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播未来的命运与收音机的变化

2015-01-21梁颐

中国广播 2014年5期

梁颐

【摘 要】本文借美国媒介环境学家保罗·莱文森的媒介理论,阐述了广播的历史和未来,探讨了广播“未来是否消亡”问题。认为广播将永远伴随人类存在,但广播接受和传播信息的终端硬件部分即收音机将趋向人性化发展,发展包含在和人类日常用品、人类生命、其他媒介硬件的融合共存中。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 小生境原理 人性化趋势原理 媒介生态合适位置原理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缘起与背景

媒介发展历史上,有的媒介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如曾经的无声电影;有的媒介在思量中前途未卜,如纸质报纸。人们也多次思索与担忧着广播的未来。2013年10月25日,笔者点击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篇名为检索项,以“广播”和“消亡”共同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新闻与传媒类论文15篇;以全文为检索项,以“广播”和“消亡”共同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新闻与传媒类论文544篇。关于广播未来可能消亡的观点,主要源自对广播面临的电视和新媒体压力的担心,典型的观点如“从上世纪电视的兴起到本世纪新媒体的流行,世界和中国的传媒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变局中,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也有人因电视和网络视频的强势对广播和音频的生存提出了质疑”①。

必须承认,对广播未来的担忧不无依据。在之前的岁月中,她曾面临不断前进的媒介技术的冲击:电视曾一度抢尽了她的风光,互联网又给她增加了生存压力……那么,广播未来的命运究竟如何?本文试探讨这一问题。

(一)广播“未来能否存在”问题渴求理论指导

当今媒介实践的状况是:在媒介沙场,诸路人马拼杀激烈,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②混战。2013年6月14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会议上,有专家就此类问题指出,媒介的发展要“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主张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还有业界专家指出,向新媒体领域拓展的道路上,“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③

(二)媒介环境学为媒介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观察视角

美国著名媒介环境学家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通过对媒介史的研究,探寻媒介的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媒介发展。之所以分析莱文森的理论以研究广播的未来发展,在理论上有两点层层递进的原因:一是若探寻媒介的发展规律,传播学的学术资源中,媒介环境学理论可提供支持。传播学有三大学派:北美主流经验学派、批判学派(以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及文化批评为代表)和媒介环境学派。三大学派中,只有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重点指向了媒介本身的发展进化规律,其他学派重点指向的是媒介生产的内容,重视的是媒介内容的生存发展规律。二是在圈定媒介环境学理论为探寻媒介进化律方向所在的基础上,同一学科的学者研究兴趣和重点亦会不同。媒介环境学派诸学者中,就广播及其未来发展而言,莱文森的思想最能供给丰富的理论支持。

莱文森感兴趣于媒介进化及未来媒介发展问题。他曾在多种场合、多部作品中谈到媒介的未来,如在《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新新媒介》中。当然,他亦认可在信息革命里预测任何结果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有困难并不代表不可能。莱文森的预测有的已经得到了验证,如他在上世纪70年代就预见“有一天,用我们手中的一个小设备,我们能够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得到任何信息,不管我们当时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现在,有了iPhone,我们已经接近这点了。④莱文森重视研究广播,并以媒介进化原理论证了广播的历史和未来。关于媒介进化,莱文森的总体思想是媒介进化类同生物进化,即:生物生存、进化要适应自然生态环境,媒介生存、进化要适应人类生态环境。具体讲,莱文森总结了媒介进化的三条主要原理:“小生境原理”“人性化趋势原理”“媒介生态合适位置原理”。这三条原理水乳交融,互相渗透和支持,集合在一起,形象、有力地论证了广播的历史和未来。

二、广播:“永不消逝的电波”

(一)广播是深受人类喜爱的媒介

媒介史上,广播发展的势头曾被电视压倒,现在又面临新媒介、新新媒介的冲击,但这些都否认不了一个事实:即使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仍然有部分人是广播的执著爱好者,如现实中“调频发烧友”的存在。2013年10月25日,笔者在Google网站搜索“调频发烧友”,有2,130,000条结果显示;点击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以全文为检索项,以“调频发烧友”为检索词,共检索到论文112篇。

