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5-01-21瞿敬平
瞿敬平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农村就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之路。城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因此,从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调查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81-03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在经历城乡迁移和职业转变的同时,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成为城镇居民的过程。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并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一些社会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遇到很多的障碍。重庆市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行政单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2011年12月底,完成了户改第一阶段目标。尽管在户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2014年2月7日—2月20日,涪陵调查队在涪陵新城区和26个乡镇街道对84名外出务工农民开展农民工市民化情况专项调查。84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76.2%;48.8%的年龄在41—50岁之间;59.5%的文化程度为初中;85.7%的婚姻状况为已婚;86.9%的家庭拥有1—2个子女;57.0%的子女未在城镇上学;94.0%未举家迁移。另外,课题组老师3个组于2014年6月14—15日周末分别对在涪陵本城就业不同片区的60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年龄在35—52岁之间。其中,男性占71.2%,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业、修理工、水果摊、搽皮鞋、市场菜贩、搬运工、木工、餐厅服务员、营销员等。
三、调查的具体内容
(一)农民工就业情况
涪陵调查队在接受调查的8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有42人自2011年以来主要在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务工,有51.2%的农民工在务工地就业时间累计达到了2—3年,65.1%的农民工连续稳定就业时间超过了1年。而课题组老师调查结果显示:涪陵城区本地农民工就业时间很多都在3—5年,甚至在10年以上的占了一定比重。如笔者认识的居住地附近的一对修鞋的垫江夫妻至少在城里已有10年,且顾客相对稳定,信誉非常好;有一摆水果摊的夫妻也在10年以上,且固定长期租的店铺生意红火;好多搬运工都在5年以上。另外有对夫妻专门贩卖自己家乡的鲜先蔬菜和粮食猪,好多夫妻进城打工生了第二胎,刚上小学,哥哥姐姐相已成年,两个孩子相差10岁以上。农民工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在9个小时以上;大多数农民工都没参加过劳动就业培训。
(二)农民工经济收入情况
据调查大多数农民工工作收入情况满意度总体较高。调查结果显示29.8%的农民工表示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另有51.8%的农民工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感觉“一般”,84个调查对象中只有15人对自己的工作感觉“不满意”。从行业、收入情况来看,64.6%的调查对象所从事的行业为建筑业,6成以上调查对象3年年均务工收入水平在3万元以下,其中年均1万元以下占8.3%,年均收入1万—2万元的占27.4%,年均收入2万—3万元的占25%;84人中有16人表示年均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上,其中1人承认自己的年均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 而课题组教师调查情况显示,涪陵城区农民工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年收入一般在1.5万元左右;水果摊、修鞋匠、搬运工、木工一般在2万—6万元左右不等;10万以上占比重不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工对自己岗位收入还是基本满意,认为总比在农村强。
(三)农民工居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84名外出农民工对自己在外居住条件满意度不高,居住条件有待改善。其中65.4%的调查对象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满意度为“一般”;47.0%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43.4%农民工租房住。而教师调查组调查显示,对就近本城打工的农民工来说居住满意度相对高一些。其中,31.2%的人在城里买了小户型的二手房;33%农民工居住在雇主或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25%农民工住工地或工棚;其余的与他人合租房且租金较低廉。
(四)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情况
教师调查组对60名农民工在子女接受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劳动合同、住房保障、医疗方面、城镇社会保险参与、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34%子女在城里接受公共教育,部分未随父母子女仍在农村上学;67%的农民工签了劳动合同;公租房廉租房基本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大多数农民工生病不去正规医院而是自己上药店买药或者去个体诊所;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并不多;且农民工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业余生活主要是看电视、打扑克、闲聊或者睡觉。
(五)农民工文化社会心理素质和落户情况
调查的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7%;高中文化程度占28%;初中文化程度占56%;其余是小学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他们也很少参与社会管理,城市就业多年从未参加过什么选举。绝大多数农民工社会心理感觉与城市居民无太大差别,只有少部分农民工认为很难融入城市。另外,很多人担忧随着年龄增大无法务工,生活无保障而不愿落户城镇。据调查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主观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原因是工资收入偏低,城市房价太高。即使有意落户城镇的,也多数是年轻人为了子女教育,且大部分人员希望就在家乡就近落户。endprint
四、当前农民工市民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工对户口转移政策了解不够
各级政府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政策方面宣传不足,导致绝大部分对城镇落户政策一片茫然,没听说过或者不了解具体情况。有些农民工很想在城镇中安定下来,但苦于对相关政策不明确、不了解。
(二)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还存在薄弱环节
据调查,当前农民工普遍收入水平偏低,收入不稳定,无完善的医保、养老保险等作支撑,又要面对高昂的房价、高等教育费用及医疗费用,所以部分人即或有一定存款也不敢轻言买房。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差距仍然较大,农民工进城60岁后单凭几十元养老金根本无法维持生活。只有20%左右的农民工在就业地参加以保住院为主的大病医疗保险,有病不住院治疗的现象很普遍,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
