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2015-01-21黄扬
黄 扬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黄 扬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外语教学者在传授外语技能的同时,也要讲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德联合培养项目的德语教学,因为其明确的培养目标,更应在德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外语教学;联合培养;德语教学
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联系日趋紧密,民族传统日趋融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人类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程度也得到空前扩展。在此全球化背景下,外语人才仅掌握一门外语而不具备跨文化交际所要求的综合素质,就难以胜任国际沟通与交往的重任。近年来,把文化教学穿插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同时展开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1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建构
学术界对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阐述如下:语言本身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层面,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等。语言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交际则将语言和文化统一,是两者之间的桥梁[1]。
基于上述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在外语教学领域,外语教学也包含跨文化教学。因此,外语界提出跨文化外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发源于文化人类学。1959年,人类学家Hall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指出:不同的文化对人际间距离和时间感知不同,由此会产生对异文化的误解;同时,他阐述了文化和交际的一些关键和基本问题,并首次提出“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这本书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诞生的标志[2]。概括地说,跨文化就是充分认识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异文化,并且以包容的态度接受和适应。1995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发展。Byram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四要素:获得知识、做事能力、个人价值观、学习能力。这四个要素被《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认可和接受。1997年,Byram又增加了一个要素:对于自己和他人文化的思辨性判断[3]。2012年,Holmes和O’Neill等人又提出:在异文化环境中生活、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都是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3]。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的开放性世界中尤其重要,因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正如Thomas指出:如果对话中出现语法错误,受话者只是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可以得到谅解。但是,如果说话者出现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归咎于语言技能没掌握好,可能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4]。
紧跟跨文化的相关理论发展,中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学也在方向上作出了及时改革。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跨文化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理解和尊重目的语国家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得体而灵活地使用语言以化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和碰撞[5]。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从而包容和适应异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联合培养德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2.1 联合培养项目的要求
浙江科技学院的联合培养本科生“2+3”项目已运作约15年,和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德国高校也已达十余所。“2+3”项目中的“2”指学生前两年在浙江科技学院学习,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德语,通过选拔考试后进入德方院校学习。“3”指学生在德方院校一般学习3年;对完成学业,符合双方学校要求者,可获得浙江科技学院和合作院校的本科学位证书。该项目是浙江省最早开设的中德联合培养项目之一。
“2+3”联合培养项目的德语教学参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进行教学安排和测评。在两年之内,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德语语言能力,能进行较复杂的、日常的互动交流,能完成较复杂的交际任务,为学生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语言和素质基础。可见,“2+3”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以去德国学习为主要目标。这个目标要求项目参加者必须在掌握德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并熟悉德国文化,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由如下。
1)德方的选拔考试:考试一般在3—4月份进行,第一个环节是面试,学生单独与1~2名德国教授面对面交流,话题涉及方方面面;如果学生只具备语言知识,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不能顺利通过。
2)9月初,学生到德国,大概半个月以后开始在德国院校学习,所有的课和普通的德国大学生一起上,这一点与中国国内有些德语学习者不同。德语学习者中,有的主要是在国内使用德语,并不需要到异文化的环境中长期学习和生活;有的只是在德国作短暂停留,不必完成学业,获得德方学位。“2+3”联合培养学生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将无法在德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3)根据项目组对每届学生的跟踪和观察,在德学业进行得比较顺利的学生都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德语过关,语言运用基本无障碍;二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持兼容并蓄和批判性思考的态度。因此,他们在跨文化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2.2 汉德语言的文化差异
