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2015-01-21尹萍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皮质激素真菌肺部

尹萍

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尹萍

目的 了解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并总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以2013-01—2014-01收治的92例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病历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 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等均为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即院内真菌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 医护人员应以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为依据,采用针对性措施对易感因素进行消除或预防,从而更好地实现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工作目标。

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预防措施

在临床慢性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真菌感染属于常见及易发问题[1]。近年来,肿瘤患者、老年性疾病患者的人数正表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导管插管、侵入性操作等逐步普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高效广谱抗菌药物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在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为了解院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92例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所得结果对于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01—2014-01收治的92例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对象[4],依据卫生部《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本次研究采用的诊断标准为:取感染部位体液(如尿、痰、大便、腹腔引流液)等进行真菌培养,凡2处或连续>2次培养阳性者,在结合其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可确诊为感染[5]。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研究所涉及的92例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真菌感染诊断、病原学资料、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的开展情况等[6],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涉数据通过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 本次研究中,92例真菌感染患者的年龄均超过60岁,提示患者年龄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正比关系[7]。

2.2 住院时间 92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38 d,住院时间平均(43±23)d,而我院同期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10±6)d,经t检验,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正比关系[8]。

2.3 疾病 92例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全部患有重度多系统基础疾病,其中,88例患者(占总数95.65%)患有两种以上基础疾病,4例患者(占总数4.35%)患有两种及以下基础疾病,经χ2检验,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基础疾病与真菌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正比关系[9]。

2.4 抗菌药物 92例患者在真菌感染确诊前均大量使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入院前在家中、社区或门诊均有一周以上的抗生素应用记录),且均为二联用药[10]。在药物种类方面,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应用频率最高,同时也包括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头孢匹胺、甲硝唑、磷霉素、拉氧头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阿奇霉素等。提示抗菌药物的广谱、高效、联合、长期应用会提升真菌感染的发生率[11]。

2.5 糖皮质激素 在研究所涉及的92例真菌感染患者中,有6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占总数的65.22%。在各类糖皮质激素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甲泼尼龙与醋酸地塞米松[12];32例患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占总数的34.78%,经χ2检验,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为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3]。

2.6 侵入性治疗 在研究所涉及的92例真菌感染患者中,有64例采用侵入性治疗,占总数的69.57%,主要有插管、导尿管等[14];28例患者未采用侵入性治疗,占总数的30.43%,经χ2检验,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侵入性治疗的应用为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5]。

2.7 感染部位 标本来源为尿、痰、大便、分泌物等;感染部位方面:68例呼吸道感染,16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肠道感染,4例腹腔感染[16];菌种方面:84例为酵母样菌,8例为未鉴定的真菌[17]。

2.8 抗真菌药物治疗 全部患者均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72例注射氟康唑,20例口服氟康唑。

3 讨论

3.1 真菌感染与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的关系 在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面,广谱抗菌药物的联合、长期应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次研究所涉及的92例患者在继发真菌感染前均在家中、社区或门诊有一周以上的抗生素应用记录,而且用药的起点高、剂量大,其中,头孢菌素加喹诺酮类的应用频率最高。受该因素的影响,患者体内微生态失调、菌群严重失调,为真菌的大量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最终导致院内真菌感染问题的发生[18]。

3.2 真菌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的关系 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大多病程长、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不仅各器官功能下降,而且机体的免疫能力也远远低于中青年患者;受医院环境的影响,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19];多种基础疾病的存在,如高血压、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问题,在降低患者内环境稳定水平的同时提高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3.3 真菌感染与侵入性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关系 在研究所涉及的92例患者中,64例采用了侵入性治疗,占患者总数的69.57%,插管、导管的应用非常普遍。其中,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会破坏患者呼吸道的生理屏障,削弱咳嗽反射,重复进行的气管吸痰也会使真菌进入呼吸道,提升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长期的导管留置则会提高相关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20]。与此同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原因在于它会造成患者免疫功能的削弱,降低机体对真菌、细菌感染的耐受性,在促进感染扩散的同时提高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这一点在老年患者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3.4 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真菌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可谓无处不在,即便是健康人,其皮肤以及与外部环境相同的腔道中也存在着真菌,但这些基本属于正常菌群,不具备致病性。不过,在人体生理屏障破坏、免疫力下降或是滥用抗生素等情况下,真菌会因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大量繁殖并最终治病。

结合前文对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本次研究认为,院方应注意做好抗生素应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并以制度的形式对各项要求加以体现,要求各部门加强日常工作中抗生素应用的监管力度,将医院对消毒隔离、合理用药、基础护理等工作的制度要求落到实处。为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院方还应构建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以定期、不定期抽查结果为依据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与工作人员的薪酬挂钩,提升其贯彻制度要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虑到院内真菌感染患者大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高效抗菌药物时,医生应对用药是否可能使患者继发真菌感染进行充分考量;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使用的康盛药物,应注意做好标本送检工作,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具有较强敏感性的窄谱抗菌药物,切忌出现经验性用药的行为;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口腔、会阴等部位的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各项要求,做好手卫生,最大程度外源性感染的发生机会。另外,也要注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削减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升患者免疫力等。

[1]王在义.271例慢性肺部疾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医学报,2013,28(B12):124.

[2]方小娴,廖胡君,方苗,等.皮肤科门诊患者5 518例浅部真菌感染情况及菌种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0):1016-1018,1020.

[3]肖志刚.我院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用药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6):76-77.

[4]魏荣花,龙海菊,王玉凡,等.探讨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J].当代护士,2013(9):21-22.

[5]杨鸿,黄文祥.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6):2956-2957,2970.

[6]杨咏梅.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3):8-9.

[7]张鑫.老年人继发真菌感染13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7):2299.

[8]王素琴.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8):10-11.

[9]杨雅萌.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4):485-486.

[10]任冬云.ICU患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57-258.

[11]李保会,李云生,杨秀丽,等.下呼吸道病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34例探析[J].当代医学,2013,19(17):66-68.

[12]隋东江,赵海霞,李伟生,等.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82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399-1400.

[13]梁明.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措施[J].中外医疗,2013,32(12):100-101.

[14]谭燕.呼吸内科抗生素的有效运用问题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84-85.

[15]葛敏.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866-867,870.

[16]马东波,田蕊,贾要丽,等.肺部真菌感染139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1):33-35.

[17]邹良能,柯明耀,洪德群,等.老年人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597-598.

[18]吴乐霞,李正伟.19例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8.

[19]贾丽.真菌感染的检验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46-47.

[20]王光华.72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8-19.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 and to summariz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s 92 inpatients of fungal infection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an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llect,collate and analyze the medical records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age of patients,length of stay,and underlying diseases wer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s,which meant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 was the result of combined action of many factors.Conclusion Medical care personnel should focus on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adopt pertinent measures to eliminate or prevent the risk factors,so as to preferably achieve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sufferers.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s;Risk factors;Precautionary measures

2014-10-28)

1005-619X(2015)05-0533-03

10.13517/j.cnki.ccm.2015.05.046

116013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

猜你喜欢

皮质激素真菌肺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真菌造房子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