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病护理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5-01-21刘荣侯跃淼王秀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护理部结核结核病

刘荣 侯跃淼 王秀华



·专家论坛·

结核病护理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刘荣 侯跃淼 王秀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是一所以结核病和胸部肿瘤患者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近年来,随着结核病患者逐年增多,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结核病诊治过程中的护理需求,2011—2014年医院为加强结核病护理学科建设,通过新护士入职培训、倡导 “五好保健康”、举办“结核护士周”活动、加强科室团队建设、实施绩效管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搭建人才梯队、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举办学术沙龙活动等措施,使我院结核科护理队伍稳定、住院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护理人才梯队逐步合理、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护理工作; 结核/护理; 护理研究

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1]。学科建设的水平最终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成果的水平和服务社会的效能上。

2011年,国家教育部将护理学科从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标志着护理从单纯服务的概念转向了学科的建设。我院作为一所以结核病和胸部肿瘤患者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护理学科主要由结核学科组、胸外学科组、肿瘤学科组构成,其中结核学科组在医院的质控评比、人才架构、科研能力、新技术应用等各方面都相对偏弱。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视,人民群众对结核病诊治过程中的护理需求不断增加,院领导逐步加大对结核病护理学科建设的投入。我们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之路。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一、我院结核科护理队伍的一般情况介绍

(一)人员构成

现我院结核专业临床护理人员共有146名。其中,硕士学历1名、本科学历66名,大专学历68名、中专学历11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53名、初级职称90名。

(二)日常的一般工作情况

结核科护理人员日常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负责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承担临床教学任务(如为本科及大、中专学生进行授课和临床带教),以及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的申报与临床研究工作,等等。

二、对结核科护士加强人文关怀

1.做好新护士入职期间的队伍稳定工作:护理部主任通过与45名低年资护士的访谈,了解到几乎所有新入职的结核科护士都会出现或长或短的思想不稳定期,如焦虑、恐惧等。其中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可达1年,而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以及团队的工作和平常的活动氛围在入职初期对其思想影响较大。为此,护理部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加强新护士专业思想培训及职业规划培训,明确职业认知,做好职业规划,并与结核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共同努力,增加与新护士的沟通交流,关注其思想动态,使其平稳度过思想波动期。

2.倡导“五好保健康”:由于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护理人员因职业关系是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我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五好保健康”活动,倡导结核科护士要做到五好,即防护好、饮食好、休息好、心情好、运动好,并做成彩色壁报,贴到护士值班室、更衣室的墙壁等随处可见的部位,鼓励大家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在忙碌中确保健康,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3.举办“结核护士周”活动:考虑到结核科护士的结核感染暴露风险,自2012年起,每逢“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护理部都为结核科全体护理人员举办主题为“防护·健康·快乐·服务”的结核护士周活动,每次活动护理部都从会场布置到活动形式进行精心设计。护理部主任号召大家要“健康自己 服务他人”,通过讲座、座谈、有奖问答、病房慰问等形式,让从事结核病专业的护士产生强烈的职业自豪感、看到个人的工作价值、感受到胸科医院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以健康快乐的身心、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抗击结核病的事业中,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加强科室团队建设:护士长是护理团队的管理者、组织者及核心人物,直接影响护理队伍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形成。因此,结核科的护士长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内在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大家的尊重,带动周围护士[2];业余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陶冶护士情操、营造先进文化氛围、激发护士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提升护士精神文化素质;加强与护士的沟通交流,善于听取护士的意见,注重运用和提高非权利影响力,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注重培养护士的主人翁精神,使其积极参与团队事务;考虑到每个人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权利和职责,从而激发护士工作热情,增强科室凝聚力,营造团队的和谐氛围。

