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赢得更好未来
2015-01-21李洪军范继超康汉宇
李洪军+范继超+康汉宇
摘 要:在国际国内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好求优;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持续健康发展;时代背景;时代要求;战略部署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08-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重要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
(一)从国际来看,全球仍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中,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当前和今后世界经济形势,必须联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来看。”2008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我国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传统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还不明朗,各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国际市场激烈争夺,对国内市场大力保护。从贸易方面来看,针对我国的“两扩散、两挂钩”的态势日趋明显,对我国实施贸易壁垒的不仅有发达经济体也有新兴经济体,涉及的行业不仅有陶瓷、钢铁等传统产业,也有光伏、风电、通信设备等新兴产业,同时贸易问题与气候变化挂钩,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从投资方面来看,针对我国的像行业准入、国家安全审查、工会阻挠等保护措施轮番出台。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已经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机遇。
(二)从国内来看,我国发展仍面临着突出问题,有些还相当尖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拿科技创新能力来说。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由于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著名品牌,我国在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最底端,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许多中低端产品的“世界加工厂”,只能赚取微薄利润。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
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优势(比如说劳动力的低成本)会逐渐地丧失,不能与低收入国家竞争;而新的优势(比如说科技创新能力)又没有形成,又能与高收入国家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更多更复杂。所以,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为适应国际国内新的时代背景,必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道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尊重经济规律,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现象。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的粗钢产量从2006年0.9亿吨发展到2012年1.8亿吨,6年翻了一番。如果河北省是一个国家,它的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二。这种片面追求经济规模的发展方式,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没有经济效益。在全国重点监测的74个城市中,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河北省占7个。2012年底,其每吨钢的利润只有1.68元;2013年上半年,钢铁利润一度降到了0.43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单纯追求生产总值增长,不注重质量和效益,不注重环境,这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有的地方盲目追求生产总值,瞎忙乎了一阵子,形成了一大堆没有用甚至可能有害的东西,劳民伤财啊!” 现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尊重经济规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好求优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正是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是指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进是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稳”和“进”有着更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稳”,就是经济运行总体要稳;物价总水平要稳定;就业形势要稳;农业基础要稳;社会大局要稳定。“进”,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采取新举措,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稳中求进”,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协调推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守住底线就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突出重点就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完善制度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引导舆论就是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使人们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有经济发展有动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才能良性循环,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就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一,从调整需求结构的角度说,就是要改变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衡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造成的后果就是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产能严重过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当前,在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上,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第二,从调整要素投入的角度讲,就是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廉价生产要素、主要靠生产中低端产品实现的。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各种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使得我国中低端生产正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低成本优势越来越小,路越走越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第三,从调整产业结构的角度讲,就是要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构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已经十分明确,就是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不是退出、不作为,而是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
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关键是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弥补市场失灵。也就是既要通过市场机制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也要善用政府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把握更加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科学发展赢得更好未来!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