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商品混凝土企业垫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分析

2015-01-20花成

金融经济 2014年5期

花成

摘要:由于商品混凝土企业所在的建筑产业链资金较为紧张,垫资能力已成为混凝土企业获取市场机会的重要筹码。垫资在帮助企业赢得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加大、运营资金周转效率下降、财务成本上升,现在垫资问题已成为混凝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通过阐述垫资给混凝土企业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对垫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垫资问题的建议及措施,以给混凝土企业在解决垫资问题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企业;垫资;问题与风险

成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业数量已从最初的4、5家增加到近70家,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以及地方政府投资资金短缺,使得商品混凝土企业所在的建筑产业链资金更趋紧张,垫资(即赊销)能力逐渐成为混凝土企业除了产品质量、性能、交付服务水平、价格以外,获取市场机会的一个重要竞争手段。垫资在帮助企业赢得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加大、运营资金周转效率下降、财务成本上升,现在垫资已成为混凝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威胁。

一、成都商品混凝土企业垫资情况

垫资在混凝土行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全国来看基本各个区域市场都存在着垫资,期限短的平均垫资期(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为60——90天,期限长的约为360-400天。通常在竞争激烈的区域垫资期限相对较长,反之则较短,在较大的市场区域,如一、二线城市,年混凝土需求量在1000万方以上,甚至可达上万方,企业数量较多,企业之间协同度较低,竞争比较激烈,垫资期限相对较长;而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如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年混凝土需求在300万方以下,企业数量较少,一般不超过10家,企业之间协同比较容易,竞争不是很激烈,垫资期限就相对较短。成都市场目前年混凝土需求量约2500——3000万方,企业数量较多,企业间协同能力不强,竞争比较激烈,垫资条款比较差。自2010年以来,成都混凝土行业平均垫资期限已经从约230天,上升到现在的约320天,其中一些项目(主要是政府项目)的尾款垫资时间甚至达到3——5年。

二、垫资带来的问题与风险

1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垫资期限的增加,降低了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例如:某混凝土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平均垫资230天,则每年应收账款周转157次,10000元垫资可以支持15700元业务收入,利润942元;如平均垫资时间增加到320天,则年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下降为113次,10000元垫资只能支持11300元业务收入,利润678元。可见,垫资期限增加后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了28%(1-113/157),同样的垫资对应的利润亦下降28%。

2增加资金风险

垫资期限的增加,必然引起应收账款金额的增加,导致坏账风险的上升,客户的经营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增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垫资增加也会增加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导致资金流压力变大,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垫资形成的资金缺口,可能会引发资金流断裂的风险,降低了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垫资将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和权益亦随之增加,通常企业会通过增加负债的方式补足增加的垫资,以缓解资金流的压力,但会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改变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偿还能力,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3增加资金成本

垫资期限的延长,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占用金额。例如:企业月销售收入10000元,垫资天数增加90天,则需要增加流动资金30000元,增加的金额相当于年收入的25%。如果企业通过债务融资补足增加的流动资金,按照10%的资金成本测算,每年增加资金成本约300万元,减少净利润225万元(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如果企业通过权益融资补足增加的流动资金,将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并且权益资金要求的资金回报率更高,资金成本更大。

三、垫资形成的原因

1 下游企业资金紧张

商品混凝土的最终客户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从获取土地到房屋销售的资金周转期较长,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对房地产一直调控,限制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使得房地产企业资金偏紧。为缓解资金压力,房地产企业将资金压力向建筑、混凝土等上游产业层层传递,向供应商融资成为了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对供应商的垫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几年成都政府投资项目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许多项目资金都比较紧张,有的项目资金要几年以后才能全部到位,有的项目直接采用BOT形式,因此对供应商垫资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2行业竞争力不强

(1)在行业内部竞争力方面:成都混凝土行业处于发展的成熟期,主城区约有混凝土企业70家,数量较多,竞争比较激烈,为获得项目,企业间的不良竞争时有发生。比如低价竞争,有些项目在企业规范经营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利润空间,甚至会亏损;还有放宽垫资条件,即延长收款时间、降低进度款收款比例,改变支付结算方式等。现在混凝土企业已经将垫资作为一种竞争力,逐渐宽松的垫资条款是垫资问题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

(2)在与客户议价能力方面:由于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混凝土企业的竞争力也处于劣势。在商务合同条款制定方面,许多条款都是在保护客户的利益,不利于混凝土企业。再加上混凝土企业自身管理精细化程度也较低,商务合同条款的制定不够严密,比如对客户延期付款的款项,没有约定资金成本或罚息。另外由于产品生产交付不能很好满足客户对准时性和连续性的要求,使得企业缺乏对客户延迟付款提出补偿性要求的底气。