三、实施绩效管理

2009年12月起,我院实行绩效奖金改革。改革前护士奖金与科室收入挂钩,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护理部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改革后,护士奖金由两部分构成,其中90%取决于护士的工作数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风险;另外10%由护理部通过考核进行二次分配,主要包括夜间和节日值班补贴、优秀护士、季度评星、季度质控、带教老师、年终评优、半年全勤夜班奖、护士节奖励、突出贡献等,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为了合理拉开绩效奖金的差距,护理部在进行奖金分配时注意向工作量大、风险高的临床科室倾斜,如按照结核病是否耐药及工作强度给予100~400元/月不等的传染病补贴。

四、加强对外交流,搭建人才梯队

1.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发展是硬道理,对外交流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自2011年以来,先后派3名结核科的护士长分批参加国际护士会组织的耐多药结核师资培训班;推出护理骨干参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的护理教学和国家级学习班的授课;鼓励结核科护理人员进行专科认证学习,如超声引导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静脉输液治疗等;选派护理骨干参加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年会等全国性的结核病护理学术大会;定期邀请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等高校的教授来我院进行全院护理人员参加的科研和教学讲座;接待国内外结核病护理同仁来院参观交流,等等,以了解国内、外结核病护理学科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

2.搭建人才梯队:学科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为了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队,护理部鼓励结核科优秀护理人才积极申报高级职称,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开展“主管护士负责制”,公开竞聘,选拔护理组长;组织技能大赛、授课比赛等,挖掘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注重学历教育,鼓励和支持护士报考在职研究生,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为学科的发展储备后备人才。

五、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自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院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夯实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逐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各结核科每年都会推出新举措,如在病区走廊墙壁上为患者及家属制作“许愿树”、自制“爱心软枕”、开辟“医患情”版面、在病房放置 “温馨提示”板、开设“健康教育大讲堂”、为入院患者设置“温馨等候区”、制作健康教育展板等;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如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为其提供全人、全程、全面、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六、开展学术沙龙活动

护理科研是一种认识活动,它通过护理实践获得感性经验,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揭示护理实践探索中未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目的是将护理学科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于护理实践,并探索指导护理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虽然我院部分护理人员通过不同途径提高了学历,但她们大多缺乏开展临床护理科研的能力,特别是找不到进行护理科研的切入点,护理论文大多局限于回顾性经验总结。因此,2011年我院启动了主题为“热爱、团结、追求、奉献”的胸科护士学术沙龙活动,沙龙成员为我院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以及原始学历为大专的护士、护士长、专科认证护士、高级职称护士、科室带教老师等。沙龙活动每季度举办1次,分别由结核科、肿瘤科、胸外科、护理部主办,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学术讲座、学术座谈会、学术报告会,分享护理学术成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强护理群体的科研意识,极大地促进了我院护理专业学术和科研的进步。

在提高中不断发展

一、结核科护理队伍稳定发展

通过对结核科护士的人文关怀,我院结核科护理队伍稳定发展。新入职护士专业思想稳定,2011—2014年期间无一名新护士离职;目前在职的结核科护士工作积极主动、爱岗敬业,除了完成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外,在科室的质量管理、临床教学等方面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二、优质护理稳步推进

Watson[4]认为,护理是关怀照护的科学,要真正做好对患者关怀照护,护士必须要有人性科学的知识,建立人文关怀理念[5]。为践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我院各结核科护士不仅在生理方面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照护,还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2011—2014年调查显示,结核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同时我院在2013年北京市医管局的第三方满意度检查中获得好评。

三、护理队伍人才不断涌现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着力人才培养,打造优秀人才团队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护理部通过民主测评、公开竞聘,结核科产生了首个护理高级职称,其作为学科带头人发挥了火种的作用,发挥个人所长,不断影响着整个结核护理队伍;选拔出临床带教、护理教学、质量管理能力强的“主管护士”7名和一批事业心强、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后备人才。护理部本着唯才是用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注重临床、教学、科研能力的全面培养,加速其成长[6]。此外,结核护理队伍中有1名被评为院级优秀护士长,2名获得北京护理工作者协会授予的北京市“优秀护士”荣誉称号。2011—2014年结核科护理人员在学术机构社会兼职由1人次上升为10人次。

