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中的几种关键关系

2015-01-21朱吉梅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德语专业课程德国

黄 骅,朱吉梅

(浙江科技学院 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以下简称“2+3”项目)始于2000年,至今已运行15年。“2+3”项目涉及机械、电气、土木、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信息与计算科学、艺术八大学科门类;每届学生约170名,其中应届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约140名,另有约30名学生从学校第二批次招生学生中选拔。从2002年首批学生赴德,迄今已有900多名学生通过该项目前往德国深造,其中超过1/3已完成学业。部分毕业生回国就业,大多成为德资企业的业务骨干;部分继续留德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更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德国工作。

“2+3”项目是浙科院的一块“金字招牌”,是学校最早列入浙江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的项目。在教风学风和学业成绩方面,“2+3”项目堪称学校的楷模。然而,“2+3”项目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关键关系影响并主导着“2+3”项目的发展和走向。

1 “2+3”项目的特点

应用科学大学(以下简称FH)是德国高校中最年轻的一种类型,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1]。与综合大学的教学内容相比,FH的理论教学有鲜明的实践导向,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抽象性,不把过多的时间用于原理的推导和分析,而是强调科学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实际生产和其他领域,偏重于那些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2]。

“2+3”项目是浙科院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高等教育合作的成果,它的培养模式尤其是考核过程和内容,有着较强的应用倾向。与普通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相比,“2+3”项目所涉8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具有特殊性:其一,是以两年为期制订培养计划(国内阶段);其二,需要兼顾各专业对应的德国高校的培养计划的要求。因而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四多”与“两难”的特点。

1.1 特点之一:“四多”

“四多”具体体现在合作的德国高校多、参与的学校部门多、德语课程学时多、学生必须通过的考试多。

1.1.1 参与项目的德国高校

在“2+3”项目框架内,学校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纽伦堡乔治-西蒙-欧姆应用科学大学、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埃尔富特应用科学大学、威廉港-奥登堡-艾尔斯弗雷特应用科学大学、艾姆敦-雷尔应用科学大学、科堡应用科学大学、德累斯顿技术经济大学9所应用科学大学开展合作,这些应用科学大学分布在德国全境。在合作过程中,学校须分别与各个应用科学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每年各个学校须分别派遣专业教授来校实施选拔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面试;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所学校的一个对应专业。

1.1.2 涉及项目的二级学院

“2+3”项目的学生目前均归属负责德语教学的中德学院,而学生的专业教学由其他8个二级学院负责实施,覆盖了全校11个二级学院中的绝大部分学院。中德学院无法提供语言以外的专业方面的教学,需要各相关二级学院都能参与,配备专业水平较高、掌握德语的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与德方进行沟通,进一步优化相应的专业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专业德语”课程,使学生不仅能通过德方的专业笔试和面试,更使得学生在通过选拔之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德国大学的专业学习。

1.1.3 项目中的德语教学

由于“2+3”项目培养计划的特殊性,相对普通本科学生,学生在国内两年的学业负担非常繁重。普通四年制本科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分,而“2+3”项目学生在两年内一般须修满130学分左右,其中机械工程类专业更达到147.5分。从学分比较来看就显示出“2+3”项目学生在学习上要投入的时间、精力远胜于其他学生。

就德语语言教学而言,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在4个学期内,须接受1 088学时的德语教学,每周德语课达到17学时,约占总课时的2/5至1/2(按各专业的不同情况)。学生必须在课外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才可以有把握地通过最后的语言考试——“德语确认考试”(Feststellungsprüfung Deutsch)。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有限的自由支配时间进行合理的调配,兼顾专业学习和德语学习。

1.1.4 项目中的各类考试

“2+3”项目的学生,在国内两年的学习期间必须通过其专业培养计划内所有课程的考试。其间如有任何一门课程(包括军训、体育、形势政策、各实践教学环节等)没有通过,即无法获得出国资格。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2+3”项目学生的压力明显更大。

除了基本的课程考试,学生在第四学期的各项选拔考试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在专业方面,学生必须通过德国各个应用科学大学派遣的教授所组织的专业笔试和面试;在德语语言能力方面,则必须通过德国汉诺威大学预科院组织的德语确认考试。该考试满分为105分,70.5分以上为合格;得分在60分至70.5分的学生可参加由德国汉诺威大学预科院专门委派的德国语言专家的口试,通过口试则视同为通过确认考试;笔试得分在60分以下及未能通过口试者为不合格。每个学生只有两次参加确认考试的机会,且两次考试时间必须间隔6个月以上。

1.2 特点之二:“两难”

“2+3”项目在十多年的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两大难题。首先是学生难以适应“2+3”项目既要潜心专业又要兼顾德语的高强度学习;其次,在第四学期所进行的各类考试不仅对学生,同时也对任课教师形成巨大的压力。

