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5-01-21王园园王燕云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护士

秦 伟 王园园 孙 岳 王燕云 陈 璐

(江苏省南通市附属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二病区 226006)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特异的嗜肝细胞病毒引起的广泛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1~2,病毒性肝炎呈弥漫性肝细胞肿大,使肝脏体积变大,包膜紧张,引起肝区疼痛。肝细胞变质性改变,造成肝细胞内酶释放入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同时还可引起多种肝功能受损病变严重者出现黄疸。2010年01月一2014年12月我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肝病患者进行护理,均符合江苏省肝病诊断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女各38例,年龄在25~7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病变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制定病毒性肝炎护理路径内容的研究小组,由两名主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3名专科主管护师组成,根据病毒性肝炎护理特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为了保证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的指导与医生的治疗计划编写病毒性肝炎的健康教育路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征求患者、医生、护士的意见,进行修改与补充、完善。同时对本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时间及内容第l天的护理工作包括(1)人院宣教:包括主管医生,护士,设施的使用、住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2)人院护理评估;(3)正确执行医嘱(4)健康指导:活动、饮食、休息、安全、药物、检查、隔离;(5)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6)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第2天(1)观察食欲、消化道症状及乏力症状有无改善、黄疸消退情况(2)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用药疗效(3)评估患者的睡食欲情况(4)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第3天(1)观察食欲、消化道症状及乏力症状有无改善、黄疸消退情况(2)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用药疗效(3)讲解疾病知识及消毒隔离相关知识(4)根据检查结果做好针对性的指导(5)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第4~9天(1)观察食欲、消化道症状及乏力症状有无改善、黄疸消退情况;第10~29天(1)观察病情变化(2)正确执行医嘱及用药反应(3)做好检查指导和药物指导(4)健康指导及康复指导。第30天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及评价患者对出院注意事项的掌握,进行针对性强化。评价标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自制答题问卷表,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10个问题,每题1分,9~1 0分为优、7~8分为良、4~6分为一般、3分以下为差。满意度采用我院统一制定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健康指导落实情况、沟通交流情况等。

1.2.2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有步骤地实施护理内容。并每日记录,评价记录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

1.2.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1)疗效与住院满意程度;(2)专科治疗的执行与交接;(3)健康教育到位与知晓的情况。(4)基础护理质量与到位情况(5)随访与复诊率(6)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HAMD),进行心理评估[3]。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Fis资he料r用±S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不良反应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心理状况(抑郁、焦虑)的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心理状况的比较 例(℅)

2.2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比较 例(℅)

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最常见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4]病毒性肝炎感染后早期症状:患者近期出现低热、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肝区不适及尿黄等症状,休息后不见好转。管床护士对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使患者了解到治疗计划,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的认识,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使疗效更好,这样也就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康复、检测等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照护计划。是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医疗工具[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知识的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路径已成为推动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病毒性肝炎病人实施临床路径进行管理及护理,可以使护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护士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可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促进医患交流与沟通,使护士更好的了解病人的状况,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对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使患者了解到治疗计划,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的认识,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使疗效更好。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护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及家属进行所需知识的宣教,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医生护士的详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促进医患、护患交流与沟通,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思想动态,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内容应具体化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为管理者督导检查、质量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管理者不仅可以定期检查结果质量,随时监控各个环节的质量,而且可以定期总结分析评估结果变异,及时发现变异原因,修改和完善临床路径,从而为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使护理工作可以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预见性地进行,使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主动参与整体护理,分别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疾病知识,避免了因机械灌输的健康指导而造成的不解和难以接受使护理工作水平有所提高。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诊疗护理手段,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负性心理(焦虑、抑郁)发生率等方面[6]起到了及其深远的意义。

[1]顿兴丽.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27 -128.

[2]陈薇,孙海英,高枫.1997-2006年乌鲁木齐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4):84-85.

[3]张作纪.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电子音响出版社,2005:490 -491.

[4]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2010,3(7):23.

[5]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劲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2002,1.

[6]李欣.路劲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8,6,(11):2822-2823.

猜你喜欢

肝炎病毒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世界肝炎日》
最美护士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