根据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的谱系树理论(1861—1862年),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其代表的文化和思维迥然不同。以下是汉德语言不同的主要体现。
2.2.1 思维反映现实要素顺序不同导致语序差异
德国人的思维顺序是: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行为标志。德语句序体现了这种思维顺序,体现在非强调句的陈述句语序中,就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如果是强调的陈述句,则顺序是:状语+谓语+主语+宾语。中国人的思维顺序是:行为主体—行为标志—行为—行为客体,因此汉语相应的非强调句的陈述句语序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6];如果是强调的陈述句,则顺序是:状语+主语+谓语+宾语。例如,中国人说:“我在车站买报纸。”德国人却说“Ich kaufe Zeitung an der Bushaltestelle”。强调句分别是“在车站我买报纸”和“An der Bushaltestelle kaufe ich Zeitung”。这里的例子仅是汉德语序差异的一方面。别的方面,限于篇幅和主题,就不赘述。
2.2.2 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发展导致具有民族语言特色的表达
和汉语一样,德语中也存在数量庞大的谚语和短语。如果不了解它们的文化历史背景,仅仅望文生义,就不知道它们的意思。谚语“Eulen nach Athen tragen”字面意思是“把猫头鹰运到雅典去”。故事来源是:据说在雅典猫头鹰很多,把猫头鹰运到雅典去,岂不多此一举?所以这个成语的实际意思是“多此一举”。短语“blauer Montag”字面意思是“蓝色星期一”,故事来源是斋戒节前的星期一这天,工厂、学校都放假,所以这个短语的实际意思是“歇工,旷课”。
2.2.3 言语行为不同导致语言差别
例如,礼貌用语和禁忌语的使用。中国人待客吃饭时常说“您慢慢吃”,德语人却说“Bedienen Sie sich!”或者“Greifen Sie bitte zu!”与人分别时,中国人常说:“您慢走!”以示关切,德国人却说“Kommen Sie gut nach Hause!”“Du bist bescheiden.”德国人听起来并不一定顺耳。又如,如果你听到德国人称赞你说“Du hast gut gemacht.”不要以为这是客套而不以为然,其实他说的是他的真实看法。
2.2.4 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
德国人的思维是通过词法和句法生成句子,没有语法结构的语义结构是不存在的。中国人思维以已知信息开句,采取直接对接的方法产生句子,语法结构方面不追求严谨,往往只求达意。例如:
1)一个人两本书。Jeder hat zwei Bücher.
2)今天很冷。Es ist sehr kalt heute.
3)我牙疼。Ich habe Zahnschmerzen.
4)看电影,我爱看功夫片。Was den Filmbesuch anbelangt,sehe ich lieber den Aktionsfilm.
这一组汉德句子对比,相对汉语表达,前三句出现了德语表达添词,最后一句出现改变句式的现象。例1)中,汉语句子没有“有”字,而德语句子用“haben”这个动词作为谓语。例2)中,汉语句子中用形容词“冷”作谓语,而德语句子采用系表结构。例3)中,德语句子也采用了汉语句子中没出现的动词“有”作为谓语。例4)中,汉语句子直接达意,而德语句子采用了相对复杂的从句。可见,汉语表达相对灵活,一个字或词既作名词,也可视需要作动词等;同时,汉语表达主要直接表意,严谨的句法结构不是考量的主要方面。而德语表达追求词法和句法的严谨,词法需正确,句式需完整。
另外,汉德语言差异在诸多方面都还有体现。在德语学习过程中,只有熟知汉德语言的不同,才能有意识地去克服汉德语言的鸿沟,不至于将母语中的语言思维和规定直接过渡到目的语中,导致格格不入的语言现象。
3 联合培养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误区
3.1 占用教学时间,实施困难
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了项目德语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教师要把跨文化教学穿插在繁重的教学过程中,并且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跨文化教学的实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就不足为奇了。
3.2 方法比较单一
德语教学中已穿插文化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7],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德语文化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教师讲授主要以简单介绍和对比中德文化的方式进行,虽然涉及的文化知识很丰富,如德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学生则主要通过听课接受文化信息的输入。这种教学方式的不足是比较简单和传统,流于表面,学生的直接感受比较缺乏,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深处的震撼,因此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操作帮助甚微。
3.3 重传授,轻应用
在国内学习德语,大环境本身就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果课内再缺乏设置合理的情境,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内如果学生缺乏训练机会,则在具体的语境交际中,势必很难体会中德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熟悉在怎样的具体语境,怎样的特定场合,如何用德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脱离具体语境的语言文化学习,会导致无效的跨文化交际,即达不到交际目的,或者跨文化交际不畅,即交际效果大打折扣。
4 联合培养德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的策略
跨文化外语教学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有区别。前者是语言教学结合文化教学,从而使语言教学语境化,赋予了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满足了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换言之,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语言输入显得更有实际意义。而后者只是单纯的外语技能培养,这种单一的语言技能必定不能适应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交际场合。联合培养德语教学,要在短短两年内达到跨文化教学的上述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合项目本身特点的、更有效的跨文化教学方式。
4.1 强化跨文化教学的意识
德语教师受教育时期,外语教育的应试教育特点很明显,由于当时外语教学的这种局限性,造成如今教师自身对跨文化教学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因此,教师应首先认识自身不足,增强跨文化教学的意识。联合培养德语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运用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这种意识,在德语教学开始时就开诚布公,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表象的同时,更要熟悉语言内在文化。
4.2 注重中德文化差异比较
教学中要注重中德文化差异比较,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方面的敏感性,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失误。比如对跨文化交际中经常涉及的称呼、问候、感谢、赞扬、道歉、待客及价值观念等,应着重训练,突出中德文化的差异。教学中可以将差异比较自然地渗入教学,也可以作为专题进行讲解。
