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5-01-20罗杰
罗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创新经济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重大举措。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改革发展的最大试验场,在发展创新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就,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两江新区发展创新经济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如何破解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一、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自主研发品牌
一是产业层次低。两江新区目前仍是以制造业、传统物流业、零售业等为主,缺少发展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知识密集型龙头企业及强势产业,集群效应还不明显,导致汽车制造一业独大,占工业比重近60%,支柱产业集群欠缺、增长点不够宽泛。二是产品附加值低。两江新区企业的高附加值产品少之又少,大部分产品几乎完全复制别人的生产模式,技术含量明显偏低。三是自主研发能力差。两江新区现有工程技术中心34个,占全市105个的32.4%,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占全市10个的20%。两江新区的企业工程中心33个,全市71个的46.5%。两江新区市级重点实验室共9个,其中企业重点实验室5个,占全市市级重点实验室49个的18.4%。单从数量上看,两江新区的技术自主研发力量在市内比较雄厚,但两江新区内大部分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水平仍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的层次,技术基础薄弱。研发中心与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先进开发区(如美国硅谷)而言,两江新区的自主研发的能力显得薄弱与落后,使得两江新区企业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竞争中缺乏技术优势。四是自主知识产权量少。目前两江新区创新经济的关键技术仍是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针对这一情况,“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提出将集中打造若干个千亿级创新价值链,全时研发人员达到10万人,10个以上技术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0个以上技术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1000项以上的重大产品创新,年发明专利授权5千项以上。但我市的专利授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导致两江新区的创新经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
(二)创新经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一是缺乏自主创新型企业。两江新区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实力较低,自主知识产权较少。目前包括两江新区企业在内的重庆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仅为1.5%左右,与发达国家一般为4%~10%的比例相比,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两江新区目前重点引进的知名企业和项目,从事的也是短线作战、贴牌生产、初级加工等工作,而这些恰恰是自主创新的致命伤。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大两江1200平方公里新区范围内缺乏利用现代高端技术所建立的现代农业开发区以及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业区。三是缺乏高科技型创新人才。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型的经济区,在人才引进方面还存在着劣势,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高端人才相对匮乏,更难以与美国硅谷相提并论。四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目前两江新区企业的产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不高。汽摩产业产值占全区的比值高达57.8%,而占比超过5%的高新技术行业仅有2个,且结构单一,难以托起两江新区的创新经济发展。
(三)高新技术孵化功能不健全
一是没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两江新区从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机构偏少,资金数量小,技术和风险资金结合困难,未能根本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催化作用。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引导扶持政策滞后。除高新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之外,两江新区目前高新技术风险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大量民间资金难以进入风险投资市场。三是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从目前来看,两江新区主要是缺乏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服务机构和人才,社会上期待已久的创业版市场尚未建立,缺少市场化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四)创新经济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效率跟不上
两江新区在管理上基本是以政府机构的行政化来推行各项运行事务的管理,管理上的官僚化以及服务理念的欠缺,使得各项工作运行效率偏低,社会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化。从土地划拨、项目审批、人力配置到协调,两江新区基本都是在政府体系内运行,与公司制管理相比,管理水平与服务理念相对滞后。政府在管理与服务上的低效率,制约了两江新区创新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的四项对策建议
(一)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提升自身创新实力