四、护士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实施绩效奖金改革前,结核科护士奖金是胸外科的1/2~1/3,改革后,护理部二次分配时注意兼顾公平公正及奖惩适度、适时性等原则,结核科护士的奖金有了极大改变,从全院第三梯队上升至第一梯队,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了条件。

五、护理人员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1.护理科研成果连年攀升:2011年我院结核科护理专业只有2篇文章发表于《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结核科护理人员不断从临床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感染控制中的传染源管理、腰椎结核患者自理能力的培养[7]、菌阳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耐药患者的心理研究,等等,使护理科研成果连年攀升。2012—2014年期间在《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中国防痨杂志》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3篇,其中《T-SPOT与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深度的研究》分别获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护理学院第二、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两种排便护理方法的对比研究》获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目前拥有市级课题2个(结核病传染源综合治疗的研究子课题和北京市医管局扬帆项目),所级课题1个(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调查研究)。

2.总结经验撰写书籍:作为全国结核病诊治的权威机构,近几年,我院护理部充分借助此优势资源,组织并联合兄弟单位共编撰书籍6部,其中主编3部:《现代结核病护理学》、《肺结核临床诊疗系列口袋书—护理分册》、《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副主编1部:《结核病感染控制与护理》;参编2部:《临床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培训教材》、《成人护理学》。

3. 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和学习班:为了扩大学科影响力,护理部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成功主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全国结核病护理论坛、首届全国结核病护理学术大会、4届全国结核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1期全国结核病护理师资培训班,申报并完成了国家级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好医生网的授课,打造了我院结核病护理的国家级水准,加强了国际国内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结核病护理专业的学术发展,提高了学术地位。

体会与努力方向

人的理念、价值观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我院领导充分认识到这点,注重根基的建设,从结核科护士的价值观、人生观、文化入手,通过人文关怀、绩效激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措施,结核科护理队伍稳定,护理人才不断涌现,护士工作热情高涨,护理质量稳步推进,患者满意度逐步提高,使我院结核病护理专业在服务、质量、人才、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2014年我国首个为结核病护理同仁建立的全国性组织——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成立,我院作为主委单位,将团结全国的结核病护理同仁定期开展学术活动,交流临床护理经验,推广结核病护理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及新理念,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临床服务能力,为中国结核病防治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 陆军,宋筱平,陆叔云.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5(6):12-15.

[2] 蒋红梅,李力,王贤华.论如何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护理管理杂志,2005,5(7):39-41.

[3] 刘建华,史晓娟,贾瑛.护理实践与护理科研关系初探.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45-46.

[4] Watson J.Caring knowledge and in formed moral passion. ANS Adv Nurs Sci,1990,13(1):15-24.

[5] 鲁才红,刘义兰,熊莉娟,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三甲医院的实践与成效.护理学杂志,2014,29(19):44-46.

[6] 郁申华.加强学科建设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中国护理管理,2007,27(7):65-66.

[7] 雷国华,王倩,陈向军,等. 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两种排便护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2014,36(8): 696-699.

(本文编辑:薛爱华)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TB nursing

LIURong,HOUYue-miao,WANGXiu-hua.

NursingDepartmentofBeijingChest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1149,China

WANGXiu-hua,Email:wangxiuhua@yeah.net

Beijing Chest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is exclusively dedicated to medical services of tuberculosis and thoracic tumor and is the tertiary specialized hospital in Beijing. Currently, the TB epidemic is still very serious in China and the number of TB patients increase year by year. During 2011—2014, in order to meet TB patient’s demand on nursing care, the hospital increased the input in construction of TB nursing discipline and launched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training of new nurses, advocating five healthy habits to protect health, organizing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for a whole week, strengthening the team construction, implementing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being to eng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eepening the high quality care services and conducting the academic salon activities, etc.

Nursing services; Tuberculosis/nursing; Nursing research

10.3969/j.issn.1000-6621.2015.08.002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21100003012005)

10114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

王秀华,Email:wangxiuhua@yeah.net

2015-06-16)

猜你喜欢

护理部结核结核病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护理部干事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