1.2.1 “2+3”项目学习上的难点

很多学生在经过高考的洗礼之后,往往将大学看作是放松的场所。这一问题在大一阶段更为突出。在普通本科教育中,学生可以有一个相对较长的适应周期,在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熟悉之后有充足的时间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大学学习的规律。“2+3”项目在国内学习总共只有两年,留给学生进行自我调整的时间很短。此外,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还须接受每周17学时的德语学习,不少学生在心理上无法适应,自我调节上滞后,导致在第一学期就出现专业课程或德语课程不及格,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德语课程及专业课程均不及格的现象。

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第一学期的德语学习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中后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语音作为基础。德语的语音很重要,因为德语没有音标,只要掌握了语音的发音规则,就可以读词,掌握了语调,就能读句子和文章[3]。一旦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上出现问题,在后续的学习中往往难以为继。因此,每个学期期末均有一部分学生因学习问题不得不退出“2+3”项目。

加之,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德语水平如果只达到通晓语法、阅读一般的德语书籍,则赴德后较长时间内仍可能存在无法听懂专业课程内容、无法参与讨论等情况。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德语知识,还须掌握专业词汇,阅读专业书籍。简言之,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应付考试上。为了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必须具备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4]。

1.2.2 “2+3”项目考核中的难点

“2+3”项目的选拔考试由专业考核和语言考试两个环节组成。

专业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构成,一般在第四学期的第八至第十教学周进行。笔试由德方教授命题和批阅,并于考试当天给出成绩,作为考核最终成绩的一部分。面试安排在笔试后的第二天,每个学生须与教授进行约半小时的面对面交谈,内容涵盖个人情况、专业能力、国情概况及对所选学校的了解程度等。在面试中,德方教授还会观察学生是否适合留学。因此,专业考核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德语语言能力及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德语确认考试由德国汉诺威大学预科院组织,委托由德国下萨克森州科学文化部派遣的德语外教命题和批阅。考试持续约五个半小时,由德语外教作为主考外,每个考场均安排4位德国人轮换进行监考,中方仅提供场地及后勤。此外,由于官方派遣的德语外教在中国任期的逐渐缩短,德语外教在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学生情况的适应上出现了很多问题,给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和合作增添了不利因素。

2 “2+3”项目在3个层面上的关键关系

鉴于“2+3”项目的上述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主要在3个层面:中德合作的校际层面,学校内部的院际层面和学生自身的学习层面。厘清这几个层面上的关键关系,将对“2+3”项目今后的发展和走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 关系之一:中德高校之间的不同意向

作为“2+3”项目的中方执行单位,学校希望每届学生均能顺利赴德,这一点直接体现在学校对出国人数的要求上。而在德国同行看来,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要细致地照顾到每个学生,要求“精耕细作”[5]。培养目标的实现,除了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靠其他教学环节,特别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6]。德国院校在这种教学宗旨下,从人才培养的质量考虑,一直贯彻“控制学生规模,挑选德语语言、专业素质和适应能力都优秀的学生”的原则。

尽管根据校际合作协议,德国各合作院校每年可以接受的学生总数为153名,但由于德方严格的选拔考核,每年通过考核的学生规模一般约100人,即只达到招生名额的2/3。此外,学生在填报出国志愿时,目前只能填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一旦在专业考核中落选就再无机会,这也使得每年有一部分相当优秀的学生遗憾地与留学失之交臂。

2.2 关系之二:二级学院之间的工作分配

目前,“2+3”项目学生归属于承担德语教学任务的中德学院,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制订,并落实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德学院的德语教师无法跨学科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授课;相关二级学院在“2+3”项目学生培养上也有自己的困境,部分专业招生人数不足5名,不便于组织一支专门的教师团队来有效开展“2+3”项目的专业教学。在个别二级学院中,“2+3”项目只是其合作办学中很小的一部分,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

此外,鉴于不同二级学院专业各异的培养计划,各二级学院之间在“2+3”项目学生培养上如何进行合力的问题较为突显。以艺术专业为例,在第三、四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艺术专业集中时间授课的方式与德语教学的大量课时安排往往产生冲突。其他各专业学生进入第二学年学习后,课程量和难度均大幅提升,这对学生进行专业考核和德语语言考试的准备往往带来不利的影响。

2.3 关系之三:德语和专业之间的取舍

参加“2+3”项目的学生通常以零基础开始学习德语,经过实际约18个月的学习(含一个暑假及两个寒假),在第四学期接受德方的各项考核前要“具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中高级德语语言能力,达到德国高校对国际学生德语语言水平的入学要求,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完成学习之后要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要求的B2水平,为赴德留学做好充分的语言及跨文化能力准备”[7]。即能与德国人正常交流、沟通,能顺利回答德国专业教授和来自德国的德语教师关于专业、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并获得他们的认可。

高要求的德语教学目标、高强度的德语课程配置及强烈的留学愿望使不少学生在重视德语学习的时候,却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对“2+3”项目繁重的学习任务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专业和德语学习的时间分配上没有把握好平衡点;也有个别学生将专业课堂作为身心放松的场所,导致专业课程不及格比例偏高。以2013级为例,前三学期专业课程不及格比例达到25%,而同期德语课程不及格仅为10%。学生往往因专业课程出现不及格而不得不退出“2+3”项目,转至其所在专业的二级学院继续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