4.3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资源,丰富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但是这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单指通过网络查找信息,更指将网络信息技术和教学过程有效地结合,使之成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以视觉文化为例,视觉文化是指视觉文化的教学媒体所展现的视觉教育信息。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视觉文化是指以视频、图画等形象媒体展现目的语文化的相关信息。视觉文化不是要取代传统的语言教学,而是使语言教学更形象、更简单、更直观[8]。在跨文化教学中引入视觉文化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识别、描述、判断和评判能力。视觉文化下的跨文化德语教学也存在如网络信息条件缺乏的问题;另外,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备课时间,花大量时间备课。尽管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与传统的文化教学相比,利用视觉文化教学,优势更明显,教学效果更显著。
4.4 课内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外语需要适宜的语言环境,任何语言学习都是在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景,尽量使学生在一种生动的情景中学习德语,增强学生学习德语的真实感。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往往在学校和教室,环境相对封闭,一般采用机械的外语学习方法,背单词、句子和课文,多听、多说、多练,同时,学习外语的语法规则。其实这种外语学习已经不是自然的、全真的外语,而是一种介于母语和所学外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称其为中介语(inter1anguage)[9]。因此,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精心设计,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比如可以练习对话、角色扮演、小情景剧、游戏等,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得外语学习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4.5 课外活动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就外语学习的特殊性而言,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外语学习者必须在课堂之外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课外学习的质量越好,外语学习的效果越好。作为教师,必须在这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获取关于德语国家的文化信息;阅读的对象包括书籍、期刊、新闻等;阅读期间还应做好笔记,积累文化知识;提倡学生参加德语口语角,听德语的专题报告,与德国人(如德国外教)交流。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德国文化。
5 联合培养德语教学的跨文化教学实践
迄今为止,联合培养德语教学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德语海报比赛:各班学生分组进行,每组负责一个主题,如饮食、居住、业余生活等。学生在外教的帮助下完成资料搜集和整理,最后自主设计并制作海报。德语交流营活动:在选拔考试后的暑假进行。德方相关院校组织德国学生团队到浙江科技学院,和即将去德国的项目学生进行交流,包括上研讨课、参观企业、举办晚会等。又如德国专家的主题报告:学院邀请跨文化研究的德国专家,给项目学生进行跨文化方面的讲座;同时也给德语教师进行跨文化方面的培训。这些实践对德语教学的跨文化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结 语
跨文化教学就是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敏感度,能捕捉到可能产生文化误解的因素,并且在语言和行为上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使话题能够顺利、和谐地展开,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学习者对跨文化的敏感度越高,就越能够促进外语学习。因为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出发,对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越了解,学习语言的难度就越小。所以,教师在联合培养德语教学中,应该把跨文化教学作为德语教学的必需环节,提高认识,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改进联合培养德语教学。
[1]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任瑞.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9(1):3-7.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2-8.
[4] 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5]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 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6.
[7] 翁震华,王群珉.论中外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构建:中德联合培养项目10年德语教学改革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438-442.
[8] 任杨,杨丹.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与方法[J].教育探索,2014(5):76-80.
[9] 许力生.跨文化能力构建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3):132-139.
Intercultural teaching in German teaching of Sino-German joint education program
HUANG Yang
(Chinese-German Institute,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cludes not only the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cultural teaching,in order to cultiva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students.German teaching of Sino-German joint education program,because of its clear training target,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tercultural teaching,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target effectivel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oint education;German teaching
10.3969/j.issn.1671-8798.2015.05.016
H339
A
1671-8798(2015)05-0403-05
2015-08-01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1017060)
黄 扬(1977— ),女,四川省遂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德语教学研究和德语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