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日本模式推进浙江民生环保意识的可行性分析

2015-01-20方巧云

对外经贸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

方巧云

[摘要]世界经济大国日本亦是环保先进国,并形成了其特有的环境保护模式。日本的环境保护法律完善,环保教育普及程度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高,环保技术先进。借鉴日本环保模式,依据浙江民生环保意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浙江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参与度和市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及建议等问题,从浙江市民环保意识阶段性定位、相关制度保障、企业配合与支持和环保教育这几方面,阐述日本环保模式在浙江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民生环保意识;日本模式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12-0122-03

一、日本环境保护特点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污染大国到现在的环保先进国,日本的环境保护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呈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一)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制度

日本环境保护史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四大公害”事件对环保法律制度、政策的系统化建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期间,建立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67年)。其后,日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法》《家电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等专项法律,《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综合性法律,以及诸多鼓励、促进企业自主环保、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政策。

这些法律的建立保障了日本环境保护模式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是日本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产物,是日本环境保护成功经验的反馈。

(二)环境教育普及程度高

日本环境教育普及程度极高,从学校、家庭到社会,环境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日本将环境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从小学到高中,环保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环保教材内容不但详实而且通俗易懂,甚至其他课程中也有环保教育内容。学生在校内学习环保知识,还时常参与一些社会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等。

日本家庭配合学校进行环保教育,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要分类,要定时定点回收。日本家庭要不断地学习、更新垃圾分类常识,从最初的可燃与不可燃垃圾分类,到如今更为细化、复杂的分类,家庭环保教育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社会环保教育由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完成,社会环保已成为日本的公共文化和文明理念,政府、企业、公众自觉遵守和共同参与其中。在日本从各地的森林博物馆、植物园、森林公园,到开放参观的垃圾处理中心,到每年的环保产品展览会,再到企业设置的接待学生和供社会公众参观学习的科普公园和环保基地都体现环保教育主题。国民环保教育由小到大、细节末梢无一遗漏。

(三)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高

在环境教育普及的同时,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个日本居民,清晨醒来,各项生活行为都能主动、自觉地遵守环境保护规范,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是日本居民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行为之一。

同时,日本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还体现在其对政府环境保护行为的参与,以及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上。在日本,其垃圾处理主要以焚烧为主,焚烧厂选址由专家和市民代表组成环境委员会并推荐人员参加选址预备会,让公众自己选址,若一年内公众选不出合适的地址,则接受市长的选址。同时,垃圾焚烧场的运作要接受市民监督,垃圾处理相关数据需对日本市民定期公告。若日本企业污染排放不合格时,市民会在第一时间用法律手段解决环保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环保技术先进

目前,日本国内废弃物处理实行收集—搬运—处理—再利用的一条龙社会化服务,处理比较彻底,焚烧和资源化的废弃物量占总量的96.30%,填埋不到5%,垃圾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除了垃圾处理,日本在垃圾分类及垃圾回收再利用技术上也世界领先。如,日本电器厂家开发出可反复再利用的用于制造超薄电视的树脂材料、污水磷回收技术和垃圾发电技术等。

二、浙江民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

浙江是中国经济大省,环保也走在全国前列。本文对浙江省杭州(主城区、余杭、临平、萧山、富阳等区域)、义乌、台州及温州等城市的市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一)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调查显示,有79.4%的市民认为环境保护在生活中非常重要,92.9%的市民对现在的环境状况不满意,希望改变现状。61.8%的市民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20.6%的市民认为是企业的事。在被问及自己的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是否会带来促进作用时,大部分市民选择了“影响不大”。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笔者认为以上被调查的城市市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一部分市民则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市民的环保参与度

调查显示,浙江市民的环保参与度不高,只有32.6%的市民表示曾经参与过环保活动,其中:17.2%“常常”参与,其余偶尔参与。67.4%的市民表示从未参与过环保活动;63.3%的市民表示愿意配合政府的环保活动;只有16.5%的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主动参与环保运动。

(三)市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及建议

调查发现,62.5%的市民听说过垃圾分类;21.7%的市民见过分类垃圾桶,这些人中,89.9%表示若看到分类垃圾桶,会注意按照垃圾桶上显示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提示投放垃圾,但他们时常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91.0%的人表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垃圾分类培训或曾经拿到过垃圾分类宣传手册,但若有相关活动或手册,非常愿意或愿意参与的有56.9%,无所谓的有33.0%,仅有13.1%的人表示不愿意。54.7%的人建议有必要学习日本,愿意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浙江市民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目前了解的相关知识不多。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市民的环保意识大都还处于“小我”的状态,即主要关心自己居住区域的环境保护。这一点在访谈浙江杭州余杭区中泰的市民时尤为明显。由于调查期间正巧遇到中泰建设焚烧厂事件,市民对这件事情的反映比较大,抵制情绪很高,甚至发生了规模性聚集、打砸事件。在调查中也发现,其他区域的市民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对声音,但被问及若焚烧厂建在自己居住区域附近是否愿意时,97.0%的市民表示不愿意。

