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5-01-21丁雨佳
丁雨佳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提出的特殊要求,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从新型城镇化的水平衡量、面临问题和经济影响三方面综述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以期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水平;衡量;面临问题;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0174-02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中国,长期存在着城乡结构二元、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内需不足的问题,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提出的要求,是深刻而长期的社会变革,是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全面转变的过程。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地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并做出简要评述。
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衡量
要研究新型城镇化的经济价值,首先要对其水平进行衡量。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之前,国内外都用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的水平。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学者们认为传统的单一衡量指标,过于强调城镇人口的比重,已经不能全面地衡量新型城镇化的真实水平,纷纷寻找新的衡量指标。
简新华、黄锟(2010)针对城镇化发展快慢问题,分别用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非农化水平等几个指标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滞后状态。杜帼男、蔡继明(2013)将中国衡量城镇化的主要方法: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进行了比较,并发现单一指标法过于单一和偏颇,不能反映真实的城镇化水平;而综合指标法虽然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测量城镇化,但是应用性较弱,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文章提出用“市民化程度”指标,计算城镇人口享受包括绿化、科技、文化等市民待遇的程度,以一标多维地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张丽琴、陈烈(2013)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衡量因素的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以及制度安排角度分,多层次全方位衡量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戚晓旭、杨雅维、杨智尤(2014)具体结合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系统整理了1980—2010年三十年间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变化,并指出其范围界定、指标选取、静态性等不足,认为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和一套新的城镇化的评价体系。
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与问题
中国的传统城镇化过程出现过许多问题:李强、陈宇琳、刘精明(2012)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基础和条件,认为政府主导机制是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及动力机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与欧美国家城镇化最主要的区别,并认为,自上而下的主导力量拥有创新性、集中资源和良好监督等优势,但也应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充分有效的发挥市场的作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013)比较分析各国的城镇化进程,并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要规划城市群规模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李佐军、盛三化(2014)认为,城镇化造成城镇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加重,导致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并引发污染物向农村转移与扩散、农村水环境、植被环境破坏加大。杨迎春、刘江华(2014)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理念一直片面追求做大做强,忽视能源利用问题,用能源粗放型经济推动城镇化。辜胜阻、刘江日、曹誉波(2014)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需要民间资本的参与,这不仅能提高城镇化水平,也能提高自身运作效率,而以GDP为导向的城镇化进程,通过加剧城乡资源的配置失衡,使农业资源过度流失,降低了农业经营规模,使得农业转移人口边缘化,结果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研究上述问题,有利于在中国贯彻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避免重走老路,更加顺利地达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三、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影响
国外学者方面:可能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的进程远远早于中国,所以相关文献并不是很多。James C.Davis and J.Vernon Henderson(2003)选取了来自联合国、世界银行等1960—199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OLS回归,研究城镇化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虽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城镇化往往是随着农业转移而产生发展的,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受到经济政策和贸易的影响会更大。但也有学者肯定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Ronald L.Moomaw(1996)运用面板数据,从城市个数比例、城市集中程度以及城市主导地位三个方面衡量城镇化,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城市的人口比例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以及出口倾向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对于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的重要性对城市人口的集中有相同的正影响。
国内学者方面:覃丽平(2013)从理论的角度,坚定的认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彭翀、常黎丽(2013)利用湖南省2001—2010年城镇化率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不然,并利用CEG模型模拟城镇化过程中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科技投入对劳动收入有正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第三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王江涛(2013)以湖北省为例,采用非参数方法,发现城镇化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递增的趋势。在对居民收入消费方面:程斌开、林毅夫(2013)利用197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旨在鼓励资本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的政府战略,反而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章元、万广华(2013)基于亚洲发展中国家1993—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谷物贸易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而非谷物贸易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说明城镇化的进程更加促进了农业消费。宋汉光(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趋势一致但程度不尽相同,并通过VAR模型得出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正向促进的结论。endprint
四、结论
从以上的文献概述中可以看出,国内外的文献对于城镇化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研究,成果显著,为综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总结来看,目前,关于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第一,将城镇化的研究与资源环境结合起来,提倡以人文本的城镇化。第二,在城镇化水平的衡量上,开始从单一指标向综合体系过度。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明确合理的衡量体系,避免之前城镇化过程中问题的重现,才能做到民生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兼顾。
参考文献:
[1] Ronald L.Moomaw.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J].1996,
40,13-37.
[2] James C.Davis and,J.Vernon Henderson.Evidenc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J].
2003,53:98-125.
[3]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28-39.
[4] 程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2013,(4):81-206.
[5] 覃丽平.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18.
[6] 宋汉光.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3,(9):147-158.
[7] 杜帼男,蔡继明.城市化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31-40.
[8] 章元,万广华.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来自亚洲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65-84.
[9] 刘洪,王江涛.基于非参数方法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2):92-94.
[10] 李佐军,盛三化.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绿色城镇化进程[J].经济纵横,2014,(1):39-43.
[11] 戚晓旭,杨雅维,杨智尤.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2):51-54.
[12] 辜胜阻,刘江日,曹誉波.民间资本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4,(2):5-11.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