(二)莱文森的“小生境原理”阐释了广播持久生存的原因

为什么广播有经久不衰、令人热爱的魅力,为什么即使媒介沙场如此战火纷飞,广播仍能安居一隅?莱文森的“小生境原理”回答了这个问题。莱文森对广播问题的思考来自于媒介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默片和广播都曾在20世纪的美国辉煌过,但后来有声片和电视出现了,在同样的媒介技术压力下,二者命运却截然不同——默片退出媒介沙场,成为历史和记忆,广播继续生存。对此,莱文森的答案是:媒介兴衰成败的革命中有一个深奥模式——媒介生存进化有一个“小生境原理”。

那么,何为“小生境原理”?生境,在此指的是人类生态环境;小生境,指的是人类大生态环境的某一部分,即小的生态环境。更详尽的解释是:人类在多种状态下生存,有多重生态环境,有大有小,诸种大、小生态环境之间,可能独立也可能有重合。比如白天劳作时和晚上休息时人的生存环境不同,人类行走时和听别人说话时的环境也不同,但人类可以边走边听人说话。总之,这些状态所处的环境都是人类习惯的,都是人类生存的一个个小的生态环境,简称为“小生境”,但这些小生境都必须是符合人性的。而媒介的生存进化“小生境原理”显示,媒介倾向于复制前技术世界中的传播模式,前技术世界的传播模式都是符合人类某种小生境的模式。媒介和前技术传播模式里的某种小生境对应时,就能够存活。这就是莱文森的“小生境原理”。

“小生境原理”认为,“媒介进化的普遍原则就是和前技术环境中自然世界传播模式的一致程度。一致程度越高,越能适应人类生态,和人类和谐共存。这和生物进化规律一致。比如,某种生物能历经亿年而不消亡,是因为这种生物和外在环境和谐。生存下来的媒介回应的环境必定是符合某种人类小生境的”⑤。这样存在下来的媒介,被称之为找到了它的人类“小生境”的媒介。

广播能生存,因为她的传播模式符合前技术世界中的某种人类自然生存状态,即符合某种人类“小生境”。前技术世界中,人类习惯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比如黑夜准备入睡时习惯闭目躺着听大自然蛙语虫鸣的声音,或者听老奶奶讲故事。而默片衰亡,是因为其传播模式不符合人类小生境。前技术世界的自然世界中,不存在人类只看不听的传播模式,除非是生理上耳聋残疾,否则,人们不会习惯白天万籁俱寂。

“广播存活下来,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正是由于她从最开始就满足、接近、涉及一个基本的传播模式。”⑥同时,广播不仅符合人类的某种“小生境”,而且是人类喜爱的“小生境”,如忙碌劳累一天的人们,能够躺在床上安静下来,享受属于自己的片刻安宁,全身心放松倾听来自远方的声音,是令人类喜爱甚至着迷的生存状态。所以,不管媒介沙场如何厮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广播都能生存下来。

(三)未来,广播将永远伴随人类存在

据莱文森的“媒介生态合适位置原理”,虽然广播会面临来自诸种新媒体、新新媒介的压力,但她能承受得住这些压力。“媒介生态合适位置原理”指的是在人类生态中取得合适位置的媒介,有能力面对挑战得以存活。在莱文森看来,媒介越来越朝着人类传播的自然模式发展,所以广播的存活和默片的消亡没什么值得惊讶的。而越接近这种模式的媒体越容易抵抗新来者的竞争和承受这个竞争压力,可以说,这种媒体(典型的如广播),取得了人类生态的合适位置,或者称她已经取得媒体生态的合适位置了。具体到广播,莱文森强调:“调幅和调频都存活下来,因为它们各自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小生境。调幅单声道存活在复制谈话的环境里,调频立体声存活在用音乐复制一般声音的环境里。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媒介的进化和有机体的进化一样,如果一种媒介符合前技术传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模式,那么这种媒介就一定会存活下来,无论接踵而来的媒介是什么。”⑦

据莱文森在分析媒介问题时对“人的选择”这个因素的考虑,广播没有理由在人类社会消失。在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中,莱文森始终重视人的能动作用。比如,媒介是否能主导社会结构等问题,莱文森认为“人”的因素必须考虑:对于媒介理性的、有意的决定和计划,人的选择是我们分析媒介影响时始终要考虑的因素。至于广播的未来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人的选择,即人类是否喜欢她、愿意继续使用她。既然未来人类没有理由在人性方面发生巨变而不喜欢这种传播模式,那么,广播就没有理由不继续在人类社会存在。所以,不管未来媒介如何发展,人类仍会喜欢广播这种传播模式,广播仍然会有一席之地。

三、收音机:可以折叠的配饰

未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广播的传播模式虽然不会变,但属于媒介技术硬件部分的收音机将发生变化。

