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完美课堂”出走
2015-01-20程洁
程洁
讲坛
语文课堂,我们常常追寻这样的“完美”——细读文本能杂学旁搜、深邃精到;讲析课文能口吐莲花、左右逢源;环节设计能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资源开发能宽阔灵动、汪洋恣意……这样的课堂就是“完美课堂”。
[案例一]《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师:咱们回想一下,这篇文章是写事的吗?
生:不是写事的。
生:是写事的。
生:好像写了人……
【点评】学生出现不一样的反应是好事。整齐划一,意味着缺少思维的力度和碰撞。教师不去制止学生的“急于表达”,没有急于给出权威的结论,是一种智慧,这给了学生发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机会,从而就能深入思考自己的观点。
师:我建议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1.结合课文内容找寻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2.意见相同,注意互相补充;意见不同,更要听听对方的理由。
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了很多事,但是又不完全是写事的,有时也写姥姥,写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师:“思念之情”,这和刚才的事例不太一样,请你写在黑板的另一边。这是很有意思的想法!能详细说说吗?
生2:有我故意蒙着姥姥的眼睛,让她摸黑“剪窗花”,还有姥姥给我剪“老牛和兔子”的事。
师:如果让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会写?
生2:刁难姥姥。
师:可以,就请你写——
生3:剪“牛和兔子”。
生4:我赞同他后面的观点,这篇课文不是写事的,是写姥姥对作者的爱和作者对姥姥的爱!
师:请你写下来“姥姥爱‘我,‘我爱姥姥”。
生5:我觉得这篇课文还是写了事,但是不止两件,应该还有“村里人来要剪纸,姥姥有求必应”这件事。
生6:还有村里人夸赞姥姥,姥姥给我寄剪纸的事。
生7: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事是为了写人,而写人离不开写事,作者写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就是想写出自己对姥姥的感情……
[案例二]《梧桐树》教学片段
师:丰子恺在开头和结尾都认为——梧桐树的主人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以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以感到它们的象征呢?你认为呢?静心思考一下,在心中有一个自己的观点,然后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丰子恺说得挺有道理,开头也说了“山远始为容”,站得远才能看得清楚。
生2:我也赞同,就像我们学的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丰子恺所看到的,梧桐树主人是看不到的,所以丰子恺写出了一篇美文。
生3:我的看法和他俩有点不同,我觉得丰子恺是不是说得有点太绝对了?其实,丰子恺怎么就知道梧桐树主人眼里只能看到树干,扫扫落叶呢?说不定人家也能看到许多风景呢?
师:好像有点道理,其他人怎么想的呢?
生4:我觉得梧桐树主人说不定就喜欢自己眼睛里看到的梧桐树呢,我要是梧桐树主人就写一篇文章,专门写丰子恺眼睛里看不到的风景。
师:哎?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呢!
生5:梧桐树主人扫扫落叶,辛苦中说不定也有诗意呢,不劳动,丰子恺可享受不到。
生6:对,梧桐树主人还可以写夏天树下乘凉的惬意。我还知道梧桐树会有“毛辣子”,可以写和虫子斗智斗勇的趣事……
生7:我觉得丰子恺看得更远,因为他从梧桐树的四季中看出了很多哲理。
生8:丰子恺有他的角度,梧桐树主人有自己的视角,各人有各人的精彩,都很好。
师:你的想法就很精彩!
生9:我觉得我如果是过路人,其实也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师:你们启发了我,我有一个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其实我们读大作家的作品,不是为了成为和他一样的人,而是为了成为像他一样有自己想法的人。或许有一天,当你的人生经历再丰富一些,你会更深地认同丰子恺从一个远观者角度所写的梧桐树。
【案例反思】
一、 凸显教师不是真的完美
上面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话少,学生精彩。教师所做的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引出一个适切的、富有挑战性的话题,然后为学生的思考讨论提供帮助、支持和点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美”不在于显示话语霸权,而在于鼓励、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而不是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师以自己的“低”引发了学生的“高”,以自己的“弱”引发学生的“强”,这才是语文课堂应该彰显的真正的“美”。
教师也是人,人性自我的贪念使“显己露才”成为了发乎情性的自然;但是作为教师,“退隐”和“让学”应该成为职业的操守和境界,更应该是生命的禅修。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我们找准话题,给予了学生时间对话碰撞,给予学生真诚、安全、信任的氛围,学生的成长才是“完美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 不出岔子不是真的完美
以上两个案例中,学生围绕探讨的话题有一个共同点——开放而富有挑战。它们没有唯一正确的完美答案,没有必须接受的“高大上”,没有精致的水到渠成的结论。当这些话题出现时,课堂开始充满意外,这需要教师有胆识和勇气。而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课堂应该是“学堂”,学生会怎么学,会遇到什么问题,会发生怎样的错误,会走怎样的弯路,不是全部可以由教师预测、避免,甚至替代的,教师应该允许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有可能“出岔子”的地方。
语文素养中常说“听说读写”,其关键在于“想”,语文教育要能够以适切的挑战性话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形成个人见解,教师要有智慧启思、导疑。这种开放和挑战所带来的,是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思想,可以畅达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体验阅读本身所带来的深层的愉悦,可以鼓励他们“不唯书”“不唯师”“不屈服权威”,塑造独立自由的精神,带动探索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比较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首先就源于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如果一个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他就只能永远走别人的老路,就不能走上自我发展之路。一直以来,我们所谓的“完美课堂”极少见到争论,就连讨论有时都徒有形式,如果我们的课堂有一天能够出现“争论”,出现老师也无法下结论的时刻,那样的课堂或许才更接近“完美”。
三、 没有实践不是真的完美
以上两个案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潜入语言文字,经历言语和思维的双重实践。只有亲身、充分地经历了阅读实践,学生的思考和想法才会丰富起来,才会深入起来。当学生表达自己想法时,教师应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对于思维的亮点给予鼓励和点拨,让思维的火花照亮语文的课堂。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天地。“完美”的课堂应该要让学生真正在与语言文字、文本思想深入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运用、思考、再实践,继而生长智慧。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