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征与作用
2015-01-20李鹏宋杨
李鹏?宋杨
[摘 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特征;作用
政党与国家、政府、官员、内阁等传统的政治存在形式相比,是属于晚出的社会政治现象。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确立和实行适合一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180多个民族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政党和政党制度。在西方国家里,政党制度与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构成代议制民主三大支柱;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党制度是整个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
我国古代虽然有“朋党”、“会党”等称谓,但科学意义上的政党是近代才出现的,而政党制度的形成则更晚。本文所论述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阶级结构以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情况的差异,特别是选举制度的不同,各国实行的政党制度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当代世界的政党制度有: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多党合作制等等。一些国家即使实行的是相同类型的政党制度,不同国家具体的实践模式也迥然不同。世界上没有评判政党制度的普遍标准,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种评价标准来衡量一种政党制度的话,那就是:一种好的政党制度一定要适合本国的现实国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着根本的不同。
首先,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各部分劳动者、建设者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
其次,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同。我国的政党制度呈现为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的特征。在这种政党格局中,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有法定的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充分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在我国,不存在在野党和反对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劳动者、建设者的政党,它们之间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政党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关系与此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又有资产阶级的政党;各政党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上由少数几个资产阶级大党起主导作用;工人阶级政党和其他新兴政治组织的政见往往被忽视;政党之间有时也有合作,但这种合作多数极不稳定,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才是其基本关系。
再次,政党活动的目标不同。不同的政党制度是不同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为其服务。当前,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政治目标,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不同阶级的政党具有不同的政治目标,但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制度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
最后,制度的运作方式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有一整套具体的制度、组织、措施,例如人民政协制度、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共同参加国家政权等。在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中,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其成员均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出现并进行活动,各政党均不建立议会党团。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功能几乎完全体现在竞选上。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各政党都要公开打出自己的旗号,按一定的条件在议会设立党团,为本党利益开展尔虞我诈的斗争。
建国65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已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征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特征的基本内涵包含着三方面内容。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挑战,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当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形成的,并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优点和特点”。“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其次,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参加国家各级政权,依法参政议政,是国家政治体制内的成员,但不是轮流执政。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政党的地位和参政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指的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和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向民主党派发指示、下命令实现的。在组织关系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友好合作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在保持政治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各民主党派的内部事务,均由他们自主做出决定。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其所代表的社会成员身份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利益差别,因而应为其提供参政的渠道。
最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民主党派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彼此争斗、相互倾轧的在野党或反对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利益表达、服务社会、自我教育。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作用
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好不好,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第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动员民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代表着中国社会某些特定阶层和群体的具体利益诉求。在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的政治体制中,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不仅能够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最普遍的利益和愿望,而且能够反映中国人民中不同利益群体的特殊利益和愿望,从而使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和愿望得到最充分的反映和体现。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合作,最充分、最有效的动员了全国人民的力量,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这是其他政党制度根本无法达到的效果。
第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最根本的就是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使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第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对我国各政党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使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不仅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符合现代社会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合法性。第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指导下的合作共事的友党关系,使我国社会的主要政治资源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合力、避免内耗,从而高效地发挥了政治资源的积极作用。第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明确规定了我国各政党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活动准则,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从而保证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贯彻和落实。
第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进一步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发展模式不断走向成熟的社会实践基础。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政党政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发展模式。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创建的,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我国的政党制度创建的时间还比较短,同时又是对现代政党制度的一种创新,所以,它还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如果从政治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的政党政治,现在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在理论层面上,我国在多党合作方面的理论建设水平还比较低,还不能为我国实行的特色政党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在制度层面上,我国的政党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但是,有些重要的原则和制度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有些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具体的制度规范还很不完善。在文化层面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文化基本上还处于缺失状态,人民群众对于我国实行的特色政党制度及其政党理论知之甚少,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文化却对我国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使得我国政党文化的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
当今世界,政党在各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于长期的历史实践,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实践证明,这一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将取得更大进步,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9.
[3]迈克尔·罗斯金. 政治科学.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4]杨光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李香钻. 民主政治: 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政协, 2013, (01).
[6]陈文胜. 论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监督与反腐致斗争. 唯实, 2010, (10).
作者简介:李鹏(1982—),男,天津外国语大学思政部讲师。
宋杨(1984—),女,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助理研究员。