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谢觉哉反官僚主义思想及其启示

2015-01-20徐振光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1期
关键词:参议会谢觉哉陕甘宁边区

徐振光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谢觉哉对官僚主义的本质、表现、危害性及其根源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的具体措施。谢觉哉反官僚主义思想,对我们在新时期反对和遏制官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谢觉哉;抗战时期;官僚主义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1-0024-03

谢觉哉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司法制度和政权建设奠基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并于1941年起长期担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对反对官僚主义有诸多的论述,学习、研究谢觉哉的反官僚主义思想,对今天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对官僚主义本质、表现及其危害的认识

官僚主义是党内由来已久存在的一种严重不良作风,对官僚主义的本质,谢觉哉一言以蔽之,“官僚主义主要内容,是‘脱离群众。”[1]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自高自大,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对群众漠不关心,甚至作威作福,仗势欺人。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侵蚀着党的肌体,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威胁。

谢觉哉分析了陕甘宁边区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

一是欺压群众、强迫命令的官僚主义。谢觉哉认为:“官僚主义,常与军阀残余相勾结,那就是‘强迫命令”。[2]为了抗战的胜利,政府需要动员群众出人出物支持抗战,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漠视群众的情感和需要,不去对群众进行细致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其自觉自愿地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而是进行强迫命令。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谢觉哉气愤地说:“这与军阀土豪有什不同?”[3]

二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一些领导干部不去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而是凭脑袋空想,乱决策瞎指挥。谢觉哉指出,有些“工作计划或工作指示,不是周密地分析了各个工作的具体情况和搜集了各方意见得出的结论,而是少数人根据狭隘的知识与经验想出来的,自以为合乎实际,实则离实际还远”。[4]这些工作计划或指示脱离实际,闭门造车,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

三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官僚主义。谢觉哉指出,有的官员“满足于文牍,文件发出,百事大吉,不顾文件上写的是否合于实际,也不计及接文件者是否吃得消”。[5]而“至于是否执行,执行程度如何,不大知道。这叫做‘只有布置,没有检查。”[6]从文件到文件,不管事情落实没有,搞公文旅行,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对工作无任何的推进,这种文牍主义式的官僚主义贻害无穷。

对官僚主义的危害性,谢觉哉认为,官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损害党群关系,严重危害党的事业。他通俗地说,官员一旦脱离了群众,“群众感觉最锐敏,你离开他一尺,他就离开你一丈;他不觉得你可亲,就是觉得你可怕;可怕,就不会来护卫你,而是站在干坝上看着你。”[7]对这种大敌人无疑必须要坚决反对。

二、官僚主义的根源

谢觉哉揭示了官僚主义的本质、表现形式和危害,同时,也深刻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一是封建官僚政治残余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君为主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官本位”文化积习深重,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也难免受到影响,谢觉哉说:“我们工作者刚从官僚政治社会演化出来,存在着不少官僚残余。”[8]很多人思想里残存着封建等级思想,没有平等待人的民主意识,这种封建官僚社会意识颠倒了“公仆”和“主人”的关系,对群众态度蛮横,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一定时期内仍将严重影响着党的干部作风的清正。

二是群众反官僚主义的认识与能力还没有养成。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制度催发了国民强烈的政治服从意识和政治容忍性。陕甘宁边区建立民主政权后,经过民主的宣传教育和实践锻炼,群众的民主意识提高了,但如谢觉哉所说,“老百姓压迫在官治下久了,虽然受了民主洗礼,但民主的文化,一般尚未提高,反抗非民主的官僚主义的认识与能力还没有应有的养成”[9],“老百姓对官僚的畏惧还很浓厚”。[10]由于长久的封建专制统治,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淡薄,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民主权利,对官僚主义作风不懂得或不敢以民主权利来保护自己,进行反抗。对官僚主义作风所带来的侵害,群众下意识地顺从,逆来顺受,而这种容忍性反过来又助长了官僚主义作风的盛行。

三是民主制度不健全以致对官僚主义监督不力。对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是议会的主要职能。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边区参议会每半年开会一次,县参议会每三个月开会一次,乡参议会每一个月开会一次。但即使这样,由于时处战时环境等因素,各级参议会还是难于按照规定及时开会,如谢觉哉所说:“因为我们无议会经常工作的习惯与经验,除乡参议会有的能常开会,县、边区参议会则差不多都没按期开会,甚至条例上规定了的常务委员会,也‘只闻其名,不见其会。”[11]边区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只进行过两次普遍选举,召开了二届三次会议,每届参议员的任期也都远远超过规定。

三、反对官僚主义的途径

谢觉哉深刻地分析了官僚主义的表现、危害及其根源,就如何治理和消除官僚主义从法制建设、健全权力机关、保障群众民主权利、上级作表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

(一)健全法制,遵守法制。谢觉哉说:“法令规定人民的义务,也规定人民的权利。照法令应该做的,不容你不做,这是义务;如果超过法令或法令所未许的,强我做,我可以拿法令来自卫,这是权利。”[12]抗战初期,由于缺少法律规范,所进行的政治动员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超出了群众的承受能力,以致强迫主义滋长,谢觉哉提出,“在抗战动员忙碌的边区,许多事需要政治动员,同时也应有法令规定”,“我们需要人民发扬最高热忱,但必有最低限度的规定以防流弊。”[13]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建立法制遵守法制”。[14]为保障边区人民的人权财权不受非法侵犯,1941年11月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壮丁与牲口条例》等法律。

