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及风险分析
2015-01-20苗润雨
本文重点关注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销售和资金运用两个环节。事实表明,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繁荣的背后有着经济下滑、信贷期限错配、利率市场化不完善等多重因素,理财产品已逐渐成为“影子银行”活动的主力,风险正在逐步加深。本文前两部分集中探讨理财产品市场运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四部分分析理财资金运用情况及理财产品运作中可能带来的风险。文章中的案例和数据主要来自人民银行理财与资金信托统计监测系统和天津市部分商业银行。
一、银行理财产品营销
银行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发行,面向投资者按照份额发售的金融产品,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会依照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者。如果给银行理财产品分个类,大致可分为“股”类和“债”类两种。在“股”类理财产品的概念中,每一名投资者即为参股者,银行将投资者的闲散资金集合,代替投资者购买金融产品,投资标的与投资策略的设计要依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来决定,银行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是中间人即资金托管和投资理财顾问。“债”类理财产品的概念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借贷,也就是银行将上游信贷资金需求通过中间层的再整理之后,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卖给理财投资者。从以上两种概念的解释可以看出,“股”类理财产品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而“债”类理财产品只是更换了形式的信贷行为。
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以“债”类理财产品居多,此类理财产品在运作中都是借助于“资金池”模式,关于投资标的,银行大都以诸如“投资于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池等”之类的字眼一笔带过,不会明确公布。商业银行发布的产品说明书上,对于投资标的说明大都含糊不清,有些银行则完全不加说明。表1是天津市某股份制银行一款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投资资产分布,表中投资资产比例的数值跨度过大,使该说明失去了意义。
诸如此类的理财产品介绍,令投资人对理财资金的投向如同雾里看花,理财产品成为局外人眼中的“黑匣子”。
二、理财产品“资金池”的运作方式
顾名思义,资金池就是将客户的闲散资金聚集到一起由资金托管者集中运作。例如,对于票据类投资标的物,商业银行会设立一个“票据池”,商业银行有选择地购买诸如企业债权、央票、中期票据等资产,将这些资产一同置于这一虚拟的池子内;与这个虚拟资产池相对应,商业银行需要为池内资产募集到一笔资金,为了维持两个池子体量上的大体平衡,目前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理财产品的“短钱长投”和“滚动发售”。
(一)短钱长投
“短钱长投”指的是使用期限错配方法来维持资金池内的资金量。例如,某商业银行以8%的年化收益率推行一批1年期的资产项目(债券、企业贷款或票据融资),这项投资就是“长投”;相对应地,银行再发行一批同等资金量、期限为1季度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3%—4%,在产品到期时滚动发售,连续4轮,这批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就是“短钱”。商业银行在这笔业务中的收入为3%—4%。由于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定价中必须考虑市场上资金面的紧张状况,因此市面上的理财产品价格会时常出现波动,同一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因期限不同而变化。
(二)滚动发售
如上所述,“短钱长投”是利用了资金的期限错配,这就带来资金断档从而产生资金缺口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采取了理财产品“滚动发售”的方式,即前一批理财产品到期之后立即发售后一批产品,以保持资产池内的资金始终与投资标的总量大体平衡。每当遇到市场短期资金紧张,银行会推出一些超短期(如1个月)的过渡性理财产品并全力推销,收益率明显高于普通产品,这样的情况在季度末或年末往往可以见到。
三、理财产品的主要运作方式
以天津市为例,据人民银行的统计系统显示,目前天津市的多数理财资金是投资于中短期票据、信托平台和同业拆借市场,表2是2014年3月末天津市商业银行分行级机构所发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分类统计。
表中的数据也反映出,理财资金在表外非常活跃,在近年来资金市场不断从紧、监管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成了银行转移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工具,常见的业务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银信合作类
此类理财资产池中的资产以优质企业贷款为主,一般来说风险可控。但低风险也意味着低收益率,当前银行对优质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在6%以下,扣除信托公司在中间环节约2%的收益之后所得收益率基本等于理财产品的发售价格,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自身的收入很低。商业银行热衷于此类业务的原因是为了留住大客户以便从其他方面受益,比如企业的公司存款、贸易结算款项、员工工资发放或信用卡开办业务等等。由于信托公司自身有业务量的上限规定,且商业银行在此类业务中的收益较低,“银信合作”类理财产品在总产品份额中的比例已呈逐年下降之势。
(二)债券及票据类产品
相比于银信合作类产品,银行更加偏好表外的债券及票据资产,目前这类业务占比最高。
商业银行利用票据资产绕过监管,俗称“偷规模”,在股份制银行较为多见。例如,银行通过分支机构办理了一笔票据贴现业务,而后该票据资产被上级行或其他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来“购回”,原商业银行在表内的资产规模就被销掉,这笔资产变成了上级行或其他银行的表外资产。
(三)同业业务类
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在实力规模、管理水平、信用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商业银行在存款争夺方面的实力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当市场流动性偏紧时部分实力较低的商业银行只得依靠同业间负债暂时缓解压力。而当下我国正处在存款市场利率管制与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定价同时并行的状态,从而创造了套利空间,使同业业务越来越受到青睐。此外,当下银行系统流动性期限错配严重,由于各地方大量的投资是不具备经济合理性、资本回报很差的项目,一旦银行资产端的质量出了问题,收入跟不上,银行不得不进入同业市场做短期债务融资来延续债务。出现这类问题的一个表现就是我国GDP增速不断下滑,但银行利率却在上升。
四、银行理财产品对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
(一)货币政策失效的风险
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转移资产负债表的最大动因就是规避从紧的货币政策。从天津市的数字来看,2014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投资余额为2258.6亿元,由于多数理财产品是3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约占总额的85%),相当于短期内新增贷款增加了约10%。银行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转道成为贷款,但这些资金并未列入监管部门的规模控制之内。
(二)理财资金进入高风险领域
在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下,诸如房地产之类的项目只有大幅高于正常的贷款利率才可能得到融资。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房地产信托项目,预期收益率大大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自然会吸引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这些信托计划。而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尚无法有效控制此类信托计划的风险,如果出现违约,高风险项目会通过银行扩大风险的波及面。
(三)理财产品对货币金融统计带来难点
金融创新不断为货币金融统计带来新的挑战,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例如,居民将储蓄存款转变为银行理财产品,这部分资金该不该纳入货币量统计口径,如果纳入统计,应成为哪一层次的货币。再如,商业银行将同业资产通过理财产品转变为企业融资,但目前这部分资金仅列入银行系统内部债权债务,并未列入到社会融资规模之中,这同样需要探讨。
参考文献:
[1]周萃.警惕风险在银行间传导[N].金融时报,2012—8—17
[2]李云帆.推动存量债务重组解决债务隐患[N].中华工商时报,2013—7—16
[3]夏心愉.扒掉银行理财产品的那层“皮”[N]. 第一财经日报, 2011—9—21
[4]严骏.关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苗润雨,1981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调查统计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