三、日本模式在浙江应用的可行性

日本的环境保护也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了典型示范。日本的成功,是日本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对浙江能否借鉴日本环保模式,或能否推陈出新创造新的环保模式作进一步分析。

(一)市民:环保意识阶段定位

日本市民环保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四大公害”时期的“基本维权意识阶段”,与日本人尊崇大自然的国民性息息相关,这一基本意识催化了之后的环保运动,也使得自然保护教育在70年代成为日本社会主流。第二阶段可称为“法律巩固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成功后,制定了许多环保政策和法律,市民的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得到固化与传承,并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提升。在日本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大氛围。第三阶段是“文化植入阶段”,在此阶段,环境保护已与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日本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日本市民的生活习惯。

此次调查发现浙江民生环保意识的层次较低,尚处于“基本维权意识阶段”。日本人尊崇大自然的国民性在这里普遍缺失,表现在对城市的向往,以及一个个自然村的消失(相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100个)。这其中当然有诸多因素,但从另外角度看出,人们对城市的渴望远远超过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见,浙江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日本模式要在中国,或浙江取得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政府:制度保障

日本市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与日本政府制定系统化的环保政策、法律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到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了市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行为。同时,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各种政策鼓励市民参与到政府的各项环保工作中。如上文提到的焚烧厂选址以及对焚烧厂垃圾处理的监督问题,日本政府一开始便订立了游戏规则,这些制度和政策一旦制定,便落到实处。

近几年浙江也制定了各种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但主要体现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管制或对政府官员环保作为的监督上,如以各种环保补贴鼓励少排放,以各种监督惩罚措施、法律制度控制企业污染排放;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环境违法企业发放贷款,偷排、直排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向社会公开道歉,重点排污企业要向社会公开环保治理承诺等,以及对区域政府官员考核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等。相对日本模式而言,浙江出台的环保政策、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且落实也不够到位。市民在环保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很低,对其环保意识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

(三)企业:配合与支持

日本企业主动环保的意识很高,从生产到产品宣传,从食品生产企业到日化、器械等企业,都非常注重环保。而且一些日本企业还设置了免费参观的科普公园和环保基地,为社会环保做贡献。在日本,企业以“绿色”形象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利润,更重要的是源自其主动环保的意愿。这样的企业环保氛围营造了日本全民环保的大环境。

在浙江,企业愿意主动环保的数量尚占少数,可在超市食品货架上寻到的 “绿色”标示或环保回收标示却很少在其他产品或产品包装上见到。企业对政府政策的配合与支持主要源自对利润的渴望。市民对企业环保主要持“观望、监督”态度,还没有到以环保为共同愿景的阶段。

(四)环保宣传、教育

日本环保的成功与环保教育分不开。环保教育反过来促成了日本环境保护的成功示范。环境保护已经是日本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到日本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日本的环保文化,环保宣传时刻在身边。

目前,虽然浙江尚没有做到如此极致的环保教育与宣传工作,但也为宣传环保设立了各种类型的环保展,在各地也建立了环保宣传站等。据调查了解到目前浙江杭州建立了江干区华家池和双菱、拱墅区和睦、下城区东新园、西湖区庆丰、下沙经济开发区6个环保宣传站,主题是环保科普教育,工作日接受学生参观。浙江的各类学校也组织以环保主题的如“废物利用手工DIY小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但环保的宣传和教育远远不够。

日本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会早在1977年修订《中小学学习指导大纲》时,便提出重视环境教育的方针。1989年再次修订大纲时,在小学低年级新设立了“生活科”,通过具体活动和实验让学生关心自然。小学各科中也都有环境教育的内容。初高中教育也十分重视环境教育。1991年、1992年,日本分别编发了大中学校用及小学用的《环境教育指导资料》。此后,中小学环境教育更加规范、普及。总之,日本环境教育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亲近自然教育,在学习中更多地与自然接触;了解自然教育,在各科学习中增加自然知识;保护自然教育,通过环保活动参与环保实践。但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对环保的重视还不如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

正如孔健祥林曾说:“进行环境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培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人,使人们普遍具有环保意识,在工作、生活等各种活动中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性,自觉选择无损于环境的行动。”从中小学教育入手,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不失是一种好的选择。

四、结论与建议

日本环境保护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市民环保意识的社会化、日本环保政策中的信息公开、尊重民意、权责界定等。借鉴日本环保的成功经验,应从全民的环境教育入手,培养浙江市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树立环境保护公共文化理念,配合政府的环保政策保障,普及环保教育,让环保法规和制度成为企业和市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薛冰川.日本垃圾处理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环境,2014(3).

[2]栾彩霞.环境教育的推力和依托——从环境教育基地探索日本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13(6).

[3]孔健祥林.日本学校的环境教育[J].祝你幸福(知心),2010(2).

(责任编辑:刘润婉)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类作文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环境保护税立法应解决好三大问题
环境保护税之国际比较与借鉴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探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