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5-01-21谢磊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摘要: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劳动者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而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会计专业也是如此,社会对高素质、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如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转变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期高素质高水平会计人才是高职教育会计专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高职  会计  人才培养模式

1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待改进之处

1.1 培养目标定位还需进一步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助理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以此目标定为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面上看这个培养目标很合理,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样的培养目标范围过大,比较模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特定企业的特定要求,才能制定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指向性、竞争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应合理定位,我们可以从职业类型、就业去向及业务水平层次上进一步明确。

1.2 会计岗位实习、实践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形式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合作深度和层次上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相距甚远,很多合作流于形式,可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覆盖面较窄,内容局限。这样,学生的校外实训效果不理想,很难让学生体验到会计岗位的真实情况,造成学生毕业后很难一上岗就能顶岗。

校内实训上,大部分学校安排的实训课程主要是第二学期的基础会计电算化实训和第四学期的电算化实训以及第八学期的综合会计模拟实训。这些实训主要体现的是会计的基本技能,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会计的岗位可以细分为会计岗位、财务岗位和会计监督等,其中会计岗位具体包括了出纳、存货、往来款项、成本费用、固定资产等工作岗位;财务岗位又可分为资本运作、资本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工作岗位;会计监督岗位可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等。学校实训内容中并没有安排分岗位的实训内容,显得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实训内容需体现分岗位实训要求。

1.3 教学方法需多样化。目前大多数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并未完全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转变。会计课程本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枯燥和单调的,我们虽然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这些课程中穿插了案例教学法等,但是总体来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很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1.4 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需重视。目前高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有关职业道德的教育属于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等缺乏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致使会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会计信息失真、人格扭曲的现象发生。所以在讲究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做人”,还要“做事”。就人才素质的整体来说,“做人”是基础,这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2 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2.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其类型属性的决定因素就是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条件等方面。虽然改革的基本假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如此改革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容易陷入形式化误区。我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首要的任务就是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2.1.1 职业类型的定位。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会计”这一职业的需求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做会计的人”,即从事会计业务处理工作的人员。这类会计人员主要负责一个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报告的编制等工作。第二种是“查会计的人”,即从事检查、服务会计业务工作的人员。从事这类会计职业的人主要是审查企业的相关会计工作和提供某些会计服务。第三种是“管会计的人”,即从事管理、监督会计工作的人员。这类人员主要是在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如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以及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等。最后一类是“教会计的人”,即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的人员。

从以上四种会计人员分类来看,第二、第三和第四类会计人才,门槛高,不可能作为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所以,现阶段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定位于培养第一种类型的会计人员,即“做会计的人”。

2.1.2 业务水平上的定位。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不高,学习能力也不强,加之会计职业类型的限制,决定了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业务水平上只能定位在初级会计人员。职教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现实相符,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是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概括来说,高素质具体体现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熟知相关的法律条文、具备相应的会计业务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会计业务能力体现在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上面。

2.2 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是一个特殊行业,会计人员是特殊的群体。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受到不良风气的冲击,那就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等现象。近年来,国外安然公司、环球电讯公司会计舞弊频发,对在校学生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的要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从学校教育抓起,每年学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学生已是会计队伍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在学校会计专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最容易获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会计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3 搞好实训基地建设

2.3.1 实训教材及时更新,编制校本教材体现学校特色。目前有些学校实训教材的某些资料没有及时更新,教材中的资料和实际工作中用的资料有时并不相同,这样容易误导学生,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各年级学生使用的新教材,最好能够发动组内会计教师共同来编制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校本教材。在编制校本教材时,要打破原有的一些旧理论,改变以往的教学编写体系模式,在借鉴现有会计教材的基础上,从实际会计岗位出发,对会计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研、构思和编写校本教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出校本教材的特色。

2.3.2 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增强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以企业为依托,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双方签订合同,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时,学校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公司,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部门属于特殊部门,不大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来实习。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找到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比较困难,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企业一般也只允许学生从事简单的账簿登记工作,这样影响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所以,我认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由政府建立引导机制,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企业主动联系学校,搭建一个地方中小企业与职业学校联系的平台,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确定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向,双方须签订合作协议,以规范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具有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让企业中有能力、有水平、有经验的财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实习实践能力。学校和企业加强联系和沟通,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数量的变化,按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及招生计划,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双方的力量共同促进实习基地的建设。

2.3.3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使之不断完善。会计专业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企业财务部门是整个企业的重要部门,其内部的人员分工很明确,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需求量并不大,每个单位最多也就需要1-2名财会人员。由学校出面,来联系上百家企业实施开展校外实训,在现实面前往往遇到的困难较多,所以高职学校要特别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有关实验实训室的配备上既要有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沙盘模拟实训室等等,还要有会计模拟银行、会計纳税模拟实训室、证券交易模拟实训室等。不同的实训室,用途不同。针对每个实训室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实训基地需配有先进的会计模拟实训设备和配套齐全、完整实用的实习用教材及各种账、证、表、卡等物品资料。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不但要配置大量的电脑、还要有相应的财务软件操作系统,系统安装、维护、软件升级等要有专人负责,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既要有资金保证、又要有一批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以保证实训室能够正常运转。学生在会计实训室里进行实训练习,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地向老师请教,且能互相检查和复核,找出问题,及时进行更正错账。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4.1 引进学校发展所需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但是受学校财力和办学条件、社会知名度等各方面的影响,所能引进的人才是有限的。因此,在引进人才时应充分考虑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引进的人才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能起到学科带头人作用的高学历人才,或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

2.4.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有特色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兼职教师有以下优势:一是兼职师资来源广泛,挑选余地大,一些身体条件允许的已退休人员也可以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二是使用灵活,工作方式和时间可以双方协商灵活处理,既可以长期担任某项教学研究工作,也可短期开展讲学,进行学术指导。三是兼职教师的选择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完成一些临时性的、有特殊要求的工作,是学校专职教师队伍的很好的补充。

2.4.3 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要因人而异。对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年轻教师,应积极支持他们攻读硕士学位,拓展知识深度,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对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开展实践技能培训,可通过有计划地把专业教师送到生产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可以提供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市场需求,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推动双师教师建设。对所有教师长期开展知识更新培训,通过送出去培训、学习或请专家来校传授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英.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3).

[2]汪振纲.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07).

[3]刘晓峰,王蓬.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 商业会计,2011(27).

作者简介:谢磊(1982-),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教学。

猜你喜欢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