(一)媒介技术的发展分为系统(旧称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

关于软件。在莱文森看来,系统使新新媒介在新媒介之后成为可能,新新媒介靠系统运行。“博客网、维基网、掘客网等都是计算机程序,各自以独特而复杂的方式组织信息。如博文是否允许评论、掘客网的‘交友特征……所有这些新新媒介的特征全部靠软件的特殊代码和设计而成立。”⑧

关于硬件。莱文森主张,硬件当然不可缺少。硬件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软件必须要寄生的中央计算机,当然使用者看不见这部分硬件,而只能看见“界面”如微博等系统;另一个硬件部分则能够也必须被使用者看见,这部分硬件即握在人们手中的设备,如电脑、手机。

在莱文森看来,广播的传播模式符合人类喜爱的某“小生境”,是不会变的,发生变化的是硬件部分。本文所说的广播未来外观载体的变化,指的是莱文森所说的硬件部分中人们能看见和使用的设备。广播和新新媒介都需要一个“硬件”作为接受传播信息的终端,新新媒介的这部分硬件叫做电脑或手机,而广播的这部分硬件叫做“收音机”。

(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原理”阐释了收音机的变化趋势

1.收音机朝着符合人性需要的方向发展

莱文森1979年的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和著作《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都对“人性化趋势原理”作了阐释:植物趋向太阳生长,而媒介的演化就像植物生长一样,趋向于一个方向,即符合人性的方向。莱文森发现,在人类一个接一个的媒介技术发明中,媒介的功能越来越人性化,如电话是使电报更人性化发展的新技术。如“人性化趋势原理”所言,广播在未来发展中,外观载体即收音机趋向更人性化发展,令人们感觉更加舒适、便携、便利。其实广播自身发展的历史已经确凿无疑地验证了莱文森的原理,上世纪80年代的收音机,有的体积比两块砖摞在一起还大,而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收音机已经小巧到如手机一般大小了。

2.收音机适应人性需要发展的三点融合趋势

莱文森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小巧、便携。收音机的发展则包含在三点融合中:一是和人类日常用品融合。莱文森指出,“未来的媒介产品将能够折叠起来放进口袋里,但打开之后你根本看不出它曾经折叠过,而且处理速度会更快”⑨。未来收音机可以是随人类个性各异的配饰,如戒指、项链、纽扣、眼镜、发夹,或者挎包上悬挂的卡通小动物。二是和人类生命融合。这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和人类的物质身体融合。人类现在手持的硬件部分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是无需手持,如蓝牙就是无需手持的技术,且在莱文森看来,蓝牙这种无需手持的技术仅仅是媒介技术发展迈出的一步。莱文森甚至认为未来的媒介技术将可以是植入大脑中的芯片。三是和人类的声音、思想的智能融合。媒介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制造出了用声音和手势控制的智能电视。未来媒介将不只是对人类外在器官的延伸,而且能实现对人类思维、智能的延伸,大脑可以不经过耳朵这个作为中介的器官,直接接受媒介信号。未来我们有些人能靠植入大脑的芯片生产出媒介生产的东西,这些人的大脑可以直接接受广播的语言,不再需要耳朵先对语言进行加工。四是和其他媒介的硬件融合共存。未来广播在传播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在硬件上还有可能发生的变化,就是和其他媒介的融合共存。如和视频的融合,融合后的移动机器可能外观非常精致灵活,如莱文森对未来媒介设想的那样,可以折叠而不留痕迹,但同时调频可以和视频组合,也可以是和其他功能如互联网上所具备的所有功能组合。总之按照人类的需要,任由广播的传播模式和多种媒介技术自由组合和切换。

总之,在对广播的未来进行媒介环境学角度的阐释后,也可从“用户心理体验”的角度重申我们的观点。在传播心理学研究视阈中,“用户心理体验,也称为用户体验,是一种用户在主观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⑩。用户体验包括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和感觉、使用时是否享受等。具体到媒介产品而言,体验是一种具体的对使用“人造物”的感官体验,比如用户在使用媒介时的触觉、听觉等。广播作为永不消逝的电波,还在于她对人类心理体验的魅力。夜深人静时,静静躺在床上,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声音,是一种令人放松、感受存在、独特的静谧体验。拉起天线,朝向天际,以调频收听远方传来的声音,是一种令人期盼、感受神秘、投入的宁静体验。这些体验令人留恋却又难以言传,这都是广播的迷人之处和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