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2015-01-20缪琨
缪琨
[摘要]目前,我国纺织品呈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传统市场平稳回升,东盟增长最为迅速,技术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生产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纺织品出口正面临市场需求疲软,国外订单减少,利润降低,缺少创新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发挥协调作用,绿色贸易壁垒加大出口阻力,汇率风险侵蚀纺织业利润,新兴国家纺织业崛起挤占市场份额等困境。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应实施贸易方式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灵活选择结算方式,用好现代金融工具,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12-0035-03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发展。出口额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13年2840.7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2013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11.4%,约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2.4%,贸易顺差达2570.8亿美元。其中,天然纤维类产品出口2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化纤及工业用纺织品类产品出口412.4亿美元,同比增长9.4%;服装及饰品类产品出口20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4%。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达21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75.4%,说明我国纺织品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从委托来料加工向自营进料加工为主的方式转变,出口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出口177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4%,首度超过60%,同比增长17.7%;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出口同比增长3.3%,三资企业出口仅增长1.6%。
(二)传统市场平稳回升,东盟增长最为迅速
随着欧洲经济逐步复苏、美国经济温和回暖,我国对这两大市场的纺织品出口有了明显起色,出口额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东盟已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市场,我国对东盟市场的出口表现依旧强劲,增长最为迅速;日本市场依然不振,成为唯一出现下降的传统市场。与前两年相比,2013年,欧美市场订单转移的步伐略为放缓,我国产品在欧美市场所占份额没有出现明显回落,但日本市场情况依然不乐观。
(三)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纺织产品的质量、档次、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出口产品中,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进度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中低档产品往往又出现过度恶性价格竞争,导致内部竞争激烈。纺织面料质量低、种类少,国内纺织企业无法生产许多国际流行的新面料,不能满足服装生产需要,尤其是高质量的化纤制品的研发技术落后,导致出口服装大量依赖进口面料。目前,我国引进了部分新型纺织设备,但生产高精尖纺织品的机械设备研发生产技术仍然跟不上国际步伐。此外,服装出口多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缺乏自有品牌,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一直处于低端环节。
(四)生产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低
目前,我国仍有2/3的棉纺设备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生产水平。发达国家纺织业所使用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约为50%,而我国却不到1/3;发达国家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平均占有率在90%以上,在我国仅占32%和9.7%。我国毛纺和印染行业仅有10%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各环节,电脑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拥有率较低。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加上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与纺织工业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如棉纺织,发达国家万锭用工60人左右,有些企业已达到万锭用工30人的水平,我国万锭用工水平是300人左右,生产成本过高,劳动生产率底,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减少,利润降低
近年来,国内纺织企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靡,采购商不断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饱和导致国内纺织企业同行间不正当竞争加剧,搅乱了原本利润就很微薄的纺织品市场,使我国纺织业雪上加霜。再加上东南亚纺织业凭着更为低廉的人工成本迅速崛起,使我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几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仅汇率变化造成的损失已让中国纺织企业苦不堪言。在订单萎缩情况下,我国政府虽然上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升至16%,为出口企业让出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国外采购商据此进一步压低价格。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些出口企业为了争取新客户、维护老客户不得不调低产品价格,因而利润被客户拿走,企业出口利润依然在下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国外订单仍然很不稳定,客户需求仍在减少,还将订单的交货期拉长,将一个大单分成几个小单分批次交货。如果企业持续低价出口将不排除欧美对我国纺织服装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我国纺织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缺少创新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发挥协调作用
虽然国家鼓励纺织行业加快自主创新,但大多数企业却缺乏资金支持。如上海的一家企业在纺织服装中加入椰碳技术,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但未能从政府部门获得任何资金扶持。此外,我国纺织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动态信息知之甚少,行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好。按照WTO的有关规定,每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量不能超过上一年的一定比重,但很多企业对此都很少了解,行为茫然。随着配额时代的结束,纺织企业越来越需要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协调并提供国际纺织行业的最新政策、市场信息,但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组织却没能有效发挥这一职能。
(三)绿色贸易壁垒加大出口阻力
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国,倾向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追求高质量绿色健康产品,因而绿色贸易壁垒种类繁多。同时,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角度,贸易保护措施伺机而动,往往凭借自身在环保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对纺织产业制定过分苛刻的环境准入要求,并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注册、认证、检疫等规章制度,使得纺织品的进入门槛不断提高,造成我国纺织产品进入这些市场的阻力不断加大。我国纺织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必须支付相关高昂的费用,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企业往往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被迫提升产品价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之下降。
(四)汇率风险侵蚀纺织业利润
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大量外汇资本流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自2005年以来,在美国等国施压下,人民币大幅升值,而且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随之增大。与此同时,随着国外很多纺织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许多国际工会纷纷要求本国政府采取措施,将矛头指向我国。这些情况无形中也给人民币增加了升值压力。在这一形势下很多纺织企业不敢接受国外长周期订单,因为仅汇率一项的波动就会让纺织业的利润蒸发,一旦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甚至超过利润值,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我国纺织出口企业无法承受损失。
