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推进铸企创新发展
2015-01-21裴柯兴
裴柯兴
(曲沃县民政福利企业有限公司,山西运城 043400)
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已经步入“换挡期”。因为中国经济之前赖以高速增长的各种因素如人口红利、资源优势以及环境因素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铸造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加上许多钢铁企业的“加盟”,更使许多铸造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利润空间空前缩小。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是摆在每个铸造企业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在我国的铸造企业中,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个别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择手段,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有规模的铸造企业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落实质量责任方面确实下了功夫,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但是在成本控制上,却显得有些粗放,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实现铸造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重点需要在两个关键点上做好工作:一是要建立企业成本责任体系并有效运行,二是纵横对比,抓住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企业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靠监督控制虽然有效,但效果有限,更有效的措施只能是寻找和建立工作项目的动力机制,形成推动工作项目的原动力。铸造企业的成本控制也是这样,没有动力是很难得到有效开展的。
实现铸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可采取以下步骤:
1)主要领导挂帅,专人负责,制定成本控制综合措施方案;2)从铸件成本的关键项和容易见效的地方着手,以项目方式进行管理和考核;3)主要原材料损耗率指标的确定;4)制定产品材料消耗定额;5)完善“模拟法人效益管理制度”。
1 制定成本控制综合措施方案
企业成本管理的推进要有专人负责,并对其成本推进效果进行项目管理考核。公司成本管理负责人要有很强的成本意识,并了解车间生产流程,熟悉产品成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司成本控制方案。
成本管理较为长远有效的模式是根据工序,划小核算单位,建立项目“模拟法人效益管理制度”。要紧紧抓住效益考核这一主线,并通过强化成本意识教育,形成降低成本的原动力。
之所以成本管理需要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是因为许多铸造企业考核制度中没有(或者是暂时无法)把产品成本与职工及管理干部的效益工资挂钩,导致职工及管理干部的成本意识不强,无形阻力较大,没有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推动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成本控制(包括成本定额的制定)及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专项管理,这项工作一般由企管部专职小组负责为宜。
2 从成本项目的关键项和容易见效的地方着手
铸造产品的成本结构,一般情况下工资部分只占5%左右,而主料约占30%~50%左右。显然在主料上下功夫比在人员工资上下功夫作用要大的多。从这一点上来讲,熔炼工部是铸造车间成本控制的最重要单位,也是最容易抓出效益的地方。
原材料、修炉材料、熔炼工部的维修费用、电费、工资、设备折旧以及冲天炉用焦炭等材料消耗,组成了产品的基础成本。将所述成本按吨铁水成本计算作为考核熔炼工部的一项关键指标,并与其绩效工资挂钩,熔炼工部主任是成本控制的实际负责人,有权对工部职工成本管理责任进行直接考核,但其效益工资考核要与工部职工效益工资分开。
车间工部成本考核应当有两个成本指标,并各占50%进行考核。一个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成本与定额成本的价差,反映了车间工部在降耗方面的实际绩效;一个是以现价计算的“车间工部利润”,反映了车间工部对应材料价格波动因素上的措施效果。
供应部对成本控制作用巨大。供应部在采购材料时,除了接受公司领导的指导监察外,一定要与车间工部等用料部门协商,并将吨铁水成本与供应部挂钩,形成降低成本的利益共同体。
有的领导担心将成本考核纳入车间工部考核会影响产品质量,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质检部考核产品的材质,如果材质不合格,产品报废对熔炼工部的成本影响更大,会算账的领导是不会用这种方式来降低工部成本的。
下道工序就是用户。根据产品单重、生产工艺、铁水利用率、成品率及产量可以计算出当日生产产品的铁水理论消耗。每节约1t铁水,与减少1t废品所节约的成本相当,因此,提高铁水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手段。将浇注小组及造型车间统合成一个考核单位,把铁水理论消耗量与实际消耗纳入效益工资考核。没有这个指标的考核,实际上还是一种肉烂了还在锅里的一种粗放管理思维,铸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
每一项考核指标,都有一对供求单位,只有环环相扣,才能够准确计量和考核,达到事半功倍的考核目的。
笔者认为,只要成本考核措施得当有效,在铁水成本项目上每吨铸件降低一百到三百元成本是完全可能的。
3 主要原材料损耗率指标的确定
主要原材料损耗率是准确分析原材料消耗正常与否的关键指标,可采取如下办法确定。
1)根据先进企业经验估计确定
根据相关资料,主要原材料损耗率的估算原则为:
(1)使用优质原料时,熔化时的化学损失率取4%;
(2)使用劣质原料时,熔化时的化学损失率取5%;
(3)浇注时的飞溅以及混入造型砂中的不可回收率取1%;
(4)打毛刺等精整作业研磨量取1%.
一般来说,使用优质原料时损耗率应该是6%~7%,在工厂材料管理时应当以此标准进行判断和考核。如果损耗率达8%~9%,则要分析是否是在倒掉的废砂或废渣中混入了过多的铁豆等材料。
2)(电炉)单炉实测法:准确计量实际投炉量,熔炼出的铁水除渣后计量,加入合金除渣后再计量,由此计算电炉损耗率及合金利用率。
3)每月投入产出的核算
月初工厂总铁量+当月进铁量-当月产品出库量=月末总铁量
材料消耗的计算,必须按规定进行月末盘点,并进行分类统计汇总。
计算总铁量时,不仅在制品、库存原材料要进行分类盘点统计,工装等等铁件也要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工装等报废材料的回炉也是影响材料消耗的指标之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工厂不重视出厂产品的准确计量,而是采取合同重量计算法,或者采用抽查平均值进行估算,这会严重影响实际损耗指标的确定,进而影响考核分析工作。铸件成品逐件计量统计,不仅有利于原材料消耗分析,而且对于控制和考核造型质量(对于铸型紧实度不够而造成的涨箱进行考核),控制废品,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 制定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在第一、第二阶段的工作有了一定进展后,进一步制定完善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也就有了基础。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要根据材料分类来进行。主料定额如上所述,主要依据产品平均单重、工艺出品率、定额成品率及材料损耗率等因素来制定,通过月度考核的积累来修正和完善各种参数。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也是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实测其芯子重量、每箱型砂消耗、辅料配比、材料利用率等因素来制定。低值易耗、维修材料可以根据月度消耗统计定出月度消耗定额或吨产品消耗定额来进行月度考核。
一旦开始进行定额考核,车间生产的所有产品必须都有定额,批量较大的产品,要进行准确计量;单件小批产品,可以根据经验进行估算。只有进行了定额考核,定额工作才有实际意义并可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析和控制才能够更科学,更有效。
5 完善“模拟法人效益考核制度”
在完善成本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核算单位的划分,以“模拟法人效益考核”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职工中形成降低成本的原动力。
成本考核能否真正有效,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授权,就是对于所考核的项目被考核人是否有管理权限。如果一个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70%是被考核人所无权管理的,那么这项考核必然没有实际效果。
多数企业对职工的考核以计时工资为主,产量、质量、安全等指标为辅的考核模式,这是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原因之一。如果企业能对车间、班组及职工进行以小团体综合经济效益指标为主的工资考核,相信每一位职工都会成为经营者,将会成为启动职工创新的“核动力”。
在进行职工工资效益考核时,要循序渐进,奖罚比例要适度,要进行盈亏原因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措施到位。
模拟法人效益考核制度,可以综合反映车间工部的工作质量,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节约意识,并形成持久的创新动力,推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1]铃木滋.中小铸造工厂的管理经验[J].铸造工业,2014(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