(三)住房和子女义务教育困难
居住困难,住房未被纳入城镇住房有效保障体系。农民工部分居住在集体宿舍或工棚里,大部分农民工租赁房屋居住在城郊结合部或相对偏僻的地方,居室空间狭小,卫生、通风条件不好,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其健康和生活质量,且居无定所,夫妻分居比例较高。另外,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大量涌入城市,加之流动性大、农民工子女教育压力大,所以,子女教育又面临着一个大问题。由于政府政策未落实,多数农民工子女就读于附近私人民办学校。学校经费一般按地域划拨,又因农民工子女父母投入精力不够,管理较少,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怕影响教学质量等原因,使一些学校不大愿意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四)民主权利缺失
由于户籍制度原因,农民工被排斥在社区组织、社区活动、社区管理之外,难以融入社区生活。农民工长期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没能参与社会管理,其利益诉求难以在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得到充分反映和保障。
(五)农村部分土地荒芜、资产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部分农民工落户城镇同时不放弃农村耕地及房屋,双栖生活形成资产空置、资源浪费。据调查,目前已在城镇购房的相当部分农民工并没有放弃农村的耕地、宅基地,一般耕地由父母或他人代耕,劣等地部分荒芜,房屋则空置。
五、关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几点建议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完善中不断推进。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理清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和具体进程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同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情况复杂、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应站在政治、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使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逐步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实现公民权利平等化
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户籍和公民平等权利问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身份实现真正的角色转变。同时,推进劳动就业、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形成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制度体系,为农民工提供好服务保障。
(三)积极兴建农民工保障住房、逐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不仅是让农民工融入城市,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的必然要求,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工住房难问题是当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各级政府应投入相应的建设资金,实施农民工“安居工程”,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
(四)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
加强农民工文化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推动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大力培养新型产业工人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要高度关注农民工的心理状况,开展关爱和援助行动,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加强疏导干预,增进心理健康,帮助农民工不断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五)制定相应优惠政策
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利益补偿机制,避免农村土地资源浪费根据农民工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以对土地采取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另外,给予放弃农村资源的进城农民工相应的补助和补偿,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使其义无反顾地参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总之,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并不等同于取得城镇户籍,其更深层次的要求是农民工在取得城镇户籍的基础上,在政治权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市民)同等待遇,并在思想观念、社会认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因此,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 杜小峥.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探析———以重庆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2,(6).
[2] 相征,赵鑫.城镇化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讨[J].求是学刊,2013,(9).
[3] 陈怡男,刘鸿渊.农民工市民化现实困境与制度环境建设研究[J].求实,2013,(7).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statu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townspeople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 Taking Chongqing Fuling as an example
QU Jing-ping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8003,China)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is the route one must take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farmers,is the employment of the rural work,the re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essential way. A key problem of urbanization is to realize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refore,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from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measures.
Key words:urbanization;migrant workers;townspeople;countermeasure
[责任编辑 安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