(五)新兴国家纺织业崛起挤占市场份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主要依靠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很多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薪酬福利制度日益完善,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用工成本优势大打折扣。目前,东南亚国家如越南、缅甸、老挝的用工成本大约是我国沿海城市的1/3,他们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国际中低端纺织品市场迅速崛起,很多跨国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正把许多工厂迁至东南亚国家,很多外国公司的订单还分流到巴基斯坦、印度和印尼等国,极大地挤占了我国纺织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三、进一步推动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措施
(一)实施贸易方式多元化
针对国外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如在一些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从靠出口产品发展到以出口产品、投资设厂和技术输出并存的多元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这样不仅可以利用东道国的廉价的原材料及劳动力优势来降低成本,还可以打造全球供应链,同时还可以避开贸易壁垒。
(二)提升产品档次,推进产业升级
目前,中国的纺织品技术含量低,贸易依然局限于低附加值的中低档产品。对此,我国纺织企业既要积极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更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纺织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方向发展,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争取进入中高端产品市场。注重“生态产品”的生产,并争取获得绿色标志及国际认证,开发潜在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有效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由于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状态,加强品牌建设是中国纺织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纺织品出口要打破“有规模、缺品牌”的困局,首先要加强商标申请注册,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如果没有商标专用权保护,质量越好的产品,将越有可能在市场上受人排挤或扼杀,使企业多年的艰辛努力“前功尽弃”。纵观竞争激烈的国际服装市场,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无不以其独具特色的设计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要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设计水平。同时,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知名品牌为“龙头”联合重组。另外,在巩固中低档产品国际市场的同时,加快开发深加工高档精细产品。
(四)灵活选择结算方式,用好现代金融工具
纺织出口企业应灵活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能有效抵抗风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应采用一篮子货币结算。对在美元区采购的出口企业来说,可通过“对冲”的方法来减轻美元下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即收到美元的货款不急于兑换,而是用美元直接在美元区采购原材料,以减少货币兑换的手续费,也将美元贬值的潜在汇率损失成功转移出去。随着人民币升值及新的汇率制度日益完善,企业应积极借助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如远期合同、掉期保值、保理业务、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等。若能灵活使用这些金融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汇率变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我国纺织行会协会应根据纺织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国际纺织市场的公共信息服务。帮助纺织出口企业拓展信息渠道,挖掘信息资源,针对国际市场业务的要求,建立定向的信息采集,为纺织行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原料、产品、技术装备、价格等行情信息。二是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对于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应该采取价格协调和增强行业自律性等措施,监督进出口企业的守法经营情况,以保证纺织品出口企业内的公平有序竞争。三是推进纺织品专业市场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交流。我国的纺织企业与发达国家比较在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所以多开展纺织企业特别是出口纺织企业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活动,扩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交易渠道,提高国际竞争意识。四是制定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相关协会要根据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情况和外贸敏感度对纺织行业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保、劳动保障等情况,在商务部支持下,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国际上认可的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恒有.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导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周曙东,吴方卫.国际贸易中战略性贸易保护的博弈分析——兼谈反倾销、特点保障措施和绿色壁垒[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
[3]王虹.21世纪初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1(10).
[4]夏友富.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J].中国工业经济,2001(5).
[5]杜强.全球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J].亚太经济,2003(2).
[6]施用海等.应对新贸易壁垒[J].宏观经济研究,2003(3).
[7]陆燕.非关税措施创新发展的特征、原因及影响[J].国际贸易,2006(10).
[8]高文书.贸易技术壁垒经济分析[J].财贸经济,2003(9).
[9]刘朋飞,李海燕.技术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
[10]董素玉,王攀,吴涛.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危及中国产业安全[J].中国经贸,2010(11).
[11]王世平,赵春燕.生态壁垒对我国出口欧盟纺织品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0(9).
Abstract:Nowdays, textiles export scale is continually expanding in China, trade terms have been futher optimized, traditional market is stable rebounded,the CAFTA market is most rapidly. However, our textiles technique level is currently lower,export profit is thin, production equipment is in arrears, labor productivity is low. The export market for textiles is facing weak demand, foreign orders are declined,profits are low, lack of funds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support, trade protection has increased, textiles industry is rising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xport of textiles, we should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rade,improve product quality,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choose flexible choice of means of settlement, association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industry.
Ked words:textile;export
(责任编辑:陈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