%的中小企业并未规制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到企业的提升目标中观念不够,这对自身的长远发展很不利。主要体现在:

①中小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举办或参加知识产权方面培训工作的中小企业仅占9.5%,不充分的培训与指引导致许多员工对专业认识概念模糊,对其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适用缺乏认识。企业员工经常使用模仿、仿制的方式,缺乏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造。[5]

②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密意识缺乏。它们对自身的技术秘密缺乏较好的保密措施,知识产权秘密常被其他行业轻易获取,以致在发生损失时才仓促应对。

③知识产权流失严重。许多中小企业开发了新的科技成果却不及时申请专利,自己研发的新技术成果常被他人抢先申请专利。有的企业出现将自己的新技术公开发表的情况,新技术方案因此流入了公共领域,造成企业知识产权流失。另外,中小企业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职务发明权属界定不明晰,企业跳槽很普遍,一旦员工跳槽便造成知识产权流失。[6]

2.3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失

诸多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其一,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建设的投入量仍远远不足,调查得知,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每年的投入超过100万的几乎没有,投入50万~100万的企业仅占9.5%;其二,大多数中小企业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严重缺乏,有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及书面规程的中小企业仅占33%;其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尚不健全,33%的中小企业没有专门设置相应机构而是主要由其他部门兼顾,62%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11%的企业没有主要的领导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其四,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当前仅有57.14%的企业内部设立鼓励员工技术创新机制,许多科技人员利益分配比例偏低,故其科技开发积极性不高;其五,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既懂技术又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被侵权后,维权意识差,寻求司法保护的能力更弱。

2.4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开发能力不强

据调查,广州约有33.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它们大多通过简单的来料加工、转包生产、贴牌或傍名牌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处于一种“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权”的尴尬局面,进一步限制了这些企业的持续发展;[3]而有些具有专有技术的企业则处在一个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专利、外观设计等技术申请量较少、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少、研发经费低。大部分的企业做法是仅对已有的某个产品线的个别技术进行改良,或在其他企业已有的技术层面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些专利技术或非专利技术,并未能形成较大规模产业的技术。

3 对策与建议

3.1 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与优惠政策

政府作为管理者,要营造良好的服务体系以推动该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以知识产权评价、专利战略研究、专利检测为一体的专业性、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知识产权服务,构建优惠政策。[7]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3.1.1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调查得知,57.14%的企业认为要加强科技市场信息的传播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在人才、资金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创新过程一些关键技术的开发、实验无法独立进行。因此,政府应重视信息平台建设,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此了解同行业甚至国外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避免重复研究,从而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可以促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endprint

3.1.2 构建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目前,在航空航天、通讯网络和芯片制造等高技术领域,国外专利申请的比例均占绝大比例,外企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正加大研发力度并申请多项专利以抢占先机。这对中小企业在相关领域进行科技开发造成严重的障碍,使中小企业的创新空间大大受到限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经调查,可知外国企业对我国中小企业发起的专利诉讼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构建海外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减少侵权的概率。同时,也存在外国非法使用我国企业创新成果的争端,故政府应着力构建自主创新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对国内外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路径提供指导,对其创新成果的保护模式进行策划,当发生权利纠纷时,帮助其提供解决纠纷的策略,条件允许时可以设立海外援助基金以帮助中小企业维权。

3.1.3 推行多层次的优惠政策。市政府应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技术申请费用实行减免,从而减轻中小企业资金拮据的问题。调查得知,从优惠政策方面,57.14%的企业认为政府应制定金融措施。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转化方面可与金融机构签订协议,然后由专业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作社会价值评估,评估合格的企业即可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以获得专利产业化的资金支持,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另外,提高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针对性。建议推行企业科技项目立项登记制度,对于未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只要其从事高新技术的研发活动,就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以提高所有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3.2 强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观念意识

首先,中小企业内部要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力度,应增强员工的相应观念和意识,加深员工对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新产品的研发项目中。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秘密的保护。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创造科研成果转化的条件,对新研发的技术务必考虑先申请专利,避免知识产权产品流入公共领域。另外,还要明确和完善企业内部员工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避免企业因员工跳槽而造成不必要的知识产权流失。[5]最后,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一是中小企业应进一步熟悉WTO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的认识,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制定长远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5]二是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管理的职责、范围和办法、员工的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申请、鉴定、注册和监督管理、科技奖励等,制定一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强有力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三是加强企业自身的维权意识,有意识地拒绝仿制、窃取他人的商标、专利,敢于起诉侵权行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保驾护航。

3.3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第一,加强完善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在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中小企业要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强化相关保护。另外,联系企业自身发展,建立健全专职管理机构,可专属于机构内部的最高管理者、企业研发部门或企业法律部门,[9]规模较小且资金不足的企业则由专职人员负责。

第二,培养和吸引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调查显示,约有71%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措施是“充实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提高业务人员以及员工的素质”。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建设和培养成为当务之急。中小企业要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企业要在人事、劳动、分配、工资福利待遇、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通过“配股”、经济奖励、晋升职位等方式强化企业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加入到企业中来。[10]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科技开发方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对科技成果奖励和科技人员投入回报机制,合理调整利益关系,对有实质性贡献的科技人员应根据成绩的大小,给予物质、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以激发科技人员知识产权开发与创造的能动性。同时,中小企业应避免人才外流,制定严密的保密制度,申请企业技术秘密保护,订立保密协议,分散控制核心技术,保证其知识产权的安全。

3.4 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力度

中小企业要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壮大就要加大创新力度、培养创新能力、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措施:①改变以往转包生产、贴牌或傍名牌的模仿方式,增加投入科技创新资金,提高研发经费比例,充分利用公有技术并结合自身特点改造技术,对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及时加以开发。②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信息利用机制。如今,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让许多资源和信息传递的时空不再受限制,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专利文献检索渠道来了解最新动态,从而确保企业技术研发的方向与合法性。③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在“利益享受、风险共担”的原则下,确定产学研结合主体的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比例,共同开发产品技术,创造条件加大投入,从而实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增值。[9]④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发展的战略需求趋势,选择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方向持续攻关,并鼓励原创性科技创新,唯此才能突破进而自主创新。

4 结论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保护好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对于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资产增值、提高效益和增长后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的实地调研,结合文献资料,从中小企业自身与政府方面分析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加强保护并完善制度进而健全体系,以引领持久创新战略。

参考文献:

[1]郭洪波.论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法律环境建设[J].财会月刊,2009:51-53.

[2]付长青,庄程,阮晓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的调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4(2):26.

[3]方红舟.试论我国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7):40.

[4]干冀春,吕海平,王爱君.我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缺失及原因分析[J].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9(564):36.

[5]张费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讨[J].经济论坛,2008

(9):90-92.

[6]张永林.常州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77-79.

[7]姜南,朱国华.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10):48-50.

[8]郭洪波.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与法律保障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1,12:260.

[9]张费微.论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558):289.

[10]郭洪波.论入世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2004,19(2):72-73.

作者简介:

蔡颖丰(1990-),男,广东平远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德育教师,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林鹏程(1990-),男,广东揭阳人,广东财经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薛淑婷(1991-),女,广东陆丰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研究方向:法学。

罗韶风(1992-),女,广东大埔人,广州海珠区房地产登记交易所,职员,研究方向:法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山寨现象与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完善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论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