3 处理3个层面关键关系的对策

“2+3”项目作为学校中德合作的基础和领头羊,需要参与项目各方进一步找准实施过程中存在于各个层面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针对上述几种关系中所体现的矛盾,应全面、理性地看待“2+3”项目中的学生出国率,理顺校际、院际关系,从而形成合力,多途径加强学生德语语言和专业课程学习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使“2+3”项目能够更好地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3.1 学校对“2+3”项目的总体规划

德国高校一直以严谨、一丝不苟并且保持相当高的淘汰率[8]闻名全球。就“2+3”项目而言,也必须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而历年“2+3”项目的最终出国率都保持在50%~60%已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作为项目执行的中国高校,除了要想尽办法提高“2+3”项目学生的出国率,以满足学生和学校的需求外,也要为“2+3”项目中无法顺利赴德学习的学生做好规划。

学校可以为“2+3”项目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其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例如,特别对第四学期因为没有通过专业面试或德语确认考试而退出项目的学生,可尽量在每年六月底前做好二年级“2+3”项目退出学生的转专业手续,使这些学生在九月份开学第一天就能跟专业班级上课,避免因转专业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另外,学校可以建立各类奖励和考核机制,激发各二级学院参与,做强“2+3”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建立“2+3”项目专业教学团队资助机制、“2+3”项目出国学生奖励和考核机制等。

3.2 二级学院对“2+3”项目的沟通合作

中德学院首先应建立与相关二级学院的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向各二级学院通报“2+3”项目学生招生数、学生德语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等情况,并利用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的机会邀请专业教师参加座谈,及时听取来自其他二级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在课程安排上既要考虑学生的德语课程,也要考虑专业课程的安排时间,统筹兼顾,以使学生取得德语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的最佳平衡。第三,各二级学院应主动参与“2+3”项目培养计划的重新构建,在学时分配、集中时间授课和分散时间授课相结合等方面,在学院内部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避免德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相互之间出现冲突。

3.3 德语和专业学习的平衡

为了平衡“2+3”项目中德语和专业学习,需要对培养计划进行重新编订,学期学时分配尽量合理,集中时间授课与分散时间授课相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及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还需改变其他教学环节,适当削减与德方对应高校相关专业关联度不大的专业课程,以使得专业课程在设置上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避免与德语课冲突。每学期聘请数位德国教授开设专业德语课程,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并提高学生专业语言能力。

在德语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实施项目教学法,将德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德语学习摆脱那种僵硬的人造语境,进入到自然的、以真正的社会交际为目的的情境中[9]。需要在“2+3”项目的课程中适当增加专门的德国国情概况、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有关人文知识的课程,了解德国国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德国的认知度,以使学生达到专业选拔和德语语言考试的要求,也有助于赴德后快速适应德国另一种文化下的学习和生活[10]。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均是围绕学生所展开的。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的传统教学仍然是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1]。教师需要通过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善于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全面深入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和德语国家的文化,并培养自觉有效的跨文化行为能力[12]。而学生方面则更加需要尽早地认识到,“2+3”项目的学习要点在于对德语语言学习和专业的平衡把握及课外时间的合理安排。由于国内学习阶段时间短暂,学生越早地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越快地在心理上和行动上认同这一点,在其德语和专业学习中越能从容应对。这就需要学校、学院和教师在不同场合通过合理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早发现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4 结 语

涉及德国9所高校、浙科院校内9个二级学院和多个职能部门的“2+3”项目,在运行中本身就有“四多”和“两难”的特点,因此,需要理顺中德合作高校、校内各学院、学生德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几种关系,尽力协调好“四多”和“两难”在项目运行中所体现的各方诉求,从而使该项目能够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推进中德合作办学的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不断彰显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1] 董大奎.德国FH 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19-25.

[2] 徐理勤.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4):309-313.

[3] 黄梅芳,常俣,张海潇.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方法研究[J].职业圈,2007(6):129-130.

[4] 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1.

[5] 罗星凯.德国物理师范教育特色观察与思考[J].物理通报,1997(10):1-5.

[6] 王长荣,阮世平,王建中,等.基于“2+3”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449-455.

[7] 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浙江科技学院2013版本科教学大纲[Z].2013:15.

[8] 宋炜.中德高等教育初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41-44.

[9] 常波.试论德语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4):57-58.

[10] 杜蘅.德语国情课程及在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安徽文学,2015(5):138-139.

[11] 孙培健.非目的语环境下第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对比研究:以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汉语、法语、德语教学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4):8-16.

[12] 潘亚玲.我国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目标与途径: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与建议[J].德语人文研究,2013,1(1):48-54.

猜你喜欢

德语专业课程德国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在德国喝啤酒
“梦梦”“娇庆”德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