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
2015-01-20向黎鸣
向黎鸣
重庆“红岩联线”是一家历史博物馆。在国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化场馆免费力度的大趋势下,它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红岩联线”将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历史功能与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相结合,利用《红岩》和红岩精神等相关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去影响、去形塑人文情怀和传承民族精神,以期对公众产生积极意义。
一、红岩联线的形成过程
1953年重庆政府在歌乐山修建了烈士墓和纪念碑,1963年扩建成“红岩展览馆”,1984年更名为歌乐山烈士陵园,1988年成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1995年,民政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教委正式将歌乐山烈士陵园列入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90年代末又更名为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2004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和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整合后,命名为“红岩联线”。意在整合重庆与红岩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借助小说《红岩》、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等文艺作品知名度,体现“弘扬红岩精神,用高尚的精神塑人”的公益性目的。60年间,红岩联线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始终担负着对普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在新形势下,红岩联线的内容和形式更加深入,更加贴近群众、贴近时代、贴近实际,通过一系列积极活动,弘扬红岩精神,扩大自身影响,扩展和深化了自身作为历史博物馆的功能。
二、“红岩精神”的阐发与当代转变
(一)红岩联线对“红岩精神”的阐发
2002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理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红岩连线正是对这一强大精神力量形象而深刻的当代阐发。
60多年来,红岩联线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作为红岩精神的实物载体,既是一套实物展览、历史记录,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建构、精神传承的载体,既是小说《红岩》、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的延伸,又是一种对真实历史的还原。已从对英烈们慷慨悲壮历史的述写转变为客观地记录;已从单一的宣传教育场所转变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红岩精神已经走出红岩村,走出重庆,走向全党全社会,但它还将继续走向每一位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而在这个过程中,类似红岩联线的公共文化服务群体将扮演重要角色。
(二)红岩联线的具体实践
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双重身份于一身的红岩联线,它所承担着的功能是多重的,既要在面对社会思潮“波诡云谲”时,坚守培育和建构精神认同的阵地,也要承担起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实现对文物完整有效的保存,还要通过布展交流促进自身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把意识形态化的民族精神种植到社会生活中去,用个体具体的实践来践行自身对《红岩》和红岩精神的再认识。
一方面,红岩联线不断加强博物馆本身的建设,丰富和提升文物质量与内涵,切实做好文物保存和馆藏工作。红岩联线吸引参观者的主要资源就是当年革命烈士浴血斗争的地方——白公馆、渣滓洞。所以,管理部门每年都有针对遗址进行的整修扩建,不断用史料来充实参观内容,保证参观者在红岩联线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生动、直接、深刻的信息。重要的建设工程大致有如下几个阶段:
1986年两所监狱复原陈列及杨虎城纪念室、烈士群雕竣工;
1987年烈士雕塑、烈士诗文碑林建成;
1988年松林坡张扬展览、罗车展览及步云桥诗文碑林建成;
1989年大型浮雕《不朽》建成,阅兵场园林景观形成;
1991年再次调整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陈列;
1992年采取标准化展具调整陈列馆展览,新建“11·27”大屠杀半景画馆;
1993年上半年调整了松林坡展区,新设了杨虎城将军灵堂和举办了《四川革命先驱业绩展》;
……
截止今日,红岩联线在展馆的设计和展品布置上都日臻完善,充分保障现对红岩精神实物载体的妥善馆藏。毋庸置疑,馆藏工作既是保障其开展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历史,对待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成果,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作用。
另一方面,红岩联线积极精心组织巡展,走出博物馆,走进社会,与大众进行交流。自建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展览就有三次。第一次是建国初期,在北京中央博物馆举办的《美蒋罪行展览》,意在揭露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在白公馆、渣滓洞设立集中营,迫害、屠杀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的滔天罪行;第二次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要是对革命烈士事迹的宣传;第三次是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全国巡回展览。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全国巡展。这个于1988年4月开始,前后持续十余年的,以“红岩魂”为主题,名为《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览》的全国巡展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到1997年止,已在全国132个城市举办了142次巡回展览,接待观众3300万人次。这种现象表达了普通民众在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对历史和自我价值的认知,在“见红岩之贤”时,不断地去反思自身而求与之相“齐”。这三次展览中不仅仅是展览内容上在变化,更是红岩联线对于公众意义在逐渐转变。以前公众对“红岩”的需求是更多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外在教化,而现在则是源自精神层面的自发性需求。
进入新世纪后,红岩联线引入市场机制,坚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宣传红岩精神。特别是从2008年实行三馆免费开放以来,《红岩魂》的展览及《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在上海、天津、山东、北京等地巡回进行。《红岩魂——忠诚与背叛》、《红岩魂——信仰的力量》、《红岩魂——狱中八条》的报告演讲会,在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除上述实践外,红岩联线还运用多种方法将文物与社会进行交流,来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功用。如与相关单位协作、出版、发行与红岩烈士相关的书刊、资料——《红岩春秋》、《红岩小说与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歌乐忠魂》等;还利用清明节、“11·27”烈日殉难日举办各种教育性的社会活动;建立“红岩班”、“红岩夏令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世纪后,在深入贯彻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神的同时,积极推出书籍《忠诚与背叛》、《信仰的力量》,光碟《厉华说红岩》和京剧《江姐》、《张露萍》、话剧《小萝卜头》、展演剧《我们共同走过的路》、以及网上展览《红岩情》等形式的宣传方式。在各种文化活动中,红岩联线根据新的历史时期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对红岩精神的宣传方式进行了调整——从注重“群像”的塑造转变为“个像”的展现,从意识形态的高蹈转变为贴近群众需求的历史述说,从以往侧重“单方面给予式”的教化转变到两方面双向良性的需求互动。
