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2015-01-21申庆合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四联眼睑面神经

申庆合

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申庆合

目的 探讨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3-03—2014-03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激素等治疗方式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四联疗法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例数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例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医四联疗法实施治疗,对于提高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

中医四联疗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或者是下面的面神经各段遭到损伤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症状[1]。主要的病因可能是患者的头部受凉后诱发脱髓鞘和茎乳突孔受到强压所致,在临床中由于此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此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抗病毒、激素等治疗方式和中医四联疗法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将资料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03—2014-03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每组各20例。治疗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40.13±4.99)岁;病程为2~180 d,平均病程为(90.10±20.90)d。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40.47±4.74)岁;患者病程为2~180 d,平均病程为(89.90±21.90)d。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第一,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诊断标准;第二,同意本次分组治疗研究方式,愿意采用任何一种治疗方式配合治疗过程实施;第三,排除了大脑性神经病变、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疾病[2]。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激素等治疗方式实施治疗过程,在这些常规治疗实施后,口服甲钴胺药物,3次/d,0.5 mg/次;服用维生素B族元素,3次/d,20 mg/次,在病发严重或者是急性发作期可以配合红外线进行透热治疗[3],在红外线透热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眼睛保护,避免造成瘫痪肌过度牵引,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实施。

治疗组采用中医四联疗法实施治疗过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中医四联疗法,治疗的中医药剂组成成分为:党参13 g、焦白术10 g、川穹10 g、白附子8 g、当归10 g、苏梗8 g、防风10 g、前胡8 g、全蝎8 g、炙甘草8 g、白芷8 g等,用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用[4]。

中医外敷治疗方剂组成成分包括:生川乌8 g、红花12 g、丹参12 g、麻黄7 g、生草乌8 g、白芥子8 g等进行研磨,变成粉末后用白酒和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将药末调匀,将其放入药袋中,然后加热,将药袋热敷于面部,每次大约热敷15 min,2次/d。

中医按摩治疗方式如下:在患者的四白穴、太阳穴、印堂、颊车穴、翳风穴、牵正穴、人中穴位等多个穴位位置进行按摩搓揉,其按摩强度为患者感受到轻微的胀痛,但是没有出现明显疼痛为最好,每个穴位按摩1~2 min,持续按摩3次。从鱼腰向阳白位置,再由内向上进行按摩,使用推拿方式,每部推拿5次,持续推拿5遍,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

中医艾炙治疗方式如下:在上述按摩推拿的基础上,在选中的各个穴位进行针灸疗法,每个穴位针灸1~2 min,直到患者的皮肤出现局部发红后停止。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价 治疗痊愈表现为患者的面容、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患病一侧的眼睑完全闭合,眼睑功能恢复正常状态[5];治疗显效表现为患者的面容、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病一侧的眼睑基本能够全部闭合,眼睑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状态;治疗有效表现为患者的面容、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患病一侧的眼睑基本能够闭合,眼睑功能有所改善和恢复;治疗无效表现为患者的面容、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没有恢复正常,患病一侧的眼睑不能够完全闭合,眼睑功能没有恢复正常状态。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例数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例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出现口眼歪斜等情况,其病理原因分析大多是因为患者过度劳作、机体正气不足导致患者出现气血不足、经脉运行受阻所致。这种面神经麻痹症状在临床中的发病病因不明确,同时这类型疾病患者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一旦出现病毒感染后,患者的病情就会变得非常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当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研究过程中显示,中医四联疗法实施治疗过程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四联疗法通过实施针灸、按摩、中药外敷和内服等治疗方式能够达到疏通脉络、祛湿止痛的效果,比如在中医药剂组成成分中含有白芷、前胡等中医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达到解表去热、祛湿止痛的效果,再比如党参等药物能够达到固本培元的效果,而当归等药物能够达到活血通络、益气补血的效果。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抗病毒、激素等治疗方式和中医四联疗法实施治疗过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例数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数据结果表明了应用中医四联疗法实施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面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炎性症状和炎性反应,有利于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改善神经细胞的兴奋状态,达到益气补血、疏通脉络、活络止痛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李庆哲.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2]张俊卿,张英端,郝艳霞,等.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4):101-102.

[3]张俊卿,张英端,郝艳霞,等.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J].吉林中医药,2013(5):511-512.

[4]孙美玉.牵正散加味治疗风寒阻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5]熊健,佘畅.“三通四联”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C].湖南省针灸学会、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0湖南省针灸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0:4.

2014-12-12)

1005-619X(2015)05-0507-02

10.13517/j.cnki.ccm.2015.05.030

551600 贵州省大方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猜你喜欢

四联眼睑面神经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人哭泣后眼睛会肿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复杂眼睑裂伤分型及手术整形的临床分析
四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症1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