(二)健全权力机关,发挥权力机关对官僚主义的监督作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是边区最高的权力机关,《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各级参议会对区、县、乡等各级政府及其人员有检查、监察、弹劾、罢免等监督权力。谢觉哉对发挥民意机关的对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的监督作用有着充分的认识,他一再强调要健全权力机关,权力机关要按期开会,反映民意,行使监督职能。他说,“如果久不开会,那人民新的意见,无由反映,政府的缺点,不能立时纠正,这对于民主发扬,是有妨碍的”,“这是对民主政治怠工,不可容许”[15]。因此,“县与边区参议会,最好能按期开会,如不能,那就要健强他的常务委员会。”[16]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监督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参议会代表人民议事管事,谢觉哉认为:“发扬与汇集广大人民的力量与意见,来议事管事,事情一定办得很好。”[17]因此,要健全各级参议会组织,按期开会,反映群众的呼声,充分发挥参议会的监督职能。

(三)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利,在选举中检查政府工作,反对官僚主义。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民主选举运动,谢觉哉一再强调要做好选举工作,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选举,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利,在选举中检查政府工作,发挥选举的监督和约束功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他认为,“选举是组织民主政治的头一件事”,批评了“有些同志认为只要事情做得对,老百姓满意,就是民主”的不重视选举的错误观点,因为“你做得好”,也只能“是‘明主,但离人民的‘民主,差得天远”。[18]他又说:“明主当然也好,然而没有人民的监督、选择,‘明主也可以变成‘昏君。不是吗?边区各级政府因久未改选,不少地方已发生强迫命令、贪污腐化,人民敢怒不敢言的事。”[19]陕甘宁边区在选举中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向选民作工作报告,由选民检查政府工作,对政府人员进行评判。谢觉哉认为:“选举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大检阅。”[20]人民是权力的主人,官员是人民授权的公仆,由人民在选举中检查政府工作的优劣,由人民评判好坏,理所当然。人民群众是强大的监督力量,谢觉哉认为:“有广大人民的力量来监督政府,监督工作人员,人可以幸逃法网,但不能逃出人民的视线。坏事就不易发生。”[21]如果“不把选举看做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大检阅,选举必然流为形式主义”。[22]只有在广泛的选举中动员群众检查政府工作,才是真正的民主选举。因此,谢觉哉要求“边区政府民政厅,应有专门负责选举工作的部门,使能好好地进行选举”。[23]

(四)上级要做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模范。谢觉哉认为,肃清官僚主义“斗争的主要枢纽,在于上级领导机关自己坚决的发动和领导。这意思是说,上级应该首先从本身各方面各部门工作检查起,明确具体的发现和指摘哪些办法哪些现象是官僚主义的,加以严格的批评,提出具体纠正的办法,并认真的去执行,也就是说上级本身要做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模范,上行下效,在下级开展反官僚主义斗争就更容易些”。[24]正人先正己,上级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做反官僚主义的表率,才能有说服力,产生教育的威力和效应。因此,谢觉哉要求:“各级负责人及各级工作人员,都应拿出最大的责任心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去检查自己,检查别人,发现官僚主义的例子,加以批评,加以斗争,加以纠正,加以克服。”[25]实践表明,上级领导身体力行,勇于揭短,不袒护自己,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示范做表率,雷厉风行,决心大措施明,不啻是反官僚主义的一剂良药。

四、谢觉哉反官僚主义思想的重要启示

(一)加强反官僚主义的法制建设。谢觉哉重视发挥法制反官僚主义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政治发展史表明,拥有完备而健全的法制,以法制权,可以有效地防范权力的运行发生越轨和扭曲,保证权力的运行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当前,要进一步加强立法,以健全的法制规范权力主体的权力运行范围、运行规则和运行程序,对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细节都予以细化,明确各级权力主体的责任,真正实现权力与责任的一体化,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从而增强反官僚主义的权威性、强制性、可持续性。把反官僚主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还要加大立法,依法保障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监督实效。

(二)强化人大对官僚主义的监督。以权制权,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是反官僚主义的有力途径,参议会是边区最高的权力机关,谢觉哉一再强调要健全权力机关,充分发挥参议会对官僚主义的监督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和法律选举产生“一府两院”并对其实施全面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最有权威、最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对“一府两院”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腐败、渎职等问题进行监督,是人大法定职责。当前人大监督职能的行使状况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各级人大要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善于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尤其是要敢于运用诸如质询、撤职、罢免等刚性监督方式,强化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督促其依法执政、为民执政,对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官员应顺应民意,及时依法罢免。

(三)保障群众的选举权和罢免权。谢觉哉特别重视以保障群众的选举权和罢免权实现对官僚主义的监督和制约,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所有者和授予者,如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被虚化,就割裂了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授受关系,官员自然会对其实质上的权力授予者也就是上级领导负责而不是对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人民群众负责,人民形式上所授予的权力就会容易被滥用,产生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因此,要加大选举制度的改革,充分落实群众的选举权,增强选举的适度竞争,在有效的选择中择优淘劣。由人民群众直接选择代表自己的官员,官员能够直接认识到权力的来源,对群众会产生敬畏感,能够对官员形成最直接的监督约束,促使官员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群众,因此要逐步扩大群众对官员或人大代表的直接选择权。罢免权是选举权的延伸,人民享有罢免权是防止官僚主义的一种最有力的制约手段,要创新机制,以切实落实群众的罢免权为核心,完善罢免制度。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谢觉哉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9.382.383.350.569.570.383.383.351.356.351.358.347.348.608.678.359.357.474.475.476.351.477.357.384.384.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参议会谢觉哉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特点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谢觉哉的读书之道
一条常用的御寒毛毯
谢觉哉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1946-1949年杭州市参议会组织构成、职权限定及其评价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议会制度理论与实践初探
——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为视角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