三、红岩联线的深化与社会效应
从红岩联线统计的受众人数来看,红岩联线和红岩联线的实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接受。这样的接受是肯定性的、是带有积极意义的、是带有互动性质的接受。
(一)官方认可与积极推动
1996年,中共重庆市委提出“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目标,旨在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精神文明建设内化为道德伦理的意识自觉。作为重庆地区红岩精神最主要的实物载体的红岩联线,其职责就是在市场经济建设背景下去弘扬和把握革命烈士的精神实质,把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确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直接、更生动、更丰富、更能适合人民需求的形式去宣传、推广红岩精神,让属于整个民族的精神发挥“化”人作用。在长期的积极实践中,红岩联线在夯实自身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的同时,更是用行动去影响和教育了参观者们,对全社会的良好人文氛围的营造贡献了力量。江泽民、胡锦涛两任总书记都曾去到红岩联线的展馆参观拜谒,并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红岩联线也曾多次被有关部门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教育基地”、“先进单位”。
(二)人民群众的广泛接受
在红岩联线有一本留言簿,上面写满了参观者们的观后感。留言者的性别、年龄、阶层都各不相同,却表达出相同的意味——在参观过程中他们为红岩联线展览的实物所感染。以下摘录的是部分参观者留言:
“对于一节浑浑噩噩活着的人,这一展览将是很好的清醒剂,我们无权虚度美好时光,因为它是用鲜血换来的。”
“一个不懂得死的人就不懂得生,一个不敢于牺牲的民族就一定不敢于生存。”
“烈士们为什么视死如归,就在于他们有一种理想,有一种信仰,而他们的理想都是和国家、民族、人民有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到一起的。失去了这种理想的追求就是人生的悲剧;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失去了这种理想,就是社会的悲剧。”
“我想做一个英雄,可是却进了少管所。今天我看了展览后发现,我错误地理解了英雄。现在我懂得了什么是英雄的真正意义。”
“婉如盛夏酷暑里得来的一缕清风,使人感觉到金钱不是唯一重要的。”
“将告别昨天,忠告今天,如何对待人生,如何面对未来。”
在这些留言中,有对自身、对社会、对整个民族的寄望与期待,有对生存的反思、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有价值观的矫正、哲理的沉思、精神的陶冶。红岩联线将人们心目的《红岩》英雄变成今日可以实地触摸和体悟到的《红岩魂》。对于慕名而来的众多参观者而言,这不只是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有效结合,更是一段最为动容、最为深刻、最具感召和影响力的心路历程,是心灵为之触动之后的价值认同。
从2008年起,国家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红岩联线的参观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政策功不可没,但激励参观者们前往博物馆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并不简单归结为实地场景的真实性和震撼感,而是《红岩》、江姐、渣滓洞、白宫馆等已经成为其内心的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信仰,而红岩联线成为这份信仰的最好载体。
(三)红岩联线得以成功的原因与意义
1、原因
社会越进步,文明程度越高,人们会越要求摆脱自身精神生活的虚无,并强烈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两条腿”走路才不至于成为生命的残疾者。无论是《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等英雄,还是红岩联线中的烈士群像,他们用行动创造一种力量,而这力量又内化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使每一位接受者获得精神上的崇高体验和强大心理慰藉。
红岩精神产生于民族最危难、矛盾最突出的时候,它饱含坚定的信念、忠贞的信仰、无私的奉献、忘我的牺牲、高尚的气节和纯洁的情操。它和那段历史一样,都是这个民族记忆里最沉重的一笔。以史为镜,可鉴兴衰。这个民族不能忘却这段历史,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这段历史给予了民族更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只有秉承历史的财富,才可以从过去中走出来,走向成长,走向强大。所以,“红岩”系列能够在社会上引起此般强大的积极反响,固然与红岩联线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但还必须归因于红岩精神本身以及普通民众对红岩精神的根本性认可与期待。
2、意义
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物质的丰富绝不可能直接导致精神的丰满。反而,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更需要丰满的精神价值观来支撑。大量的参观者积极响应红岩联线的各项展览活动,表明大家对红岩联线的认同,对红岩联线所认同的价值的认同。重庆人以红岩英雄为骄傲,也借红岩精神宣传了重庆。红岩联线在红岩精神的东风里走向全国,突出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公益效益;更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让参观者们从中寻求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涵养更是起到积极作用。这是一个“多赢”的结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上实现了意识形态和公众精神需求、民族精神传承和整合,并在涵盖这三个维度层面上进行着民族精神的培育。从文学形式的《红岩》、电影形式的《烈火中永生》、歌剧形式的《江姐》,到实体可感的博物馆形式红岩联线,虽然载体在不断地变化,但它们所承载的红岩精神成为了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将会继续激励着万千世人。
红岩精神不只属于重庆,更属于全民族;红岩精神不只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个人需要精神力量,社会需要一片正气,国家需要正能量,民族需要精神支柱——红岩精神,它当之无愧;红岩联线,它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厉华.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研究与保护利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第259页.
[2]厉华.红岩魂纪实系列来自歌乐山的报告[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第265页.
[3]厉华.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研究与保护利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第300页.
责任编辑: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