一是努力把两江新区打造为西部自主创新中心。两江新区内的北部新区已建立的孵化园区和留学人员创业园、青年创业、中华学人回归创业园等创新平台,布局离散且配套滞后,聚集高端创新资源的功能得不到完全发挥,不能满足大型科研机构、大型公司建设创新中心对配套功能、服务条件的要求,两江新区应站在战略高度规划建设成西部自主创新中心,加强配套建设,优先发展金融平台、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配套功能,同时要搞好整体规划,落实生态环境和生活配套建设。二引进国家级创新资源。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在实施创新型新区战略时,始终把国家级创新资源的引进摆在第一位,联合中央各部委合作建设了大量的创新基地,为两江新区提供了经验和模板。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为例,区内建有多个国家级创新试验基地。天津滨海新区内建有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工业酵国家工程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区内集聚了大量国家科研院所和26所高校研发创新机构。两江新区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高度重视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抓紧引进国家级创新资源。三是三段式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两江新区应该借力北部新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基地,打造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服务基地。具体可以分三个阶段来打造:第一阶段,建立国内外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登记和检索中心,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心,建立服务专利申请的审查、咨询中心,建立打击侵权、剽窃、抄袭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第二阶段,重点发展与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有关的现代服务业,大力扶持建设重点行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人才引进制度。第三阶段,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落到实处和加大财政支持企业科技技术创新的力度,最终打造形成功能齐全、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二)认真落实产业定位,优化新区产业结构
针对目前存在的存在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晰、产业载体边界不明确、配套服务载体滞后等问题,两江新区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重点产业。一是培育现代金融、物流、商贸、文化等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产业的现代服务集聚基地。打造占地5平方千米的金融中心——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以发展现代金融业为核心,将两江新区建设成为现代金融中心。打造占地8.37平方千米的寸滩保税港区,以现代物流业为支撑,使两江新区成长为西部现代物流中心。打造占地19平方千米的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以现代会展业为支撑,使两江新区成长为西部国际会展中心。当务之急是,在保税港区规划建设西部国际贸易中心,集物流、交易和展示于一身,打造面向世界的贸易服务中心。在两江新区商业集中区域规划现代商业集聚区,按照发展现代商业的要求打造2平方千米的商圈硬核。依托两江新区原有文化产业载体规划发展文化产业集聚区,集聚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美术设计、绘画创造等创意产业,培育文化创造力,增强两江新区文化产业实力。二是培育现代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的现代制造集聚基地。在对北部新区6大工业园区抓好挖掘潜力和产业升级的同时,重点发展120平方千米的龙石先进制造区、22平方千米的木古出口加工区、20平方千米的水复生态产业区,重点布局电力装备、国防军工、轨道交通装备、现代食品工业、新型玩具产业、临港船舶制造等新兴战略产业。特别是龙石先进制造区应重点布局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重庆在军工制造方面的优势,建设成为国家国防安全的核心载体。三是培育现代农业,形成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产业的农业综合服务基地。针对两江新区规划面积内未开发区域占比较大的现状,可以规划建立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基地,形成现代农业资源要素聚集地区,发展现代化农业,集育苗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和观光旅游于一身,形成一条龙的高端农业产业链。
(三)建立和完善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经验,两江新区应着力在四个方面加快推进。一是吸收利用国内外优势金融资源。整合提升三家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台资大举进入重庆为契机,争取国家支持,寻求台湾银行作为战略投资参与重庆地方银行增股扩资,扩大外资进入本地银行的份额,增强地方银行综合实力。二是加快推进投资基金与机构投资的发展。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会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及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减小政府在融资活动中承担的风险。如两江新区在华融渝富基金、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落户的基础上,抓住海外投资基金急切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尽快拓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增加基金数量和做大基金规模,把两江新区打造成为西部机构投资者聚集高地。三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加快培育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农村土地交易所、联合产权交易所五大金融市场,拓展商品交易市场、排放物交易市场、各类结算中心等市场载体,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创新金融工具,为重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提供载体支撑,突出两江新区金融服务业的带动辐射功能。四是增强金融服务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保险资金投资产业基金、保险资金投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保险集团参与重庆金融企业改制重组等,不断丰富与完善区域投资体系。
(四)转变政府职能鼓励政策创新
一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政府要继续加快职能转变,推动两江新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鼓励两江新区先行先试向社会、向市场放权,打破对金融、电信、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垄断,助推服务业发展。二是推进公共服务事业规范化与多样化。在公共服务事业领域,支持两江新区试行逐步取消一切限制民间投资的规定,加大对社会团体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服务业,充分重视和挖掘这些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功能与作用,形成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共同推动整体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强经济指标监控评价体系建设。通过各类量化指标的反馈,使政府及时了解市场情况,有的放矢地出台新的措施与政策,有利于两江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掌握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两江新区经济指标监控评价体系的建设,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进而为两江新区乃至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引擎。
责任编辑: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