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八)
2015-01-21李荟元
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八)
整形美容
1 难愈性直肠阴道瘘的新疗法:脂肪注射
难以愈合的直肠阴道瘘的治疗对外科医师是一种挑战。而脂肪组织移植是组织缺失充填的一种有效方法。作者推测,通过将脂肪注射到难愈性直肠阴道瘘的周围刺激能否促进瘘的愈合?!为此进行了研究。
对6名难愈性直肠阴道瘘患者—4人是因产伤引起的、2例是Crohn’s病者。从患者身体抽取脂肪组织,将其注射于难愈性直肠阴道瘘的周围,然后将瘘道横向切断。
结果:1例难愈性直肠阴道瘘经过一次治疗后获得痊愈;5例经两次治疗后愈合、间隔期为6周。因产伤引起的难愈性直肠阴道瘘经治疗后随诊平均41个月(14~53月),未见复发;2例因Crohn’s病引起的难愈性直肠阴道瘘,在治疗痊愈后的23和25个月瘘道复发。
结论:将脂肪注射到难愈性直肠阴道瘘周围的疗法是一种可用的新疗法,它避免了广泛切除术引起的危险,通过注入脂肪的刺激作用,促使血管结构的改善,进促进瘘道愈合,而供区不会因此引起副效应。
[摘译自Int Urogynecol,2015,26:139-144]
2 喷水压力能影响移植脂肪的效果吗?改善吸脂移植成活率的体外、体内实验研究
现代研究证实,在施行传统脂肪吸取时如果附加喷水压力可以提高脂肪移植后的效果。不过对此进行系统的、随机性、对照性的研究者甚少。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方法:选择接受塑形手术的健康中国女性进行研究。由同一外科医师、采用同一方法、同一器械进行操作。手术开始,随机选择手术区一侧吸脂、但不加水压,抽取50ml脂肪,作为B组。另一侧在抽脂肪时先加喷水压力再行抽脂,同样取50ml脂肪作为A组。将所取的两组脂肪分别进行体内、体外实验研究。
结果:抽取脂肪时加以喷水压力的A组,脂肪的存活率较高,与B组相比有较多的CD34/CD45细胞。移植后A组的效果也优于B组:容量保持好、细胞凋亡发生率低、组织中有较多的新生血管。
结论:在进行传统吸脂时,如果先加以喷水压力,可使吸取的脂肪组织具有更佳的活力,移植后可获较高的成活率。
[摘译自Plast Reconstr Surg,2015,135:127-138]
3 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全身性硬皮病患者口周围纤维化改变
自体脂肪移植曾成功地应用于治疗各种硬化性疾病,包括局限性硬皮病。患有全身性硬皮病(SSc)者,其口腔周围组织增厚,使之张口动作受限。作者进行了用自体脂肪注射减轻张口困难的研究。
对20名患有全身性硬皮病、平均年龄35岁的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病期持续平均11年。对每例患者从脐周围取脂肪2ml,分别注射于口周围8个点。然后,记录治疗前后的改变—查张口的距离、口的周径;皮肤硬度用数字硬度计测定;查治疗前后微血管的结构和微血管的密度;通过采用抗CD34/ CD31免疫组化法染色查口周情况并取活检查表皮、真皮结构的改变。
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张口距离及口的周径都明显增加(P<0.001);口腔周围皮肤内新生血管增多;皮肤组织学有改善—表皮、真皮结合处结构增厚(P<0.0001)。
提示:对于患有全身性硬皮病患者,通过向口腔周围组织内注入自体脂肪后,可使组织中新生血管增多、皮肤结构改善,使张口困难的症状得以减轻。
[摘译自Cell Transplant,2015,24:63-72]
4 采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系统资料复习及肿瘤学综合分析
使用自体脂肪隆乳是常用技术,但其满意度、特别是安全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象是因乳腺癌行手术切除后采用自体脂肪进行乳房重建者。通过肿瘤学、临床学、美容学进行功能评价,收集患者的反馈、查明放射检查资料,还通过查询有关脂肪隆乳关键词的检索资料—从1986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的PubMed,WEDLINE,EMBASE,SCOPUS,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可行性分析的35个资料、3 642个病例,随诊18个月,均获得医生及患者的满意评价。并发症中脂肪坏死是较多者(4.4%);因出现乳房包块需进行活体组织检查者占2.7%;需间断性进行乳房图像检查者11.5%。术后24.6个月,患者体重恢复率平均为4.4%。统计学分析显示:从肿瘤学分析上看,自体脂肪隆乳与非脂肪隆乳者比较,术后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10)。
结论:对于因乳腺癌切除乳房后采用自体脂肪隆乳者,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医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对此类对象,定期进行放射性图像检查是必要的,对于肿瘤学的进一步观察也是必要的。
[摘译自J Plast Reconstr Aesthet,2015,68:143-161]
5 游离脂肪移植后脂肪细胞的再生:基质血管成分的作用
本文观察了新鲜的人基质血管成分(human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细胞对移植脂肪存活的影响。从抽出的脂肪中分离出SVF,取0.5ml脂肪组织混以1×106SVF细胞,另一组只混以培养基质。然后分别注于裸鼠皮下。于1,4,7,14,30,60,90d从注射区取材,查:一般情况、脂肪存留率;Whole-mount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查S100、CD68、CD34;ELISA查VEGF、bFGF;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性受体-Y(PPARY)荧光原位杂交。
结果:实验组移植脂肪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移植组在第3天就有新生的血管,而对照组到第7天也很少有新生血管。后期,实验组的新生血管周围有大量圆形新生的脂肪细胞、具有大核,且S100、CD34呈阳性、而CD68呈阴性。移植晚期,大多数新生的脂肪细胞呈PPARY阳性。而且,SVF组有高水平VEGF、bFGF表达。
结论:新鲜的人基质血管成份细胞与脂肪细胞混合后进行移植可增加脂肪的存活率,这是通过分泌生长因子、促使血管新生和增加基质干细胞密度等使脂肪细胞再生的结果。
[摘译自Cell Transplant,2015,24:49-6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整形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李荟元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