3 结算周期较长

结算是付款的必要条件,通常混凝土企业要在合同双方结算办理完成后,且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时点,才能向客户申请付款。混凝土结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票结,即按照混凝土送货单记录的发货数量结算,一种是图结,即按照建筑的施工图计算产品的交付数量。成都地区主要采用图结的方式,图结的主要好处是能够获得正量差,即实际结算量大于生产量。不过图结也存在许多不利之处,延长结算期就是其中之一,图结不能实时确定产品生产交付方量,通常是每月结束后,企业的项目预算员才开始根据上月施工进度,按照图纸计算产品交付数量,与生产数量核对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内部审核流程,报到客户项目部进行确认,项目上对结算书也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流程。图结的确认通常需要20天左右,如果预算人员或客户项目人员未及时办理,结算周期就更长。采用图结的结算方式增加了混凝土生产交付数量的确认时间,也延长了收款时间,增加了垫资金额。

4客户拖欠

混凝土企业处于建筑产业链上,这个产业链上的许多企业管理粗放,契约意识较差,拖欠账款已成为一种习惯。有些客户特别是建筑商,以收到下游客户的账款作为向混凝土企业支付货款的条件,并且他们以项目为单位管理,即使账上有资金,也会以项目未回款为由,拖延付款。有些客户将项目回款挪作他用,比如去开展其他项目,不按时支付混凝土企业账款。还有的客户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资金出现问题,也会形成账款拖欠。

四、解决垫资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1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为混凝土行业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1)政府应通过企业信用平台等手段,积极宣导诚实守信的商业精神,提升建筑相关企业的契约意识。对违背商务规则和合同约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约束,不断改善建筑产业链的商业环境。

(2)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混凝土行业管理,对不符合行业环保、安全、用地、用工要求的企业,要逐步整改或取缔。合理控制企业数量,避免过度投资形成的产能浪费,从而缓解不良竞争。

(3)政府应规范混凝土行业的税收和运输管理。目前许多混凝土企业存在偷逃税金的行为,偷逃税金是许多混凝土企业尤其是中小混凝土企业获取价格优势的主要手段。在运输环节不规范行为也比较突出,超载已经是物流环节的普遍现象,通过超载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也是混凝土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政府应规范混泥土企业的税收和运输管理,使混凝土企业在公平的竞争平台上发展,遏制不良竞争行为,减少将低价和垫资作为竞争优势的现象,促进企业将视线转移到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上来。

2行业协会应帮助混凝土企业的规范商务规则

目前混凝土的购销合同主要采用协会制定的模板和客户提供的模板,单个混凝土企业基本没有能力推动修改合同条款。在合同条款的规范和优化方面需要协会发挥牵头作用,对混凝土交易的结算方式、支付条件、垫资条款,以及其他关于产品定价、调价的条款进行重新的梳理、修正,建立相对公正的合同标准,维护混凝土企业利益,从游戏规则上对垫资比例和拖欠行为进行约束,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对于恶意竞争或违反行业章程的企业,协会要进行约束和限制,引导企业良性竞争、健康发展。

3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提升管理水平

改变混凝土企业垫资现状,提高账款周转效率,降低账款风险的关键还在企业自身。混凝土企业要逐步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具体建议措施如下:

(1)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对客户的选择,合同的签订建立科学的评审、审批流程;建立从销售到回款的闭环管理机制,明确销售人员在项目过程管理中承担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财务对销售人员在账款管理上的财务服务与支持,让销售人员及时了解账款的状态,同时加强财务对账款的监督、管理职能,保障账款的安全性。

(2)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混凝土企业应逐步设立信用管

理部门或岗位,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在客户选择,授信额度,

垫资条件等方面对销售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合理控制信用风险。对应收账款做到及时的跟踪与评价,按账款的风险大小区分不同性质的账款,并制定相应的账款管理政策,保证账款的及时回笼,降低账款风险。

(3)提高生产交付服务水平。混凝土企业应改善生产订单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科学安排生产作业。调度人员要对生产交付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要根据生产能力的变化和客户对生产交付要求的调整,及时调整生产作业安排。生产单位要根据生产订单任务,科学安排项目开盘时间和发货节奏,合理调配生产、运输、泵送资源,保障生产交付及时开盘和连续供应。技术人员要关注原材料质量波动,合理调整原材料配合比,确保产品满足运输、泵送的要求,保障产品质量。通过提升产品生产交付服务质量,避免客户以产品交付问题为借口,抗拒企业对客户延期付款的要求与约束。

(4)提高产品结算效率。建议逐步放弃图结结算方式,采用票结的方式,这样有利于缩短结算时间,减少垫资时间,同时也符合真实交易原则,有利于推动混凝土企业规范合同管理、加强生产交付环节的管理。如继续采用图结,建议企业完善结算管理制度,明确项目预算人员办理结算的时点和时间要求,并配以相应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缩短结算的办理时间。

总之,垫资问题已经威胁到成都混凝土企业的生存与健康发展,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垫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水平,有效的控制经营与财务风险。解决垫资问题的关键还在企业自身,混凝土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生产、技术、结算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增强自身能力,保障资金建康、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